1、给下面的句子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填空,应选择( )
他对我们说这件事时,表情 ,所以我们都相信这是真的。
A.严格
B.严厉
C.严重
D.严肃
2、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一阵风吹过,落下了几片红叶。②我捡起一片仔细观察。③漫步公园,发现一棵枫树上长满了红叶。④只见红叶像把小扇子似的,闻一闻,似乎有股淡淡的清香。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3、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他就像一只铁公鸡,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害怕。
B.奶奶在我们家里是一只领头羊,总是任劳任怨地操劳着。
C.小刚一丝不苟地修改着作文,粗粗看了一遍就算修改好了。
D.小云是一个内向的女生,上台发言时总会感到局促不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B.爱心是一股清泉,能滋润人的心灵;爱心是一盏明灯,能照亮前行的道路;爱心是一首歌谣,使生活不再单调。
C.书是钥匙,开启智慧之门;书是良药,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伙伴,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D.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5、下面每组词中有一个不是同类,用“——”画出。
1.老虎 猴子 动物 狮子 熊猫
2.鲜花 菊花 梅花 桃花 荷花
3.衣柜 沙发 木床 方桌 家具
4.燕子 黄鹂 喜鹊 画眉 小鸟
6、下面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常衔/西山之木石
B.常衔/西/山之木石
C.常/衔/西山/之木石
7、对号入座。(3分)
即使……也…… 如果……就…… 无论……也……
(1)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
(2)( )明天不下雨,我们( )去游泳。
(3)( )下大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
8、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大惊(_____)(_____) 奔流不(______) 随遇(______)(______)
一声不(______) 得(_____)应(______) 摇(_____)晃(______)
(1)上面的词语中含有身体器官的有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
(2)上面词语中形容十分慌张,吓得脸色都变了的是__________。
9、阅读。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
【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2】选择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 )
A.形容轻微的声音。 B.形容颤抖的样子。
C.形容青绿色。 D.形容风声。
(2)“暮江吟”“吟”的意思是( )
A.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B.呻吟;叹息。
【3】“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____________。
【4】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
A.旭日东升
B.日薄西山
C.残阳如血
D.落日余晖
【5】用自己的话描绘“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这四种景物。
【7】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是( )
A.这首诗描写了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C.“铺”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
10、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温柔的绞杀
①植物界有一类多年生的藤(téng)本植物,它们有特别强的缠绕能力,足以把巨大的树木绞死,人们称这类植物为“绞杀植物”。
②云南西双版纳密林中有一种歪叶榕,它能沿着树向上攀缘。开始,歪叶榕的藤蔓(wàn)只是倚着树干温柔地缠绕,缓慢地生长,看上去如画一般,引人遐思。可年复一年,那些细细的藤蔓也渐渐变成一条条巨蟒(mǎng)般的粗藤,把大树越缠越紧。最后,大树就被这些藤条活活地绞死了。看来,大树至死也不会明白。这些成天小鸟依人般的藤蔓竟会置它于死地。
③在江浙一带,常见的紫藤也属于绞杀植物。这种紫藤茎干粗实,具有很强的缠绕能力。在浙江黄岩桃花潭,有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树,就被紫藤活活缠死了。
④由此看来,姿态优美、花香宜人的紫藤,原来是植物界的杀手之一,其绞杀力还大得惊人呢!
