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七台河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弯 线

B.主

C.

D.骗 起 堂大笑

2、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盘古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地之间。

B.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D.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3、[句子衔接]将句子“我轻轻地走过去,不发出一点儿声音,慢慢地靠近。”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的目标锁定在一只红蝴蝶上。②快接近那只蝴蝶了,我抿着嘴,绷着脸,连气都不敢出。③我悄悄地伸出手,一下子捏住了蝴蝶的翅膀。④蝴蝶被我逮住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4、[构词方式]下列词语中,构词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暖洋洋

B.笑呵呵

C.飘飘然

D.眼睁睁

5、根据汉字的造字原理,“答”的意思最可能与下面词语有关的是(       

A.沙发

B.竹子

C.席子

D.地板

6、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xū)  (sǔn)  (yāo)  (dìnɡ)

B. (pò) (zàn) (jié) (xiànɡ)

C. (qū) 打(rǎo) 模(fàn) (wànɡ)

D. (jù) (yán) 元(dàn) 纠(cán)

7、《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 )(体裁)

A.记叙文

B.说明文

C.寓言

D.童话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____

2.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____

3.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现代小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奇怪的事

①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②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③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④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明白易懂、风趣幽默。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人们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这首诗的形式自由,每小节的结构也一致,读起来很有意思。

【2】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你肯定也产生过疑问,请仿照这首诗的形式也写一小节。

仿写:我奇怪得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诚信

碾过几十米的碎石路后,吉普车的欢快轰鸣声戛然而止,我们一行停在荒无人烟的山溪边。

开车的朋友用极其(沮丧 懊恼)的神情向我们宣布:没油了。

按说,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被困在清凉的小溪边,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但是,天色渐晚的情形和空无一人的荒野让我们毫无游趣,只有焦虑和担心。

一个偶尔路过的乡下少年成了我们的救星。由于口音的差距,说了几遍,他才弄懂我们的意思,遥指着山那边说:“加油站倒是有,可是要翻山过去。”朋友拿出一只塑料桶,请求少年去装满汽油回来,可以给他报酬。

少年犹豫好久,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他的要求:“给我五块,我会跑得很快。”

等少年走远后,朋友才说,真是穷惯的孩子,别说五块,他就是开口一百块,我们也会答应的,谁愿意在山沟里过夜。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太阳即将从山头落下去。我开始紧张起来,忐忑地问:“他不会拿了那张五十的票子一去不回吧?”这句话让我有些后悔,其实大家都在担心同样的事情,就差说穿而(己  已),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绝望了。

我设想着两个场景:少年拿着五十元,在向伙伴(炫耀 夸耀);而漆黑的夜里,我们在吉普车里艰难度夜,满心恐惧……

□他来了□□随着这振奋人心的呼喊□我们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由远及近□跑来□跑来□

少年擦着头上的汗水,把桶递给我们,他为自己来晚的事实(辩 辨)解:“山路很难走,而且……”随即,我们看见了他那被荆棘挂破的腿,鲜血直流……

他用几千米跋涉只换来五块钱,就是在我们极力的怂恿下,他一分钱也没多拿。我想起刚才的担忧,至少,这是对一个乡下少年的玷污。

1将文中括号内用得不准确的字词画去。

2根据词义,找出文中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心神不定。

②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③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④弄脏,使有污点。

⑤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3给短文第九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朗读这段话,应读出_______________ 的语气。

4短文结尾处这样写道:我想起刚才的担忧,至少,这是对一个乡下少年的玷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两条有关诚信的名言佳句。如果实在想不出来,自己写一句,并签上你的大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①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②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打得非常差。那位妇女生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侧着身,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他一弹都没打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④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领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⑤“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⑥“呃……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⑦“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母亲平静地说。

⑧我沉默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⑨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

⑩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裂声。

【1】第自然段画“ ”的句子通过 描写来表现孩子的执着。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2】第自然段中母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要求儿子加强练习,必须打中玻璃瓶。

