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哪句话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夜( )、扫( )、( )名”中,括号内应填的字依次是( )

A.幕、墓、慕

B.墓、幕、慕

C.慕、墓、幕

3、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题目中“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B.《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是因为他知道鲁肃为人正派守信。

C.《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D.汉字已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面的字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在组词。

_____________   媛____________   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湖____________   偏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攀登)顶峰

(   )群众   (   )敌人   (   )战斗

(   )目标   (   )远方   (   )深谷

(   )方向   (   )兵力

6、写出词语的义词。

文明(   )肃然起敬( )僵硬(   )井然有序( )

紧凑(   )七嘴八舌( )丰富(   )飘洋过海(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桂花       ( )的香气       ( )的叶子

( )地摇着       ( )地落下       ( )地寻找

8、《装满昆虫的衣袋》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谁)从小就对昆虫

的故事,课文写了他的两件事,一件是  

,一件是   。我们常见的昆虫有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寓言,是通过一个     等手法,来说明某个   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   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束,具有   的作用。

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 等。

(2)《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

(3)《牧童和羊》告诉我们:  

(4)《蝉和狐狸》告诉我们:

 

10、亮出你自己

许智远

作为学生,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且我发现周围的同学和我一样。每次上课的时候,当教授提问时,我们总是习惯把头低下去,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

一次外语课,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作演讲,作演讲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道,教室内有多少个学经济的同学?可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可是由于怕被提问的原因,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插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大学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演讲。每次开讲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用极其醒目的彩色墨水写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在座位上。于是当讲演者需要听者响应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问前面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者吃惊时,很有可能就预示着他会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事实如此,我确实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得以到一流公司供职。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机会不会自动找到你,你必须不断地醒目地亮出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机会。我发现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实在最不令人满意,他们太过含蓄或者说是怯懦,他们不习惯让别人看到自己,或许这样你会过得很轻松,但是你绝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我想你们中的每个人都有凌云壮志,但是你的第一步必须是找到赏识你的人,这对沉默的人是非常困难的………”

他的话结束后,有人笑了,有人不屑一顾,但是我明显看到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或做一些暗示:我可以回答。

1.“凌云壮志”中“凌”的音节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意思是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2.有些词,倒过来读,意思不变;而有些词,倒过来读,就变成了另一个意思。你能分别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吗?

例:演讲—讲演(意思不变)

                  

例:雪白—白雪(意思改变)

                  

3.“专家苦笑了一下”中,“苦笑”的原因是(  )。

A.专家的课讲得不精彩,大家不感兴趣

B.上课的时候,大家没精神,专家很无奈

C.他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讲演,结果大家都沉默着

D.专家的问话,大家没听懂却没人问,都沉默着

4.照抄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本文语言朴素,请按照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句子。

(1)美国的大学生听讲演时:

(2)“我们”听了讲演后的变化:

5.美国的大学生听讲演时为什么“用极其醒目的彩色墨水”写一张姓名卡片?

 

 

6.说说你从这位讲演者的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11、(一)课内阅读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  )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   )铜钥匙,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   ):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修辞手法,把     的形状比作      的形状。 

(3).富兰克林是在      中做风筝实验的。这个实验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           ,上帝的怒火不过是       

(4).从富兰克林的言行中,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科学家,就必须具有         的精神。

12、阅读《鼾声》,完成习题。

鼾声

①因公因私,我已经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②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     )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③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长里短,窗外夜色已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④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⑤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儿子,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⑥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⑦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⑧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⑨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就装作打鼾,打得既急又重,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⑩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把被子盖好。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1】我一刻不停往故乡赶的原因是哪一项?(     

A.身在异地的我,多年没有回家,突然想故乡想家了。

B.得知父亲每天在村口等待“我”回来,“我”感动又内疚。

C.突然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回家乡办理相关手续。

D.家乡发展得很好,回家乡看看有什么投资机会。

【2】第二自然段中填入括号里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A.风雨兼程

B.火急火燎

C.风尘仆仆

D.红光满面

【3】分别概括出一件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体贴父亲的事情。(每件事不超过20个字)

父:__________________

子:__________________

【4】读“——”的细节描写,从三个“轻轻地”写出了父亲的什么样子?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什么以“鼾声”为题?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航天梦——中国空间站

①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②中国空间站最多可容纳6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根据我国空间站建造规划,我国已经建成了以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③2021年5月18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进入交会对接轨道,等待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到访。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近10年,中国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10年间全国一盘棋,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科研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通力协作,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届时,中国空间站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的机会。

⑤航天梦连接着中国梦。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开展空间长期有人参与科学技术实验的能力,为建设航天强国、提升我国在国际载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1】第②段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等都是空间站的特点。

B.天和核心舱是控制中心,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是实验平台。

C.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D.到2022年底,全球科学家已经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了。

【4】读第⑤段,写出这一段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品味

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

我自己也弄不清从什么时候,竟然学会了吹牛皮说大话,唉,这臭毛病可害苦了我,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

一天黄昏,天热得人喘不上气来,我本来就怕热,浑身汗淋淋的,汗水顺着面颊、前胸像小溪似的往下流,到哪里去找个凉快地方咙?我一拍脑门儿,哎,有了,何不约几个小伙伴去玉渊潭划船呢!

