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的学校》文中作者把“花朵”比作( )
A. 学童 B. 雨点儿 C. 星星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崇高(chóng) 纤细(qiān) 距离(jù) 支援(yuán)
B.挣钱(zhèng) 尊敬(zūn) 拱形(gōng) 重叠(dié)
C.檀木(tán) 掀开(xīn) 陌生(mò) 优雅(yǎ)
D.罢工(bà) 泄气(xiè) 联络(luò) 伤痕(hén)
3、下列关于汉字书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字书写横画要端正,竖画要平稳。
B.“焰”字第九画是横。
C.“准”字横画多,横画之间要均匀。
D.“盒”字书写上面的撇捺要舒展。
4、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张牙舞爪 披头散发
B.美味可口 风景优美
C.大吃一惊 一本正径
D.银光闪闪 葱葱茏茏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说说你的发现。
争(____)恐(____) 七(____)八(____) 声(____)击(____)
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析句子,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1)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再现了老虎和贼听到老两口说“漏”后的惊恐之状。
(2)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老虎和贼_________的情行。
7、给多音字组词。
将:jiāng jiàng 落:luò lào là 。
行:xíng háng 给:gěi jǐ 。
8、根据语境写出汉字。
(1)hú li见到wēi wǔ xiōng měng
的狮子,立刻后tuì
。
(2)突然,跑道上的李明摔倒了,只见xùn sù他站起来,jì xù
拼力向终点跑去。
9、课外阅读。
乌龟赴宴
明天就是兔爸爸的生日,兔爸爸写了封信,让小白兔送给乌龟伯伯,邀请乌龟伯伯明天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
小白兔( )树林,( )山冈,( )小河,把信交给了乌龟伯伯。乌龟伯伯看完信,说:“我的老朋友过生日,我一定去,我明天中午准到。”
谁知第二天上午,天下起了大雨,还夹着冰雹。兔爸爸好像一点都不担心,向小白兔讲了他和乌龟伯伯的友谊,还说:“乌龟伯伯是个有学问的人,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呀!”
小白兔听到了一声雷响,跑到门口看了看,说:“天气这么坏,乌龟伯伯可能来不了啦!”兔爸爸说:“会来的,一定会来的!过来,我继续给你讲……”小白兔坐在那里心不在焉地听着。
这时,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乌龟伯伯冒着风雨、顶着冰雹走了进来。小白兔惊讶地张大了嘴。兔爸爸对小白兔说:“你要向乌龟伯伯学习的第一点,就是言而有信。”
【1】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
爬过 蹚过 穿过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心思不在这里,表示思想不集中。___________
(2)表示说到做到。___________
【3】“小白兔惊讶地张大了嘴。”小白兔在惊讶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兔爸爸要小白兔向乌龟伯伯学习的第一点是什么?小白兔听了爸爸的话,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苏州园林之沧浪亭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是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妄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的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向北而开,门前有一座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有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堪:______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______
环: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线的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山因为有水相伴而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水因为有山相伴而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已用“∥”分为三层,请写出每层的大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沧浪亭特点的话,画上“ ”。
11、课外阅读。
小老鼠去海滨
一只小老鼠,对他的父母说,他要到海边去旅行。
“这太可怕了!”他们叫道,“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危险,你可千万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小老鼠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我早该去了!无论如何,谁也改变不了我的主意!”
“既然我们已无法(阻止 阻挡)你,”父母说,“那么,就希望你一路小心谨慎吧!”
