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对下列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归浣女(温暖)

B.月落乌霜满天(叫)

C.身向榆关那畔行(那边,指关外)

D.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白(lù)   (yù)   (liú)   (liǎn)

B.侵(lüè)  子(móu)  油(zhà)   便宜(pián)

C.子(jiá)  筐(luó)  (màn)   州(hánɡ)

D.受(xǎnɡ) 弃(xián) 伴(péi)   好(sì)

3、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试         

B.出      不多   

C.等         

D.计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情境填空。

1.小明都已经上五年级了,每天还无所事事,一点都不认真学习。如果是你,你会用葛洪的哪句话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我们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岳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要虚度光阴,不然等老了会后悔莫及。

4.民国时期真是多事之秋,到处__________,人们__________,全国各地__________,外国虎视眈眈,整个中国是内忧外患啊!(填成语)

5、选字组词。

[嫌 歉 赚 谦] _______________虚 道_____

[稍 梢 哨 捎] __________带 望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zhào yào     xiāo huǐ     bǎo lǎn

( )     ( )     ( )       ( )

7、请照样子写词语。

1.冷冰冰(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依依不舍(AABC)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怒气冲冲(ABCC)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绘声绘色(ABAC)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鼓鼓囊囊(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组词。

( )             ( )            ( )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松鼠(节选)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第①自然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介绍松鼠。

【2】第②自然段“___”“___”“___”等词语的使用,把松鼠搭窝的过程介绍得很有条理。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说明松鼠到了冬天也是要活动的。

B.松鼠的窝都是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

C.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到了冬天就换毛。

D.片段的语言平实,准确、清楚地写出了松鼠顽皮、忠诚的特点。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二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 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我对_____________感到惊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 ”上。

【5】深层探究:

(1)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材料: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忽忽地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 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

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窃”在文中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4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4】“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我”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一写自己积累的关于读书的两个成语和一句名言。

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通过学习本文,我掌握了写人记事的一些写作方法,比如本文是按____  ____的顺序来记叙的,先写接受任务,再写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条理清楚。

同学乙:五位壮士跳崖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五位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说明文

风向袋的制作

风无影无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呢?可以借助一些容易随风动的物体,比如风向袋,根据它飘动的方向判断风向。

制作风向袋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准备竹竿、细铁丝、粗铁丝、尖嘴钳、尼龙纱巾或其他较轻的纺织品、塑料绳、针线等材料和工具。

第二,缝制口袋。用尼龙纱巾缝一个圆锥形口袋,袋口直径约10厘米,袋长40~50厘米。用细铁丝做一个和袋口一样大小的圆圈,用针线把细铁丝固定在袋口处,把袋口撑开。

第三,剪下4根长约10厘米的塑料绳,在袋口边缘分别扎4个小洞。将4根塑料绳的一头分别穿过4个小洞,绑在铁丝圈上,另一头绑在一起,打一个结实的绳结。

第四,拿一根细铁丝,在离竹竿顶端10厘米处缠2~3圈,不要缠太紧,做一个可以在竹竿上自滑动的细铁丝圈。离细铁丝圈上下各1~2厘米处,用尖嘴钳把粗铁丝在竹竿上紧紧缠绕3~4圈,这样细铁丝圈就只能在缠紧的粗铁丝圈之间上下滑动。再剪下一根15厘米长的塑料绳,一头绑在之前打好的绳结上,另一头绑在竹竿的细铁丝圈上,把口袋系在竹竿上。

将竹竿固定在空旷的场地上,在观察前确认东西南北的准确方位。当风向袋随风飘动时,观察它飘动的方向。风向袋飘动的反方向就是风向。

【1】选文第1段运用到修辞方法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在介绍制作步骤时,用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的语言很准确,举文中的一处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小鸟,那微小的躯体,面对广袤无边的大海,它没有畏缩,在风浪过后,来不及沮丧、抱怨,便坚毅地站在生活之舟上,在左右摇摆中寻索,开拓着生命的小溪。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圏儿,“噗啦一声落到了船上。不知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

,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1读第34自然段,仿照例子,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能反映小鸟特点或品质的词语。

2自然段:无家可归。

3自然段:________。  第4自然段:________

2仔细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中的哪句话最令你感动?并说明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

(1)这句话中的艺术青春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赞美你喜爱的小鸟,并为爱鸟日活动写一句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拓展

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忽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觉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池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是嫌这儿过于寂静吧,于是伸长脖颈有节奏地叫着。它们把水面荡出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sì shì)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锦缎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骑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字形的大雁。村里的孩子们立刻闭上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hē hè)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理解下列词语。