同院的几个小伙伴一听,都拍手叫好,我们争先恐后地向玉渊潭跑去。

我们呼哧带喘地来到玉渊潭边,不管怎么说,这湖边反正比我们那个大院凉快多了。今天划船的人特别多,我们好不容易才租到一条船,四个人跳上船,可谁也不会划。我拍拍胸脯,豪爽地说:让我划,谁不知道——”我大声说:我们家三口人租一条,全是我划,别看今儿游船像煮饺子。我准保让船畅通无阻,化险为夷!三个小伙伴听我这么一说,用半信半疑的目光望着我,仿佛在问住在一个大院什么时候诞生一位划船健将呀我见他们怀疑,又大声说:咱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开船喽!我拿起桨,使劲一拍水,溅起的水柱把我们四个全浇湿啦!我双手挥桨,左一下,右一下,胡乱划起来,小船儿摇摇晃晃,左转右转,就是不往前走,我的汗水和湖水混在一起,全身水淋淋的。这下三个伙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只是碍于情面,他们扶住船帮,任我瞎划。我觉得脸上冒火,热辣辣的,可惜当时我还是旱鸭子,要是会游泳,我一定跳下水去洗个痛快呀!这滋味,比刚才在大院里受热还难受呢!虽然三个小伙伴就像商量好似的,谁也不奚落我,连一个责备的字也不说,唉,这倒叫我更难受了。

后来,还是那位租船处的阿姨帮我们上了湖岸。这件事虽然过去好长时间了,但我至今一想起来就觉得惭愧。

 

1. 联系上文解释下列词语。

争先恐后: 

化险为夷: 

2. 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 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5. 和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是第自然段。这种写法的作用是

 

 

 

15、课外阅读。

富兰克林的读书法

①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lüè liè)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他的读书方法是:

②一借。由于家jìn jìng)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cáng zàng)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③二摘。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他读过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④三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⑤四写。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他写作的方式有二:一是仿写。每读过一篇文章他就仿写一篇。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二是创作。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chǎn shàn)述自己的观点。

⑥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用“√”标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你认为富兰克林的第三种读书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以问题结尾,请先回答这个问题,再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这句话说了几层意思?它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类文阅读。

美丽的兴凯湖(节选)

王晓廉 李积成

它不是海,却像海一样辽阔,像海一样磅礴。从遥远的地平线上聚集的白色波涛,连接成一道道雪墙,鼓动着,喧嚣着,一齐奔涌向前。一段波涛从高处跌落了,另一段波涛又卷起来,彼此呼唤着,牵扯着,追赶着,或迎着旭日,或驮着晓月,一排排向岸边扑来。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

有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一点浪花。澄澈的湖水尽头与天空的青黛色连成一体,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眼前的鸟儿在飞翔,你却辨不清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空振翅。蓝天上飘拂的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异常,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鸟儿,正在云天翱翔。

【1】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态描写的方法,突出了兴凯湖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用“_____”画出第2自然段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3】为了突出兴凯湖的静,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衬托,进一步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给人的感受。

17、阅读。

泥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旋(xuàn)一旋。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去,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反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儿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到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

②孙子冯大刚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颏()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呗!”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1】第①段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       ”画出来。 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第①段中说到“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这里的“精巧生动”具体指什么?在原文中找一找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并填空。

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儿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

这句话是对冯兰瑞的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的最后冯兰瑞老人为什么要毁掉这么精巧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冯兰瑞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致巴雷特大尉(节选)

雨果

建造这座圆明园足足用了两代人的劳动。它像一座城市那么夫,由岁月造成。造给谁?造给人民。因为由岁月建筑的东西都属于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不能不使人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千,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选文有删改)

【1】我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问题     借助关键词)的阅读技巧,知道了文中“两个强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圆明园称作“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的原因是(       

A.圆明园里面的环境优美。

B.圆明园里面的财宝数不胜数。

C.圆明园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3】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选自课文《四季之美》)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作者抓住了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写秋天黄昏的美丽。

【3】请从文段中找出描写归鸦动态画面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群群、一队队大雁比翼而飞的壮观场面;从“___________”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秋天的黄昏带给作者的愉悦心情。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书是知识的宝库 , 使无知者变得博学多才。( 写一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

21、扩句

这是声音! 山上响起了口号声

 

22、改写句子。

(1)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

(2)我珍藏着这个秘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表达。

《鸟的天堂》让我们感受到了鸟儿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只小小鸟,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呢?又想做些什么事情呢?请以“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