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词填空。
珍藏 珍贵
1.这座博物馆(______)的历史文物都是稀世珍品。
2.这幅(____)的《千里江山图》,一展出便受到参观者的青睐。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3.圆明园(______)建筑宏伟,(______)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
4.(______)圆明园收藏着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____)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懊恼(ào 1ǎo) 剖开(pōu kāi) 鞠躬(jū gōng)
B. 呻吟(shēng yín) 磅礴(páng bó) 推荐(tuī jiàn)
C. 滋润(zī rùn) 咳嗽(ké sou) 日寇(rì kòu)
D. 碎屑(suì xiāo) 腐烂(fǔ làn) 开垦(kāi kěn)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讯期 地履其黄
B.偷窥 负荆请罪
C.抵卸 心旷神怡
D.维独 不可计数
4、课文内容我理解。
1.文中反复出现这样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
2.文中末尾写道:“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父亲的了不起体现__________,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___________。
5、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不已 _____目相_____ 才_____学_____
__________不前 _____卷残_____ 和_____可_____
6、请写出以下俗语相对应的成语。
1.一个巴掌拍不响(____________) 2.打开天窗说亮话(__________)
3.前怕狼后怕虎 (_____________) 4.鸡蛋碰石头(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汉字。
8、比一比,组词语。
喷________ 枚________ 浩________
愤________ 牧________ 皓________
9、阅读。
人脑用多了会笨吗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舒展_______ 敏捷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充分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意在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_________。
【4】短文第③自然段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
【1】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肃静 宣读 热烈
B、寂静 宣告 热心
C、安静 宣布 热情
【2】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程序。
【3】“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话题突然转变。
C.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4】文中划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下列从词语的近义词。
宣布——________ 欢悦——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rèn)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折磨自己,同时也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是关于爱和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爱。
当她一觉醒来,突然明白,能(zhěng)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的(jiǎn)。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xì)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了两片多彩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
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注音的汉字。
rèn | zhěng | jiǎn | xì |
柔________ | ________救 | ________ | 云________ |
【2】“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指________。
【3】在“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4】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前五段和后六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那句话是________
12、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在圣彼得堡镇下游三英里的地方,密西西比河宽约一英里多,那儿有个狭长的、林木丛生的小岛。岛前有块很浅的沙滩,这地方是块秘密碰头的风水宝地。岛上荒无入烟,离对岸很近,紧挨着河岸还有片茂林,( )。于是他们相中了这个杰克逊岛。至于当海盗后,该打劫谁,他们倒一点也没动脑子。接着,他们找到了哈克贝利·费恩,他马上就入了伙,因为对他来说,随遇而安惯了,他反正是无所谓。不久,他们便分了手,约好在他们最喜欢的时刻——半夜,在镇子上游两英里远的河岸上一个僻静处碰头。那儿有只小木筏,他们打算( )。每个人都要带上钓鱼的钩子和线,以及各自用秘密招术——也就是照强盗们那样子偷来物什,并以此来装备自己。天刚擦黑,他们就已经在镇子里扬出话来,说人们很快就将“听到重大新闻”,如此这般以后,他们自是( )。凡是得到这种暗示的人,都被——关照“别吭声,等着瞧”。
夜半光景,汤姆带着一只熟火腿和几件小东西赶来了。他站在一个小悬上的一片又密又矮的树林里。从悬崖往下望就能瞧见他们约好的碰头处。这是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四周一片寂静。宽阔的河流海洋般静卧着。汤姆侧耳听了会儿,没有什么声音来搅扰这一片宁静。于是他就吹了声口哨,声音虽然低,可却( )。悬崖下立即有人回应。汤姆又吹了两声,也得到了同样的回应。然后他听到一个警惕的声音问:
“来者何人?”
“我乃西班牙海黑衣侠盗,汤姆·索亚。尔等何人?”
“赤手大盗哈克·费恩,海上死神乔·哈帕。”
这两个头衔是汤姆从他最爱看的书里,挑出来给他俩的。
“好,口令?”
