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饮酒(yǐn) 无论(lún) 苇秆(wěi) 疾飞(jí)
B. 玲珑(líng) 清脆(cuì) 敏锐(ruì) 饲养(sī)
C. 淘气(táo) 解闷(mèn) 心疼(téng) 脚印(yìn)
2、《漏》这个故事中“漏”是( )
A.老虎
B.贼
C.漏雨
3、下列词语不是互为反义词的是( )
A.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B.汇聚——分散
C.轻快——沉重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鼓舞 视线 诚实
B.载树 镜子 宝贵
C.激裂 羽毛 扫地
D.宗色 夏天 肯定
5、学习了本单元,我知道了地球有两顶“白帽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作用可大了,能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了雷奈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
6、根据所学古诗词及名言警句填空。
1.夏天,看到满池盛开的荷花,我忍不住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秋天,看到满山的红叶,我脱口而出:“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我们小组的四个同学都不是特别优秀,为了鼓舞大家,作为组长的我对他们说:“__________。何况我们是四个人呢!”
3.小洪喜欢跟别人讨论问题,可是一旦对方没有被他说服,他就厉声指责别人,有时还会动手。唉,我们必须告诉他“一时强弱在于力, ____________。”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诗句中“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生活实际并借助课本插图我知道了“擎雨盖”指的是____________。
(2)作者抓住“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8、大显身手。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戴维的故事
1815年,英国化学家戴(dài)维(wéi)在旅行中路过一些煤矿。当时,电灯没有发明,工人用蜡烛和油灯照明,矿井里经常发生瓦斯爆(bào)炸。戴维看到工人们的痛苦,就决心为矿工制造一种安全的矿灯。他收集了瓦斯带回去研究,发现瓦斯着火需要比较高的温度,也就是它的燃(rán)点比较高。他想,只要让火焰的温度降低到瓦斯的燃点以下,就不会把瓦斯点着了。可是蜡烛和油灯的温度都比瓦斯的燃点高得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昵?他想到金属(shǔ)的导热性好,就想用金属丝来降低温度。他做了很多实验,最后终于造出安全矿灯。
【1】戴维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他制造出了(__________)。
【2】戴维用(________)来降低温度,解决了(_________)的难题。
10、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段,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选文形容小兴安岭树木青翠茂盛的词语是___________,体现枝叶很多很密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_季的景色,描写的景物有树木、雾、_______和草地上的_______。
【3】“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的“浸”字让我们感爱到( )
A.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B.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4】读了这段话,你最喜欢哪个景物?结合一到两个重点字词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上初中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勉强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mèi)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páo)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保持——(_________) 警告——(_________) 羞愧——(_________) 引诱——(_________)
【2】“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我”为什么犹豫,试着写出“我”当时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四字词语写下来,并完成下面的练习。(4+3分)
(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__________)
(2)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__________)
上面词语(2)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张纸条对“我”有什么重大意义?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上“_______”。
【5】请你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阅读。
赶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唱起这支歌,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跟爸爸去青岛旅游。爸爸说要带我去赶海,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赶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地往回流,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他们有的( )螃蟹,有的( )海鱼,还有的( )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hēi ),一只小螃蟹被我们抓住了!我高兴得跳起来,那边一个小伙伴儿,正埋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小螃蟹不甘束手就擒(qín ),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áo )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yǎnɡ)痒的?我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伸过手去,只轻轻一( ),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lǔ),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满载而归,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爸爸往回走。海风吹拂着,我感到舒服极了。我一边走,一边哼(hēnɡ)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1】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将序号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 捏 B 捡 C捞 D 捉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_________________
②装得满满地回来。 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武将”指________ ;“战利品”指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B.短文写了暑假我和爸爸去赶海的趣事。
C.“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是个比喻句。
D.读了短文,我知道“赶海”就是“赶着海浪”的意思。
13、学无止境
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许多年长的人都来请教小苏轼。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读完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 “学富五车”了。在这种自满的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写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感到骄傲的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因此我专门来向你请教。”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一看就呆了,不但没看过,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透过这件事,苏轼觉得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不应该那么自负。他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只见对联变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请把文中带“自”的词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白发苍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意洋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为什么要改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来改对联,你想分别加上哪两个字呢?
_____识遍天下字;_____读尽人间书。
14、阅读理解。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儿,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开到外地去工作了。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袄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听的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了。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做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这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当时就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
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朋友 一( )信 一( )棉袄
【2】当一个朋友迫切需要一件棉衣时,两个朋友知道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__________。
【3】“我当时就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中“宝贵的棉袄”指的是( )
A.狐皮袄。
B.朋友寄来的旧棉袄。
C.好听的话。
【4】那件旧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的原因是 ( )
A.旧棉袄比较暖和。
B.因为旧棉袄代表了朋友珍贵的友情。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本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具体表现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地方是
;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是
【3】找近义词:瑰丽——( ) 五光十色——( )
16、句子练习。
1.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怎能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像一个有趣的画家,这里上点色,那里勾个边。(补充句子)
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猜测他肯定是生病了,所以没有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阵大风吹跑了我们自己做的心爱的风筝。(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很蓝。(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开学初,学校对于是否要重选少先队大队长一事向学生征求意见。现有两种说法:
①认为少先队大队长应该由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长期担任,这样能起到表率作用。
②认为应该年年换届,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你赞同哪种说法?把你的看法跟同学们说一说。
我赞同第____种说法,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今天早上下了一天的大雨。(修改病句)
________
2.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共3处错误)
清晨,我刻服了睡懒觉的毛病,穿着一件蓝色上衣,一个白色环保袋,跟着妈妈到农贸市场买水果。农贸市场里水果很多,有西瓜、樱桃、香蕉、丝瓜和猕猴桃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哥哥要去军训,妈妈给他准备了毛巾、牙膏、饼干、梳子等生活用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我们每天在美丽的校园学习、生活,你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或经历了些什么?请以“我的学校”为题,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或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完成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