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七台河2025届五年级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率(shuài)领 慰藉(jiè) 应和(hè)

B.隧(shuì)道 杀菌(jūn) 脚趾(zhǐ)

C.炫(xuàn)耀 可恶(wù) 窥伺(shì)

D.祈(qí)求 调遣(qiǎn) 拽(zhài)住

2、班级要举办诗歌朗诵会,小明收集哪首诗适合入选本次“诗歌献党”节目单(   

“诗歌献党”节目单

节目一:《七律•长征》       节目二:《我爱这土地》     节目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节目四:《永远跟党走》     节目五:_______

A.   

B.   

C.   

D.   

3、根据语境填写关联词语。(3分)

无论………… 不仅………… 虽然……但是……

爷爷(  )文化水平不高, 他非常爱看书。 工作多忙,

他每天  要抽出一个多小时看书报。爷爷(  )爱看书, 爱动脑筋,去年还搞了一项小发明呢。

 

4、下列每组词语中全都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

A.重整旗鼓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B.眉清目秀       明眸皓齿       亭亭玉立       文质彬彬

C.视死如归       英勇无畏       大义凛然       随遇而安

D.上天入地       面如土色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5、 给下面加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语言文字的意义。  B.意见;愿望。  C.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D.某种趋势或苗头。  E.情趣;趣味。

(1)书中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   )

(2)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意思呢? (   )

(3)同学们的意思是一起去看望老师。   (   )

(4)这天有点儿要下雨的意思了。   (   )

(5)这只是我们全体人员的一点意思,你就收下吧。  (   )

 

 

 

6、在爬天都峰前“我”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

下面是关于这段对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前两句的“也”要重读,要读出惊讶、怀疑的语气。

B.前两句表明了这一老一小自己内心的思想起伏,暗含着对对方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赞叹之情。

C.第三句表明两人以对方的勇气为动力,使自己下定决心爬天都峰。

D.两人互不信任对方,互相质疑,有打赌的性质。

7、镇静(

A.冷静

B.安静

C.宁静

D.寂静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请把这首诗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3.诗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在下面注上本诗中的读音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

舍(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似(  ) 另外的读音组词(  ) 

4.“更”的意思是   

5.给“似陶家”选择正确的解释。(  )

A.好像一户姓陶的人家

B.好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6.理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美文阅读:阅读短文,作答。

①布衣元帅徐向前元帅苦命一生,功高益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办公室墙上,他亲笔书写的“人民的公仆”五个大字,就是他一生品质的写照。②一位曾在徐帅身边工作过的干部,结婚后带着新娘来看徐帅。新娘头一次去见徐帅,心里又激动又高兴。她想,元帅肯定很威风,元帅府肯定车马盈门,卫兵不少。

③他们走进一条小胡同,来到一个脱落了油漆的大门口。按响门铃后,一个身着蓝布旧衣的老人开了门,和蔼地站在门里。

新娘迈步进门,向老人点点头,便向前走。她丈夫说:“你怎么不向首长问好?”新娘心想,是啊,也许给元帅看大门的人也是个不小的“首长”呢。她回过头向老人点头,笑着问好,说完又想往里走。她丈夫忙拉住她,向老人介绍说“首长,她是我爱人。

⑤首长慈祥地笑了,请客人进屋。新娘坐定,左顾右盼等元帅接见。她丈夫急了,拉拉她,(        )说“这就是徐帅!”

⑥“啊!”新娘几乎惊叫起来,脸唰地红了。地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身蓝布旧衣的老人,竟是战功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身蓝布旧衣的老人,竟是战功赫赫的元帅。

⑦徐帅亲切地问了他们的工作、生活,就像一家人一样,可新娘一直不好意思,直到告辞走出大门。她理怒丈夫没早说,(        )道:“做梦也没想到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1】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______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词语填到文中括号。(填序号)

①喃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②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3】请结合短文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起因

一位曾在徐帅身边工作过的干部,结婚后带着新娘来看徐帅,新娘想元帅肯定很威风。

经过

 

结果

 

【4】文中画“__”的句子写出了断娘两次错误判断的举止,新娘第一次以为徐帅是________,第二次以为徐帅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看门“首长”②看门老人)

【5】细读短文第③自然段旁边的批注,我知道这是从____的角度作的批注。

A.对内容的疑问                    B.对写法的点评                    C.获得的启发

我想在第( )自然段,作如下批注:_________

【6】结合短文内容,你是怎么理解“比普通人还普通呢!”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文段,然后答题。

绣球花(节选)

