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妒忌 神机秒算
B.拟定 出谋画策
C.由衰 半信半疑
D.纵横 心惊胆战
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中“多读书”包含着意思有( )(多选)
A.读万卷书
B.开卷有益
C.书读百遍
D.熟读深思
3、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不当的是( )。
A.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B.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C.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D.因为从前没干过这一行,但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4、比一比,再组词。
5、读拼音,写词语。
línɡ lónɡ lǎn duò dīnɡ zhǔ qǐ dí fènɡ xià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6、读句子,根据语境写词语,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1.一到冬天,雾霾笼罩城市,有毒颗粒就会飘浮在空中, qīn rù(______)人们的身体,损害着人们的健康。 yā yì(______)的人们出门时不得不戴上口罩,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警告人类要保护环境。所以我们要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废气的排放,预防雾霾的形成。
2.“翼”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再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翼”的意思有:①翅膀;②帮助,辅佐;③谨慎;④明天,明年;⑤左右两侧中的一侧。在“小心翼翼”这个词语里“翼”的意思应该选择第____种,由此,我知道了“小心翼翼”这个词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1)jiù(____)父带了我最喜欢吃的táng(____)果和gāo(_____)饼来我家做客。
(2)星期天,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河pàn(____)玩耍,欢乐的笑声惊动了róng(____)树上的画méi(____)鸟。
(3)老师的一番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发shì(_____)以后会谨记老师的教huì(_____),努力改正自己的quē(_____)点,争取能够成为优xiù(_____)的学生。
8、读课文。
(1)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景阳冈》这一题目我知道 。
9、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其奇妙之极。
海市蜃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了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稀薄,可上层空气冷,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线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啧称赞。
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菜阁对面海域曾发生过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米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1】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地区。
【2】短文第2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海市蜃楼的得名
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
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3】品读画线的语句,完成练习。
(1)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句中的“左右”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
B.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空气进入稀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C.“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10、课外阅读我能行。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 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打算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 ,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细细打量,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老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老婆婆家的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 , 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 ,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 ,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就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1】将下列成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
安然无恙 人喊马嘶 扶老携幼 大惊失色
气宇不凡 欣喜若狂 恍然大悟 狼狈逃窜
【2】每年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为什么逃往深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村人们上山避难时遇到了谁?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乞讨老人是怎么把“年”兽撵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夕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①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②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③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车,带着我便摸黑去赶热闹。
④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⑤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去?”“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说完,回屋拿了一件大衣给我披上。
⑥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⑦不知怎么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⑧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⑨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看吗?”
⑩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1】给短文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理解第④自然段中“水漫金山”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
【3】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这个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了两次“看电影”的场景,第一次是_____,第二次是_______。
【5】文中最打动你的细节是哪一处,请用“ ”在文中划出来,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下你的批注: 。
【6】父亲关心儿子,儿子深爱着父亲。找出与第⑤自然段中“说完,回屋拿了一件大衣给我披上”相照应的句子,并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7】不知怎么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我”眼睛的湿润?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看电影时,被旁边那位父亲的举动感动了。
B.“我”被电影内容感动得落泪了。
C.“我”看电影时遇到一对父子,突然想起当年和父亲一起看电影的瞬间,并对父爱有了更深的感悟,从而流下泪水。
12、理解与感悟。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_____________。
【2】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果实是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 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初的鹰
至今仍很难忘却平生第一次见到鹰时,那种回肠荡气的感觉。在南方,天空基本上是为燕子、麻雀等温柔的鸟类所占据。偶尔于季节更替之际,能遇上迁徙的雁阵,多多少少流露几分阳刚之气。鹰是稀客。
发生在上学路上,我抬头看见一只鸟,漫不经心地滑翔。可能正是其神态,而不是相貌吸引了我——虽然它的相貌与别的鸟也有所区别,譬如周身的羽毛显得粗糙,硬朗,仿佛每一根都被气流鼓满,带有金属的光泽的质感,使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翅膀,一动不动,似乎属于多余的装饰,这不妨碍它比任何鸟飞得更高、更轻松。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它是借助什么飞翔起来的?难道仅仅是那股( )吗?我怀疑着。
旁边不断有行人抬起头来,谁还轻轻咂了一下嘴:“那是鹰。”这一个字眼,此刻比什么都能打动我。我如痴如醉地仰望着它,头脑中一片空白,几乎以为在其周游的范围之外,不再有天空。是的,不再有天空,除了那对翅膀,除了那对翅膀所划出的看不见、却扣人心弦的弧线。鹰漫不经心,( )一切的神态让我折服了,哪怕它一声不响,垂着眼睛走自己的路……我望着鹰,血一点点热起来。
附近郊区小学的上课铃响了,我连忙收回视线跑过去。第一节课是在空白中度过的,心仿佛依旧提在半空中。我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只只鸟,虽然画变了形,但我知道它是谁,一下课我就跑到操场上,看见的只是天空,那些云,显得多么虚弱。
至今很难解释那只鹰如何闯进我童年生活的,像一只青筋毕露的手,代表一种精神的力量,( )地把门推开,我觉得一股野性的风扑面而来,每当想起鹰这个字眼的时候。多年之后又在动物园里见过类似鹰的东西,我几乎认不出它来了。那就是鹰吗?作为鹰,必须以天空作为陪衬;而不是牢笼。我固执地保留着它的第一印象,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
(1)将“傲视”“傲慢”“傲气”这三个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摘录一个写“我”见到“最初的鹰”时感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的一处点题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迁徙的雁阵”有何作用?
(5) “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一句中“贴”字为什么用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拓展阅读。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 安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蹦跳)。不多一会儿,就有鸬鹚钻出水面,扑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岸上炊烟四起,(袅袅 缓缓)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鸬鹚吃饱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渔人就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用“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这句话中的动词,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一段属于________描写,第二段属于________描写。这两段话就像两幅画,请给每个画面起一个名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心存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心存感激”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女孩流泪,她第一次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自然段中,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她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老婆婆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文章选段,完成练习。
①也许你跑得很快。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②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驼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驼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③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④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⑤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1】快速浏览选文,请你给文中提到的事物速度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2】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选文,并简要概括②、③、④段的主要内容。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⑥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⑦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选段中有两处省略号,第一处表示_____________,第二处表示_______________。
【2】对“我”买书,母亲的态度是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
【3】④段中的四个“立刻”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⑥两段是“我”灵魂深处震撼之后,对妈妈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那么,你从中能读出“我”的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位母亲,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短文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 )
A.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B.形容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
【2】请你用“ ”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应该用 的语速来读。
【3】画线部分是_______态描写。“大的”“小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__;“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三个“有的”构成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生活地_____,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_____和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 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殆)。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在括号里删去不恰当的字。
【2】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_ 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其中:
春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 ,最美的景物有 _________________。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感情。
20、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个头发全白、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被小姑娘扶了出来。
_____________
2.闰土用短棒支起一个很大的竹匾。
______
21、例: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照例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人们都爱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
22、按照要求修改句子。(6分)
(1)他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热泪。(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的浮云红彤彤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因为有了你,你的家庭一定多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因为有了你,你的家庭可能产生许多变化;因为有了你,你家可说的实在太多了……请以“因为有我(你),……”为题,写一篇习作,记述你和家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