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南州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慕”意思最可能与哪个意思相关? ( )

A.小草

B.心理

C.太阳

D.大小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

A.秋(míng)   女(huàn)

B.关(yú)        碎(kuò)

C.苏(gū)       (xuān)

D.灯(zhàng)   意(suí)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薄弱”的“薄”字相同的一项是(       

A.薄饼

B.轻薄

C.薄荷

D.薄片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虞世南的《蝉》表现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奢华安逸的生活,我们要保持清醒,就如魏征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______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

(5)《太阳》一文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________

(6)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

5、按要求填空。

1.《示儿》一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最能表现作者的爱国思想的诗句是:“____ 

2.在本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

6、病句手术台。(4分)

(1)毛主席自己亲自按动了连同电动旗杆的按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和挺直的胸膛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会儿,继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群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在签字的一瞬间,主席又下意识地踌躇犹豫了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借物喻人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运用此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物与人相似点。下列事物都用来比喻哪类人呢?(写人物品质)

小草:_____

兰花:_____

蜡烛:_____

荷花:_____

8、课文阅读吧。

《四季之美》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蓄碳元素,减小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 自然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继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从______________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木,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湿地支力气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支力气、真菌和微生物缩小),其中水禽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总数的80%以上。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2】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外,用得最多的两是    

【3】请从誉为称为喻为视为四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二段的括号里,使之符合语言环境。

【4】人们说湿地是自然之脊而不说它是自然之肺,这是有道理的。第二段文字中有个句子能基本上表现这种道理。请把这个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

【5】要理解第三段文字中分说部分的层次与内容,应抓住的两个关键语句是:

(1)

(2)

【6】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

 

10、现代文阅读

有趣的草地

①现代化城市需要有草地,是由于它具有 的重要作用。

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空气中的氧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人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吸收大量的氧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分析,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制造出600公斤氧,真是“氧气的大工厂”。

③草地还能调节气温。例如,在炎热的盛夏,当你走过水泥地面时,就感到热气逼人,而走在草地上,却感到凉爽宜人。原来草地的温度比一般水泥地面温度低十几度。而滴水成冰的寒冬,草地上的温度远比水泥地面的温度高,真是“冬暖夏凉”

④更为有趣的是,草地还能降低噪音的强度,吸附尘埃。通常草地吸附尘埃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吸尘能力大70倍。当大风刮来,尘土飞扬时,裸露地面的尘土要比草地上的尘土多100~200倍。

⑤草地有这么多妙用,难怪城市的人们总邀请它们到街道旁、公园里、花圃中安家落户呢!

【1】第①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联系下文,在横线上填写内容,注意准确用词,使整个自然段语句通顺。

【2】短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在下面的选项中打“√”。

列数字( ) 举例子( ) 打比方( ) 作比较( )

【3】在文中用“ ”划出运用某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先说明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再具体写出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选择身边一种事物,试着运用1-2种说明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___________

11、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队队大雁从南方飞来。它们一块儿飞过高山和大河,又一块儿落在湖边休息,一刻也不分离。夜晚睡觉时,总有一只大雁去放哨,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在一队大雁群里有一只小雁,不愿意跟大队一起行动。老雁再三嘱咐它:要守纪律,随便离开队伍是危险的。但是小雁满不在乎。

一天黄昏,小雁偷偷地飞走了。它在无边无际的天空独自飞着,一边飞,一边还得意地唱着歌。忽然 “砰”的一声,把它吓了一跳。它低头一看,一个猎人正对着它放枪,幸福好没有打中。小雁急忙用力扇动翅膀,飞进云层。它想:多危险哪!差点儿把命给送掉了。还是回去吧!但是又想:那样太没出息了,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下吧!

天渐渐黑了,小雁飞到一座高山的上空,口(喝)了,肚子也饿了。它想:过了这座山,该到湖边了吧!它打起精神,(免)强地飞过了高山。可是,山这边并没有湖,只有一片漆黑的(蜜)林荒坡,它知道自己迷失了方向。这时候,小雁(皮)惫极了,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它落到地上,很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忽然又想起:谁来放哨呢?说不定会有狐狸、狼跑出来。它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刻回到队伍里去。但是,在这漆黑的夜里,上哪儿去找它们呢?它伤心地哭起来了。正在这时候,一只凶恶的狼嗥叫着从树林里跳出来,小雁吓得浑身发颤,扇起翅膀赶快飞到半空中。