B.母亲是希望儿子像其他孩子一样练成高超的射击本领。

C.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她不相信儿子会成功。

D.母亲想让儿子明白,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克服万难,取得成功。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通过对母亲动作、语言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B.小男孩练习时单调重复的“噼啪”“砰砰”声让“我”感到很厌烦。

C.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和鼓励下顽强执着地练习到晚上,最终成功了。

D.母亲默默地陪伴和鼓励,孩子的坚韧和执着,使“我”深受感动。

【4】下面选项中最适合做短文题目的是

A.看不见的爱

B.有趣的游戏

C.打弹弓的男孩

D.美丽的夏夜

【5】仔细品读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并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________成小圆片,_______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____一把,使它紧_______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________。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把下面这些词填写在文中合适的地力。

         

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请你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3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说明了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试着用这种方法写一种你观察过的东西:如果你仔细看________________,你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画家叫文与可。(   )人物、动物,(   )山水、花草,他都画得十分出色

文与可特别爱画竹子。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青翠的竹子。文与可每天都去观察竹子,看看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竹子有什么变化。他看得高兴了,就挥笔作画。转眼之间,他的笔下就出现了一根根生动传神的竹子。

一次,文与可把一幅刚完成的画放在书桌上,走出了书房。画面上是几根新生的嫩竹,靠近竹根的地方,有几个刚出土的竹笋,生动极了。当他从外面回到书房时,发现一只猫正抓着那幅画玩呢。原来,那只猫把画上的竹子当成真的了。

有人问文与可画竹的秘诀,他回答说:我非常熟悉竹子,每当我要画竹子的时候,竹子的样子就在我心中出现了。我只不过是把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罢了。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秘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适合填入文中括号里的一组是(

A.不但……而且…… B.无论……还是……

C.因为……所以…… D.不是……而是……

3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文与可画的竹子生动传神?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4文与可说自己能画好竹子的原因是非常熟悉竹子,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对竹子如此熟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A.势如破竹 B.竹马之交 C.胸有成竹 D.丝竹之音

6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比喻__________,用它写一句话: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谁与我同行

①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补习课。我家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得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了。

②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一条窄窄的山道,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昆虫鸣叫,周围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即使有月亮,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也是斑驳阴森。若无月亮,夜晚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③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④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脚步,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全是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山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意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从这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⑥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或者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⑦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对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寸步难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容“我”因肩上扛着重物而走不了路的情形。

B.形容“我”走路非常小心,只敢一小步一小步走。

C.形容“我”当时因为害怕而走路困难的情形。

D.形容“我”当时因害怕而加快步伐,三步并作两步。

2联系第④段,这件“怪事”指的是(  )

A.“我”家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得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了。

B.“我”回家要经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一条窄窄的山道,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十分阴森。

C.补习结束后,“我”一个人走夜路非常害怕,但还是勇敢地走回了家。

D.“我”前面几十米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我”放慢脚步时,那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

3对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父亲却不以为意”的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父亲觉得“我”胆小怕事,居然相信世上有鬼,很可笑。

B.父亲为了培养“我”男子汉的勇气却不能让“我”知道实情,因此只能“不以为意”。

C.说明父亲一点儿也没有把“我”遇到鬼火这件事放在心上。

D.“我”碰到了灵异事件,鼓足勇气才回到家,而父亲竟然“不以为意”。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失望。

4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5文章题目是“谁与我同行”,文中的“我”一开始以为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同行,毕业后才知道是和_________同行。如果把题目中的“谁”换一个字,使题目更能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可以将题目改成“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②段属于什么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改写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民族气节难道不令人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门豹的卫士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1)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学生、青年、解放军。

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提升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要努力改正并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王二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曲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语段。

《中国古代神话》是2013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珂写的。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chī)尤的战争,帝俊、帝喾(kù)和舜(shùn),羿和嫦娥的故事,鲧(ɡǔn)和禹治理洪水,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坏的中国神话做了全面、完善,通俗的讲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你了解哪些“世界遗产”?它们的哪些特点打动了你?请选择其中一个,将你了解到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一写,把它介绍给大家

要求:

1、语句通顺,内容具体。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3、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