第二天,天边刚升起第一缕霞光,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
一只猫从树后跳出来。
“我要吃掉你!”他说。
幸而旁边还有一条窄窄的小路,使小老鼠有幸能够逃走。但他已有一截尾巴,被咬在猫的嘴巴里了。
下午,小老鼠又受到了老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他还被追赶得迷失了道路。一路上,他受尽惊吓,疲乏极了。
傍晚,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于是,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他贪婪地观望着。一排排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这时,晚霞正铺满天空,大海上金光闪闪。
“多美呀!”小老鼠叫道,“我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来,让他们也看看这美丽的大海!”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上空。小老鼠静静地坐在山顶,完全沉浸在一片深长的安宁和满足之中了。
走那么多艰难的路程,才换来(永恒 片刻)的欢乐,但这也是很值得的。
第二天,小老鼠又向前走去……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用“√”标出来。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请从文中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老鼠要去海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他父母的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老鼠又向前走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说说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花的学校(节选)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湿润的东风___________荒野,在竹林中___________口笛。
②花孩子们便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衣裳,冲了出来。
【2】“我”觉得花朵是在哪里上学的?用“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3】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一枚金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望着主人渐渐走远了,金币暗自高兴。因为它的主人特别富有,他虽然特别喜欢钱,却总把它锁在钱柜里,暗无天日,一点自由都没有。
它被掉在路上以后,躺在路边的草地上,仰望着蔚蓝的天空,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和他生活在一起,可能会很幸福。忽然又想到,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他要把我当成闪光的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
迎面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又一想,这种人自视清高、迂腐不化,甚至有时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它又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过路人来来往往,金币却觉得没遇上一个可以托付的新主人。
这时□那个丢失金币的富翁匆匆赶了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在富翁的衣袋里,金币内心深处展开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思想斗争。
这衣袋是比钱柜的铁柔软舒适多了,但怎么黑洞洞的?它回忆起,刚才在草地上的那段短暂的经历,它躺在草地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见了蔚蓝的天空,并设想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经历虽然短暂,却让它永远难忘和联想不断。衣袋不断地在晃动,金币还想再次钻出衣袋。它后悔,它懊恼,它恨自己不争气,一点都不果断!
主人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富翁掏出金币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走到那个学者模样的人面前,递给学者金币,然后牵着水牛和富翁走了。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跟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蔚(wèi wuì)蓝 不假(jià jiǎ)思索 称(chèng chèn)心
短暂(zhàn zàn) 懊(òu ào)恼 主宰(zǎi zhǎi)
【2】请你在文中找出AABB和ABB式的词语,并分别再模仿写1个词语。
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第五自然段标上合适的标点。
【4】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暗自高兴,这是因为( )
A.主人特别喜欢钱。
B.主人总是把金币锁在钱柜里,暗无天日,掉出来就获得自由。
C.主人不讲卫生,让金币身上沾满了灰尘。
【5】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这是因为( )
A.老婆婆太穷了,见到金币后非常激动。
B.老婆婆喜欢金币。
C.牧童和学者用水牛换来金币,送给老婆婆,这让老婆婆万分感动。
【6】金币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
A.金币明白了要想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见蔚蓝的天空,就得抓住机会果断行事。
B.金币明白了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7】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特别喜欢金币。他总把金币锁在钱柜里。(加上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滥(làn)竽(yú)充数
①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许多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讲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所有的乐师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②有个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和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了很高兴,就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了那支吹竽队里。
③从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乐队里的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④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白拿着丰厚的薪水。
⑤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吹竽队中所有人轮流来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1】喜欢热闹,爱讲排场的人是( )
A.乐师
B.南郭先生
C.齐湣王
D.齐宣王
【2】下列哪个词语与文中划横线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意思相反?( )
A.惊慌失措
B.坐立不安
C.临危不惧
D.惊惶不安
【3】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他能在乐队里混了几年主要是因为( )
A.南郭先生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演奏的本领高超。
B.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
C.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跟着大家摇头晃脑。
D.齐宣王喜欢叫所有的乐师一起合奏给他听,不会发现南郭先生不会吹竽。
【4】“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这时南郭先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你站在南郭先生的角度,说说他当时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齐宣王应该怎样避免像南郭先生一样的人混进乐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像“滥竽充数”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结合你的积累再写出两个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清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树林里,枯黄的杨树和鲜红的枫树叶落下来,好像是几只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果园里,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挂在枝上,像一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的灯笼。红彤彤的苹果把树枝压弯了。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会写文中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
“黄”: 枯 黄 橘 黄
“绿”: 碧 绿
“红”: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 的秋天
__________ 的落叶
__________的松树
__________ 的天空
__________的苹果
__________的菊花
【4】短文是围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5】这段话主要从______、______ 、______三个方面介绍秋天的,分别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6、按课文内容填空。
⑴《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主要讲了 ,从中告诉我们 。
⑵《郑人买履》这则寓言主要讲了 ,从中告诉我们 。
⑶读了《剪枝的学问》,我知道了剪枝中蕴涵许多学问: 。
17、口语交际:现在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都特意找“大师”算,费尽心思。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秋天最美的景色在哪里?是丰收的田野,是菊花盛开的花园,还是南飞的雁阵?拿起你手中的笔描绘一下你心目中最美的秋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句子。(有3处错误)
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笼的,十分特别有趣!
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搬动一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我们的朋友。请把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介绍给大家吧。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题目自拟,书写要工整,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