小雁独自在天上飞,心里又急又怕。这时它才知道,独自飞行是危险的,只有在集体里,才是最安全的。

最后,不守纪律的小雁终于飞回了雁群里。

【1】改正第4 自然段括号里的错别字,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在第1 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防止__________ 攻击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属于( )

A.记叙文

B.小说

C.寓言

D.童话

【4】这篇童话说明了什么?(在短文中找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狗虱

①“狗虱”就是“跳蚤”。这些芝麻大的黑色小虫,嗜(hǎo  hào)吸血,唯一的特长就是跳。

②话说有一群跳蚤,在一个潮湿的角落里谋生,跳上跳下,度日艰难。其中有几只曾在狗身上呆过的老跳蚤说:“这里冷飕飕的,没吃又没住。能跳到狗身上就好了,又暖和,又有得吃,还可以到处旅游开眼界。”说得小跳蚤们心痒痒的,皆跃跃试。

③一天终于来了机会,一只大黄狗经过角落,蚤们飞身齐跳,附上狗身,成了名正言顺的狗虱。狗虱们在这个庞大的狗身上热闹地打个转,感觉到毛身厚厚的,非常暖和,饿了就往狗皮上一叮,新鲜的狗血味道好极了,之后随狗到处游逛,风景(zhuó  zháo)实妙。皆叹老蚤所言不虚。

④狗虱们在狗身上过上安逸舒服的日子,逍遥自在。大黄狗可受不了啦!最初身上有十几只时,小痛小痒还能忍受,如今附上几百只,队伍太庞大了。黄狗浑身难受,彻夜难眠,面容憔悴,身形明显消瘦。

⑤为了减少身上的虱子,黄狗首先跳墙滚地,但能甩掉的虱子只是极少数。黄狗又来个寒风逆吹,再入水浸泡,复爪抓尾甩,但全无效果,虱子们紧叮毛下的皮,死活不肯离去,它们嚷嚷道:“我们才不要离开这里呢!”

⑥由于群虱叮咬,黄狗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了。终于有一天,黄狗再也撑不住了,病倒后趴在地上死去。狗死后,再也没有新鲜血液,也没有了体温。虱子们月余后全饿死在厚厚的毛里。

【1】第4节的“黄狗浑身难受,彻夜难眠,面容憔悴,身形明显消瘦。”这句中划线部分可以换成 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

【2】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大黄狗为了减少身上的虱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但全无效果。

13、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不要采 妈妈制止我 花生的花 不像桃花 梨花 花生的花 没有一朵是 空花 开一朵花 地下就长一颗花生 你采掉一朵 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 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 ______  _______  _______

星星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中找出四个成语并选择两个解释词义。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文中没有标点的语段加上标点,正确的的是( )

A. “!”:“,,。,' '。,,,。”

B. “!”。,,,“”。,。,。

C.“,”,“,,,,' '。,;,。”

D.“。”:“,,,,”。“,。,。”

14、阅读。

《一罐果酱》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家里的食品柜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我们只好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

一天     妹妹放学回家     兴冲冲地说     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     捐给穷人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妈妈冲口而出     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     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1】“皱”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旁,“皱”字第六笔是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空空如也(AABC):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缺标点的部分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这里“送果酱”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的人。

【6】你认为,外婆应不应该让妹妹把家中仅有的一罐果酱送给“穷人”,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______________

①早闻庐山的雾很美,日出更是难得一见,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我踏上庐山。

②立于高山之巅,尽情地呼吸着清新而带有丝丝甜味的空气。俯览青山一座连着一座,淡淡的迷蒙之中透着一种洁净和苍茫,听游客说,今天的日出不会出来了。其中有几次过来的也没能见到日出的真面目。这里长年云雾méng(朦  蒙)胧,自然就难以遇见了。

③远处青山若隐若现,行云流水般轻缓游动,也不知道是哪家遗落的绝妙丹青。那随着云动而变换的如画景zhì(至  致),让人目不xiá(暇  瑕)接,如施淡妆粉黛的仙姑欲语还羞。看我们这么多眼睛都盯着看,她便扯起身边的云雾做了纱巾,遮住了娇羞的面容。那缕缕青丝还隐约地露出痕迹,让人耐不住想要窥窃的心情。

④正沉思间,天边突然涌来一大片浓雾,转眼间雾越来越重,风卷着云雾从天边fēng(峰  蜂)拥而至,刚才还清楚的如画风景,忽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眼前就只见那浓得化不开的云雾在涌动,那种磅礴气势震慑了所有观望的人。竟然许久没有了声息,安静得仿佛听见它们奔跑的声音,是不是它们要赶赴一场精彩的约会呢?我(   )伸一伸手,(   )可以抓住掠过耳边的云雾,不信?你看我的发梢潮湿得就要滴水了,分明是云雾擦过的痕迹。

⑤隐约在云雾中,我好像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有些缥缈起来。眼里除了雾还是雾,心里竟然有些恐慌。然而没多久,当我正沉浸在这种前所未有的缥缈感觉中时,云雾又毫无预感地散去了。散得那么从容,那么干净。

⑥庐山,美丽的庐山。庐山的清晨,是美丽的清晨;庐山的云雾,是最美丽的云雾。我爱庐山清晨的云雾!