两个沙哑的声音,在一片岑寂中,几乎同时,低低地喊出一个可怖的字:“血!”
于是汤姆就把他那只火腿,从崖上扔下去,自己也跟着滑下来,这一滑他的衣服和皮肉都挂了彩。其实有一条坦直的小道直通崖下,但走那条太平坦、没有危险的路反倒让海盗觉得没有刺激。
【1】把下列四字词语的序号填入选文合适的括号中。
A.据为己有 B.人迹罕至 C.清晰可辨 D.得意不已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三个小伙伴之所以相中了杰克逊岛,是因为这个岛物产富饶,有钱人多。(______)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神态描写。(______)
(3)选文主要写了三个小伙伴对海盗生活惟妙惟肖地模仿。(______)
【3】选文表现了三个小伙伴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月光启蒙
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差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②“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③“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④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⑤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⑥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⑦“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⑧“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⑨“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⑩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⑪我问:“朝哪里猜?”
⑫母亲说:“朝吃的猜。”
⑬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⑭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根据给出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___________
②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或者一下子领悟明白了某种道理。——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线句中的“最美时辰”是指童年的夏夜。
B.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童年夏夜和风和流水的轻柔动听。
C.第⑤段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住在黄河故道的家乡人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精神生活富足,喜欢唱歌谣。
D.第④段是围绕这段的第一句话来写的,具体写了母亲给“我”什么样的启蒙。
【3】读了文中的童谣、歌谣,你想到了小时候唱过的哪些童谣?选一个写下来,或者自己创编一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画线句为什么说“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的夏夜,母亲给我做了什么?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至少写两个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表达了对夏夜,童年和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别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军神》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用“_______”画出描写手术过程中病人表现的语句,从中我们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沃克医生称赞病人的句子。沃克医生把病人比作_____________,赞扬了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两个四字词语来赞美刘伯承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选文中老虎的进攻招数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是怎样应对老虎的进攻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劈”字用得生动传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武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风采。
16、重点段落品析。
《冀中地道战》片段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语段以(______)为例,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地道的结构。
【2】这段文字先讲什么?后讲什么?
_______________
【3】这里介绍的“洞”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括号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
17、阅读。
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青翠欲滴”的“欲”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欲”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意思: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应选第________种。
【2】这段话先写 ,再写 ,前面部分是按 的顺序写的。
【3】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词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来形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节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爱( ) 沉醉( ) 渗入( ) 突然( )
【2】文中画“﹏﹏”的句子中,“偷”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别人的智慧指的是______
【3】作者认为那么多人喜欢读书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列述。
____________
【4】你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你的读书经历写一写。
____________
1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阿莫西林使用说明书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功能主治)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②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③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副作用)①过敏反应症状可出现药物热、荨麻疹、皮疹等,尤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少见过敏性休克。②消化系统症状多见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偶见假膜性结肠炎。③血液系统症状偶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1】下列哪一个方面是这份使用说明书没有介绍到的?( )
A.用法用量 B.功能主治 C.注意事项 D.副作用
【2】一个体重9kg的10个月大的婴儿患肺炎,父母在医生指导下为其服用阿莫西林。关于剂量及时间的把握,下列哪一做法最准确、最科学?( )
A.30mg,每12小时1次 B.270mg,每12小时1次
C.20~40mg,每8小时1次 D.180~360mg,每8小时1次
【3】下列对阿莫西林副作用的概括,哪一项最全面?( )
A.容易引起急性支气管炎、肺炎。
B.容易引起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
C.容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D.过敏反应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
20、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圆明园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圆明园也叫圆明三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 会出现一束光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 谁也不相信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圆明园被破坏了。 改变不了圆明园的文化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这组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几句话。
兴高采烈 | 得意忘形 |
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句中划线部分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崇拜的人,他或者是哪位明星,或者是哪位科学家,亦或者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写一写你所崇拜的人,你为什么崇拜他?请以“我最崇拜的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