绣球花是在五月开始做梦的。做着无数个红粉香艳的梦。它把它的梦,攥成一粒一粒的绿“珍珠”。又别出心裁地让许多绿绿“珍珠”相偎在一起,成一个大球球。这么一看,那是一朵花。可分明又不是,因为每一粒绿“珍珠”里,都是一个艳红或粉白的小世界。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你今日去看,绿苞苞是绿苞苞,明日去看绿苞苞依然还是绿苞苞。它完全一副处事不惊的样子,哪管外面夏潮涌动。可是,有那么一天,你再去看它时,却突然发现那些绿苞苞已然绽开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啊?这真是让你又欢喜又气恼。欢喜的是,它终于绽开了。气恼的是,它怎么就不让你知道呢。它也仅仅是轻启绿唇,边缘染上一圈红晕。像是陡然遇见陌生人的小女孩儿,不好意思得很,只低了头,羞红着脸。

别以为它就要全部盛开了,早着呢。它似乎握着一个极大的秘密,不舍得一下子告诉你。又像是怀了绝技的女伶,水袖轻舞中,你不知它会抖落出什么绝技来。你得再等上十天八天,它才彻底的把一颗心交出来。三瓣儿一起,艳红或是雪白的,像纷飞着的小蝴蝶。每朵之上,密匝匝(za的,便都是这样的小蝴蝶。怎么形容它才好呢?美丽?丰腴?清雅?都不对。它好比横空出世的美人王昭君,无有可比性。

【1】请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处事不惊:______________

密匝匝:____________

【2】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体现了作者对绣球花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请找出至少三个来。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写出绣球花在形态、颜色方面的变化。

(1)形态:攥成一粒粒____→轻启绿唇→像纷飞着的____

(2)颜色:绿苞苞→边缘上____________

【4】细读文中画“          ”的句子,试着给句子做批注,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我的批注:

12、快乐阅读,我能行:

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生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愿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在第二自然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厉害——  )  哺育——

写反义词:枯萎——  )  和蔼——(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小芭蕉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歌颂了人民教师的哪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1这里的即将调零的含苞的花朵是指________

2文中有两组反义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划线的两个词语中,我读懂了________

4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适合骨髓的人。如果把句中的可能改成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

①人,( )谁( )有一两件感到后悔的事情。

②( )这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内心深处还在隐隐作痛,还在自责。

③那是我30岁的时候。一天,我发现了一个遇到阵雨,在我家房檐下避雨的报童。天空降着瓢泼大雨,为了不让报纸淋湿,报童弯着腰,抱着报纸,这时我想把伞给他。

④正在避雨的这个报童,身着一件旧衬衫和一条薄裤子,看起来他生长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是为了补助家用而拼命干活。当时送报的工作多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来干。

⑤我想把家中的伞借给他,心里又出现了一种不安。

⑥把伞借给这个穷孩子,他还能还给我吗?于是,我把家中一把已经快不能用的破油布伞借给了他。

⑦第二天清晨,那报童来到我家。“阿姨,谢谢了!”当我想晾伞而打开时,我愣住了,伞的破漏之处被修补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成了一把好伞……

⑧我心潮澎湃,泪水一下子溢满了眼眶。

【1】第①节中应选择关联词是_______;第②节中应选择关联词是______

A虽然……但是 B 因为…… 所以 C无论……都 D 不仅……而且

【2】第③节的带点字“这时”具体指的是( )

A.在“我”30岁时

B.在“我”发现有报童避雨时

C.在下阵雨时

D.在看到报童为了不淋湿报纸,弯腰抱着报纸时

【3】第⑤节中“心里又出现了一种不安”的原因,表述正确的一项( )

A.我认为报童会把伞弄坏。

B.我认为报童出生在穷苦人家,有可能不会还伞。

C.因为我只能借给报童破油伞。

D.我认为小男孩会忘记还伞。

【4】第⑦中“我愣住了”是因为( )

A.报童来感谢我。

B.报童把破伞修补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C.报童来还伞了。

D.报童一清早来我家。

【5】第⑧节中“泪水一下子溢满了眼眶”可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 )

A.高兴

B.激动

C.难过

D.自责

【6】给短文选取个最恰当的题目:( )

A.《报童》

B.《一把油布伞》

C.《借伞》

D.《避雨》

【7】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是( )

A.说明人与人之间不仅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而且要相互信任。

B.说明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一件小事深深地感染、教育了“我”,使“我”终生难忘。

C.说明“一把油布伞”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思想上的缺陷。

D.表明报童是一位非常诚实可信的好孩子。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不是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用关联词连接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比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巨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改正了缺点,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常庆贺,自己见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在班会上表扬夸奖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家有微波炉、空调、电饭煲、热水器、床等家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所以驮着斜阳回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学习,群众的普遍觉悟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达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请以下面的内容写一封书信。

15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刚刚完成探月任务返回基地。工作繁忙,你有半年没与家人团聚了,你不禁提笔给爸爸写了一封信,讲述探月的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想念。

要求:注意书信的格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讲述探月故事;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