⑤高大的树木为什么会被这些藤本植物绞死呢?原来植物体内有两类输导组织:一类是输送水分和矿物质的木质部,它位于树干的中心;另一类是输送营养物质的韧(rèn)皮部,它处于树皮之中。树木被绞杀植物紧紧缠住后,韧皮部的发育和营养物质的输导都会受到影响,严重危及自己的发育乃至生命。树木被藤蔓绞死的奥秘就在这里。
【1】文中列举的两种绞杀植物: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第②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3】用“﹏﹏﹏”画出揭示树木被藤蔓绞杀致死的奥秘的句子。
【4】第②自然段中“看来,大树致死也不会明白,这些成天小鸟依人般的藤蔓竟会置它于死地。”对“明白什么”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鸟成天依靠大树,对大树造成了破坏,使大树慢慢病死。
B.藤蔓倚着树干温柔地缠绕,缓慢地生长,渐渐地大树被粗藤绞死。
C.藤条越长越粗,越缠越紧,最终大树被活活缠死。
【5】读短文,试着从不同角度提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问题1: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
11、 用尾巴上的眼睛看世界
在神话传说中,一些神仙在身体的其他部位长有眼睛,比较常见的是额头、后脑勺、手掌。比如,千眼观音的每个手上都长有一只眼睛。那么,对于视神经损坏的“凡人”来说,是否也可以在身体其他部位移植一个眼睛呢?科学家认为这并非是幻想,在不久的将来是完全可行的。最近,美国科学家就把蝌蚪的眼睛移植到尾巴上,结果蝌蚪可以靠尾巴上的眼睛看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美国塔夫斯大学的生物学家迈克尔·莱文,有一位名叫艾达的亲戚是位盲人,他天生就饱受失明的痛苦。医生检查发现,(尽管 即使)艾达的眼珠是好的,但是艾达的视神经受损严重而无法恢复,因此艾达睁眼也难以看到周边的事物。在艾达多次向迈克尔(诉说 倾诉)自己的痛苦之后,迈克尔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把艾达的“好眼珠”移植到其他部位,不通过视神经就可以让艾达看到光明。
迈克尔是位熟练的器官移植专家,他开始尝试把眼睛移植到身体其他部位。有关人体的科学研究得先从动物实验入手,往往是从低等动物往高等动物逐步研究,在多次的高等动物实验成功之后才能用于人体实验。迈克尔的研究异位移植也是从低等动物开始入手,他选择了蝌蚪、蜗牛、蚱蜢等多个低等动物,最终在蝌蚪身上获得了突破。迈克尔解释说:“蝌蚪向青蛙的发育过程本身是一个形态变异的过程,比较容易完成对身体结构改变的实验。”
考虑到蝌蚪生命力的(柔弱 脆弱)性,迈克尔没有选择同一蝌蚪的异位移植,而是把一只蝌蚪的眼睛移植到另外一只蝌蚪的尾巴上。迈克尔首先从一个健康蝌蚪的身上小心地(移除 移植)一只眼睛,然后将之(移除 移植)到另外一个蝌蚪的尾巴上。通过特别精细的实验操作,他将移植到蝌蚪尾部的眼睛的神经纤维和脊髓相连。培育一段时间后,等移植的眼睛和蝌蚪尾部完全愈合在一起后,再移除掉它原来那对健康的眼睛。按照这样的程序,迈克尔总共培育了134条只在尾巴上有眼睛的蝌蚪。
接下来,迈克尔继续研究这些蝌蚪是否能看到周围的环境。他把这些蝌蚪放入到分隔成左右两个区域的水箱中,蝌蚪可以自由地往返于两片区域。然后,他随机地用红光和蓝光照射两片区域,同时他用微小电流电击那些正处于红光水域中的蝌蚪。开始这些蝌蚪还是胡乱游动,但是过了几天之后,不少蝌蚪开始有意识地躲开红光水域,尽量游向蓝光水域。这个实验充分说明,那些移植到尾巴上的眼睛能够感受到光线。迈克尔的实验成功了!
尽(jǐn jìn)管迈克尔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有心理准备,但是他还是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对眼睛进行异位移植。这个实验表明,动物看东西可以不通过大脑的视神经,通过脊髓的神经纤维也可以在大脑中产生视觉。迈克尔的眼睛异位移植实验只是在低等的蝌蚪身上获得成功,要在人体获得成功还需要经过十分(缓慢 漫长)的研究之路。但是迈克尔相信,终有一天盲人可以通过移植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眼睛来看到自己的亲人和这个美丽的世界。
【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用“√”标出。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问题?请你边读文章,边在旁边写下你的问题。并筛选出对理解文章最有帮助的几个问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表演后——疑惑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1】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连续用两个反问句,强调失败的原因是没豁虎跳。
B.这段话表明了作者一直对那次失败的表演耿耿于怀。
C.以疑问结尾,作者没有揭示自己表演失败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
【2】你觉得扮演老虎需不需要“豁虎跳”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级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无愧于“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凌空:( )
① 侵犯;欺侮 ②逼近 ③升高,在空中 ④姓
(2)人迹罕至:( )
①到 ②至于 ③极,最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 ) 神奇( )
3.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4.在文中找出比喻句,画上“ ”,并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5.为什么说大峡谷无愧于“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14、课外阅读。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①(初期 旺期 中期)。可是,常常因为土壤比较②(干旱 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词语中给短文选出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1)竹子 (2)竹笋 (3)竹林 (4)竹子的作用
【2】在短文括号里留下最恰当的词语,它们依次是(①______ ②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4】把文中描写竹子长得快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现在开始排练。你把虎皮和头罩套起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着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随地丢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只要他参加,定能夺回一个好名次。李小杰是我心中的自满。虽然面对学校的征文比赛,但是全区的讲故事比赛。
_______
19、习作·表达
《熊出没》是大家喜爱看的动画片。如果要你与光头强一起度过难忘的一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能做到:(1)自拟题目;(2)想象合理;(3)条理清楚;(4)感受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