1圈出括号中正确的字。

2读第④段,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偷窥——______   惊恐——______

4理解填空。

眼前就只见那浓得化不开的云雾在涌动,那种磅礴气势震慑了所有观望的人。

“磅礴”的意思是①(气势)盛大;②(气势)充满。文中应选择_____(填序号),文中的这种“磅礴气势”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照样子再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庐山的云雾清新中带有_______,静淡迷蒙之中透着_________________;在云雾中“我”感觉有些__________,心里____________

7给本文加上合适的标题,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16、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我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我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我苹果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 ……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我发现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我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狠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 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文中“警惕”的意思是

[     ]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2.文中A、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     ]

A.呼唤   B.呼喊  C.道歉   D.道谢

3.为什么“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4.短文最后一段的含义是

[     ]

A.作者从中体会到那位妇女对自己的慈爱和信任。 

B.作者错误地怀疑了那位妇女,感到很内疚。 

C.作者被妇女的热情帮助深深感动。 

D.妇女把作者当成了自己的女儿看待。

5.读完此文,你认为一个人出门时该如何处理类似的事?

 

17、拓展实践

卞和献宝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山上得到一块玉璞,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玉匠来,玉匠看了说:“这是一块石头呀,哪里是玉石!”

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砍去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了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献给武王。

武王仍叫玉匠来,把玉璞辨认了一番。玉匠仍然说:“这是块石头,谁说是玉石?”

武王( )恼怒卞和欺骗他,( )把他的右脚也砍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接他王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玉璞,坐在山脚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流尽了。

文王听到这事,叫人去问他:“你是罪有应得!砍了脚的人也多得很,你为什么悲伤得哭个不停?”

卞和回答说:“我( )为了砍去的两只脚悲伤,( )因为有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忠诚说成欺骗而痛心!”

文王于是叫玉匠剖开这块玉璞,发现这( )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质地特别好。后来,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珍奇,加之来历不凡,它便成了世间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把下列三个关联词分别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仅……而且……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2】用“ ”画出文中描写卞和伤心的原因的句子。

【3】通读全文,你觉得卞和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唯一的手搬起砖来。他一次只能搬一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布满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

1.解释词语。

怔住:

异样:

濡湿:

2.本段对乞丐进行了   描写和   描写,请用  分别画出有关的语句。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兔子的导师

  兔子坐在山洞的洞口打字,跑来一只狐狸。

  狐狸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别忙,等我把学士论文打完!”

  狐狸很奇怪:“什么学士论文?”兔子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狐狸更强大》。”

  狐狸大笑起来:“这太可笑了,你怎么会比我强大?”

  兔子仍然一本正经地说:“不信你跟我来,我证明给你看。”他把狐狸领进山洞,狐狸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继续在洞口打字。一只狼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别忙,让我把学士论文打完!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狼更强大》。”

  狼大笑起来:“你怎么敢说比我强大?”

  “真的,我可以证明!”兔子领着狼走进山洞,狼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继续在洞口把他的论文打完,然后拿着论文走进山洞,交给一头打着饱嗝的狮子。

  论文的标题是什么并不重要,论文的内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兔子的导师是谁。

(1)描写兔子说话时神态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3)兔子写论文时,曾经有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兔子把狐狸和狼先后领进了山洞,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出来?从文中哪句话中可以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一画描写狐狸和狼神态、语言的句子,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有那样可悲的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兔子的导师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①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②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

③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 (改写成拟人句)

 

(2)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①她爱唱歌。 她爱跳舞。

 

②他生病了。 他没上学。

 

 

22、 按要求改写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与表达。

习作提示与要求: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都不相同,有些人个性、特点特别鲜明,我们称之为某方面的“大王”,比如故事大王、淘气大王、象棋大王、搞笑大王……你的班里有什么“大王”?

请以“我们班的 大王”为题(注意自己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注意围绕题目,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他(她)的个性、特点。内容要真实,感情要真挚,重点要详细,表达要有序,字迹要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