领悟:______________      平添: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拟人句,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并说说是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写两句话。

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抓住秋季区别于其他季节的哪些明显特征来写本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作者描写的景物“天空、小池塘、枫叶、白鹅、大雁”中,哪些属于静态描写?哪些属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作者是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_____,写了鸟的形态: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还写了鸟的不同姿态:____________

3选文画线部分主要写出了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

(2)“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______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5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 zū)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 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表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 zú)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i shi)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选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用“√”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 似乎——____ 颤动——____

【4】选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

【5】你从选文画线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梦忆荷塘

仍记得故乡的荷塘,那个伴我度过无数个夏夜的荷塘,那个记载着我小时梦想的荷塘,那个满载我童年回忆的荷塘。我似乎又赤脚来到了故乡的荷塘边……

我喜欢在有微风轻拂的夏夜静静地趴在荷塘边,用手去轻轻地揉那凉凉的池水,水波顺着指尖荡漾开去,伴着清凉的池水和悠悠的微风,这夏夜的炎热便被驱散了。

荷塘并不大,好像月光洒下的一弯清波,清幽、皎洁。荷花并不多并不艳丽,只是那纯洁透明的白里微微透出点粉粉的羞涩,像淡妆的仙女,娴雅而又不失美丽。荷叶也不茂密,是荷花的裙子浮在清波上,带来了美丽的幽静……

故乡夏夜荷塘的气氛总是那样淡淡的。微风拂过水面,泛起了点点波纹,在柔柔的月光下闪闪跃动着。我呆呆地看着看着……忽然,翠绿的荷叶上一只小东西悠然跳动了起来。定睛细看,是一只小青蛙。真好玩!我小心地捧一手水向它泼去,它敏捷地蹦开了.我高兴地笑了,看着它在每一片荷叶上跳来蹦去,惹得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而它又"咕咚"一声钻入水底,不见了,溅起小小的水花。美丽的荷塘又恢复到了寂静。荷叶也静了下来,只有上面的水珠映着淡淡的月光,显得格外夺目。荷花也只是仅仅浮出,还是那样羞涩,羞涩中露出的是那种难以言说的美,比童话还纯,比仙境还幽。

我总爱对着荷塘幻想,幻想这幽幽的荷塘是精灵的家园,也许那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中都躲着可爱的小精灵。也许它们在赏月,渴望飞到月亮上找嫦娥姐姐玩;也许它们在品味着荷花花瓣散发出来的清淡花香;也许它们在这幽静的夏夜中睡着了。多么希望我也可以是一只小小的精灵,可以去更亲近地接触每一片荷叶,每一片花瓣,坐上花瓣做成的小船,漂向荷塘的每一个角落,沉浸在这片荷塘夏夜中。

一阵微风柔柔地吹过,几片薄薄的云纱围住了弯月,我沉入软绵绵的睡意,轻轻的、静静的、柔柔的、软软的,我在淡淡的荷花香中酣然入梦……

【1】文中带点词语“难以言说”的意思是( ),“酣然入梦”的意思是( )。(填序号)

①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②藏在心底难以说出口的事。

③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④像做了一场梦一般。

【2】第2自然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为这幅图画起个名字:______

【3】读短文3、4自然段,用“√”标出作者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填空。

①第3自然段是(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这里的描写让你感受到:

②第4自然段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是(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这里的描写让你感受到:

【4】读第5自然段,写出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短文开头“仍记得故乡的荷塘,那个伴我度过无数个夏夜的荷塘,那个记载着我小时梦想的荷塘,那个满载我童年回忆的荷塘。”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

(1)大吃一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____________描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试着说说这处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训练营。根据提示写句子。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给句子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2)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照样子,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3)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缩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一写:他乡的月亮再圆,也比不上故乡的月亮皎洁、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一天,十天,一百天,转眼间冬去春来,满树的叶儿黄了又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一个情景,用一两句话写出动(静)之美。

A.大课间活动时的校园             B.清晨的涪江河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4处错误。

墙角的花儿差不多已经全开了。凌霄花、三角梅,蔷薇交相辉映,漂亮极了!你瞧,凌宵花的花藤拾壁而上的游龙,爬满了整个墙面。一顺朝下的花丛中,露出一个个嫩黄嫩黄的小花蕊,真是让人觉得惹人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写下面的句子。

(1)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说的话,这不正是特别紧急的事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把老牛的尸骨埋在屋后边的山坡上。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题目:我是一个   的孩子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抓住特点写,用二、三件事写出自己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3.语句通顺,具有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作文纸自

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