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的句子是(            

A.这件事看上去的确像是吴朋做的。

B.白鹭好似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C.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时左右。

B.学习了《落花生》这篇课文,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C.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D.《月迹》的作者是贾平凹。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语与“奇珍异宝”的“异”意思一样的是( )

A.大放

B.国他乡

C.口同声

D.惊不已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用“精”字组词填空,不能重复。

本学期课文中不少人物个性鲜明:刷子李( )的刷墙技术,令徒弟曹小三佩服至极;孙膑对马的出场顺序( )安排,让田忌反败为胜;杨氏之子用( )的语言,回应了孔君平,令人拍案叫绝。

5、看拼音,写词语。

zuì fàn   jí zhōng     qǐ tú     tè shū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jí shǐ   jí cù   dǎ suì     tiáo jié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具体——( )  焦躁——( ) 欢喜——( )   顽劣——( )

朦胧——( )  忠实——( ) 从容——( )   浓郁——( )

7、字组四个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   )过了一会,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一只可爱的小鸟(   )落到我的肩上。

.看那表情,他(   )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虽然老师病了,但(   )坚持给我们上课。

 

8、多音字组词。

差chāi_______

chà________

chā________

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材料一:

《慈母情深》片段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材料二:

有一种爱,带我们走远(节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她并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人为之动容,她就是体操赛场年龄最大的选手,33岁的丘索维金娜。

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1991年至2008年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最柔软而又最坚强的心,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阿廖沙。

为了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这位本来专攻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型运动员,每次都参加能够上的所有比赛项目。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儿子,却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儿子,她就会激情饱满地在赛场上拼搏。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1】文段(一)中划“——”的句子是对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文段中哪处描写最打动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文段(二)的第二自然段,你发现这段运用了许多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  )找一遍。啊!(  )这里,原来不(  )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在原文的括号中填上读音是“zài”的字。

2.文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读书的(  )

A.辛苦   B.无奈   C.如饥似渴

3.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如饥似渴地读书?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  思

梁  衡

  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枣。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我站在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填空。

  ①文中的保尔指的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的名著《 》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②将文中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3)作者笔下的秋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描绘了春和秋的特点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请你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写一段描绘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诚实的孩子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得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

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儿子的才能,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诵的故事很优美,很动听。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

这时,得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得比你写得更好。

得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有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

可是,屠格涅夫却把母亲给气坏了,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一走,妈妈就把儿子打了一顿。她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小笨蛋,怎么在刚才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而说别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点也不害怕,他大声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你难道让我做一个说谎话的孩子吗?我才不呢,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妈妈,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顿时气消了,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呀!

(1)把这篇文章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屠格涅夫的妈妈在客人走了以后生气地打了屠格涅夫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她后来又很高兴了?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屠格涅夫说什么?

 

13、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娘的难处竟对娘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             )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            )说:“拿去吧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黄油伞伴随我上初中升到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说话的提示语使人动作、神态、心理更具体。

【3】“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拿去吧你要的伞!”的感叹号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啊伞!”的感叹号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母亲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情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将让你感动的句子写出来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chù   chǔ)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了起来。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huá   huà)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下画“ ”。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现“应接不暇”的句子。

【3】“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____。“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鸟_____

【4】文段中描写了作者第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描写众鸟纷飞的景象属于_____描写。

【5】选文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双引号是因为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

【6】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它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写一句关于保护鸟的宣传标语。

_____

15、阅读。

陈嘉庚办学

①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②十七岁时,陈嘉庚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凭着他的辛勤劳作和诚信经营,生意渐渐兴隆起来。但远在异乡的他却时时想念着自己的故乡—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今厦门市集美区)。

③几年后,陈嘉庚回到了集美。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顺着熟悉的巷子,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镇里建起工厂、多了新宅等变化。

④当走过小时候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闭了。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陈嘉庚心里很着患,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

⑤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⑥“这些钱是你下南洋辛辛苦苦挣来的呀!怎么能就这样都用掉呢?”妻子有些犹豫。

⑦“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妻子被说服了。

⑧学校办起来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又响起来了。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⑨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他在集美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还办起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这时的陈嘉庚已年近五旬,两鬓染上了斑斑白霜。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1】抓住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短文。下列对短文中关键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时时”可以看出陈嘉庚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为下文他在家乡兴办学校作铺垫。

B.第④自然段中“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一句可知,陈嘉庚为了家乡孩子的上学问题十分忧虑。

C.第⑨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可知陈嘉庚创办的学校很多,并且是持续创办的。

D.从短文中的“十七岁时”“几年后”“从此”“年近五旬”可以知道陈嘉庚为创办学校努力了很多年。

【2】由第⑨自然段中画“﹏﹏﹏”的句子可知,陈嘉庚兴办教育是为了______。这让我联想到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中写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___________……少年雄于地球则__________”。

【3】从画“ ”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情感是(       

A.陶醉

B.哀伤

C.欣慰

D.担忧

【4】陈嘉庚在不同时期分别做了什么事?先把下面的时间轴充完整,再体会人物品质。

从陈嘉庚的人生经历中,我体会到了他 的品质。

16、阅读百花园

长垣被称为“三善之地”的由来

黄河岸边的河南省长垣市,古时称蒲。公元前487年,孔子的学生子路被当时的卫国聘为长垣宰,成为长垣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首任县令。

子路上任以后,察民情,顺民意,兴水利,重教育。亲率民众根治水患,现在长垣的文明渠就是在当时的基础上逐年开挖而成的。同时,子路还号召人们植树,改善生态环境。经过他三年的治理,当时的长垣境内沟渠纵横,树木茂盛,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孔子听说后,专门从外地赶来查看子路的政绩。刚进入蒲邑(长垣)境内,孔子就称赞说:“善哉由也!”走进城内看了一圈,孔子又说了一句“善哉由也!”走进衙门后,孔子第三次说了一句:“善哉由也”。

孔子的另一弟子颜回有点纳闷,就问:“老师还没见到子路,就三次称赞其善,为什么?”孔老夫子回答说,入其境见沟渠深治,田地整齐,庄稼茂盛,说明子路恭敬以信,故民众尽力;入其邑,房屋完好,商贾繁荣,树木葱茏,说明子路忠信以宽,故民不偷懒;至其庭,满院清净,诸下用命,说明子路明察善断,故其政不扰。

从此以后,子路治蒲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孔子所称赞他的“恭敬”、“忠信”、“明察”也就成为了长垣被称为“三善之地”这一美称的由来。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沟____纵横 (2)庄稼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____

(2)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____

【3】读了文章之后,你知道长垣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首任县令是_____。长垣被成为“三善之地”的“三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你能把下面选自《论语》的内容补充完整吗?

(1) _____,小人长戚戚。

(2) 与朋友交,_____

17、阅读《快手刘》(节选),完成小题。

快手刘(节选)

冯骥才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荼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地下钻过去的?

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己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他那时过40多岁吧,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

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快乐呢!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便宣的价格。______

(2)形容话多,说不恰当的话。______

【2】快手刘,外貌特点:______________;职业:___________;特长: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选择合适的选项。

A.扬扬得意 B.疑惑不解 C.信心满满

(1)“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______

(2)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______

(3)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______

【4】读文中画横线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1这个片段主要描写了       ,它的特点是            

2文中惟妙惟肖可以用                                   等来替换。

3这段内容是按照(  )的方式描述的。

A.   B.   C.

4哪一尊彩塑描述得最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一位游客,看到这些精妙绝伦的彩塑,你会如何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这段话描写了鸟的天堂____________到热闹的过程。

2“____”画出描写热闹场面的句子。

3这段话通过对鸟的天堂的动态描写,表现出了鸟的天堂的(  

A.名副其实。 B.与众不同。 C.井然有序。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字句改成字句: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雨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

①我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阵狂风刮倒了路旁的那棵高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1)表示仪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经典名著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勇于改过的廉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守信的鲁肃,妒贤嫉能的周瑜,豪放勇猛的武松、敢作敢为的悟空……每一个人物形象在作者的笔下,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课外,你一定也仔细研读了不少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哪些人物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运用课内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和大家交流你的阅读收获吧!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