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上,小明和小伙伴们在小区里的草地上捉昆虫,直到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回到房间睡觉。这种情景和一句诗中的情景很像,是( )
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判断下面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 )”里。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跟我学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千里江陵一日还。此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
1.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_______)
2.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_______)
3.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
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_______)(________)
3、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是( )中的诗句。
A.《惠崇春江晚景》
B.《绝句》
C.《大林寺桃花》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落后 丢三落四 B.斗争 战斗
C.调换 调整 D.中间 中肯
5、(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识, (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用“仿”组成词语并填空。(不可重复)
(1)点点星光闪烁在夜空中,( )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正眨着眼睛。
(2)他( )小品演员的语言和动作,学得活灵活现。
(3)这道题要求依据给出的文字,在横线上( )一句话。
(4)园里的这些景观,都是( )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7、我能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4分)
衤 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礻 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抄写下列词语。(要求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仿佛 狐狸 凶猛 模型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冷不丁半路上下起大雨,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母亲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母亲的难处,却说:“要是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伞吧!”
母亲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她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 ),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里哐当”,满屋便都是织布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织布机声入梦。一早醒来,织布机声还在响。啊,母亲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她跟前,chàn dǒu( )地喊了一声:“娘!”母亲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她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母亲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她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刻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地说:“看,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母亲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再撑开,转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母亲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到高中,到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仔细读文中的拼音,把正确的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2】给第4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3】“我偶一抬头,望见了母亲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的“黄油布似的脸”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①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②夏天,树木长得( ),( )的枝叶把森林封得( )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严严实实
B.葱葱茏茏
C.密密层层
D.整整齐齐
【2】概括春天小兴安岭特点,下面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是( )
A.树木逢春
B.生机勃勃
C.冰雪融化
D.动物出没
【3】“……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句话特别形象地写出了小鹿的( )
A.机灵可爱
B.动作迅速
C.善于欣赏
D.熟悉森林
【4】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浸”字表现了夏日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厚又密的景象。(______)
(2)“封”字写出了被浓雾笼罩的整个森林宛如仙境一般的美。(______)
(3)“抽出”一词将春天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描绘得形象直观。(______)
11、课外阅读。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或拼音用“ ”画出来。
【2】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这句话来写。文中的省略号(……) 表示_______多。
【3】根据短文连线。
山坡上 果树
公路两旁 垂柳
小河两岸 梧桐树
农家小院 松树和柏树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12、阅读感悟
好好姑妈(节选)
①为什们叫姑妈为好好姑妈呢?首先是她的名字中有两个“好”字,她叫朱好好,真是非同一般。她叫好好,就真的好,所有的人都说她好,想说她坏话太难了。
②再者,好好姑妈的脾气真的是好,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就这一种表情。奇怪的是,她干活时居然还哼着歌,好像那不是苦差事,而是一份奖赏。还有一次,她生病吃中药,我以为喝那苦药汁时她会皱眉头,可是,她像喝鲜果汁那样有滋有味地把一满碗药汁喝下去,还用舌头把碗底舔了舔,真把我看呆了。
③其实姑妈不能再笑了,因为她是个超级胖子,胖得简直就像是熊的亲戚。如果她弯下腰抱住腿,那就成了一个地球仪。
④姑妈偶尔也有发愁的时候,那就是她的衣服太紧了,或是扣不上扣子,或是往下一蹲拉链就开了。姑妈很精确地知道自己的体重,只是向别人保密。
⑤姑妈常和她的朋友在一起说穿什么衣服显得瘦,又说减肥茶吃了一箱子也不见效。有一次,我听姑妈说:“主要是没有生气的事,睡眠又好,否则,我不会那么胖!”
⑥我很想让姑妈多生点气,让她快点瘦下去,而且,这看起来并不难。比如,我可以在雪白的墙上用墨水画一艘海盗船,要么一次打碎三个碗,还可以在床上跳迪斯科……
⑦可惜,这些办法我全试了,但每次,姑妈都笑着说:“多顽皮的孩子!”她不但不生气,还高兴!这样一来,她的体重更得保密了。
⑧不过,还有个办法值得试试:姑妈和姑父住二楼,小沙每晚来三楼陪我住。我们约定每天半夜给姑妈打电话,对她的好睡眠进行捣乱。至于通话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说“那个写信的金发仙子真是外星球的吗?”“做穷人好还是做富翁好?”或者学三声公鸡叫;再不行的话,就对着话筒打一个喷嚏。
⑨可是,那办法只用了两次,姑父就暴跳如雷。姑父的脾气一向很像炮仗,只要一点火,他就爆炸。
【1】读完故事,我知道题目中的“好好”一方面指_______,另一方面指_______。
【2】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把这句话抄下来。
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画“ ”句子,运用比喻把姑妈比作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姑妈_______的外貌特点。
【4】联系上文,我知道句子“可是,那办法只用了两次,姑父就暴跳如雷了”中的“那办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结合生活经验,请写一写暴跳如雷的姑父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
姑父暴跳如雷,他抢过电话,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 )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 )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 )的小鸟,在秋天( )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凌乱——_________ 仔细——_________
【4】选文倒数第二段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
【5】选文最后一段中作者写:“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作者会走得很慢很慢的原因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总—分—总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 )来树枝( )房子,小松鼠( )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 )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选择合适的字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造 找 挖 衔
【2】这段话主要写______。准备过冬的植物有___________,准备过冬的动物有_________。
【3】按总—分—总的结构把这段话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
15、课外阅读。
我要一本书
罗蒙诺索夫是俄国有名的科学家。他是渔民的儿子。十二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
有一次,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儿,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
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渔船恢复了平稳。
狂风过去以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
孩子
我要奖赏你的勇敢
给你买件麂(jǐ)皮上衣
好吗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
“那你要什么呢?”
“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我什么都不要。
“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
“爸爸,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
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圆了眼睛。
【1】“捕”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再查(______)画。第十画是(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危急——(______)奖励——(______)
英勇——(______)惊讶——(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我什么都不要”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
【6】写出一本这个学期你读过的课外书的名字。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西湖是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变换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劳的槐乡孩子怎么会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学识渊博。孔子品格高尚。(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和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有礼者敬人。(补充句子)
17、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故事的题目是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________一边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今年以经七岁了。
_____________
(2)她穿着粉红的连衣裙,粉红的太阳帽。
_____________
(3)爷爷常常给我们讲他过去的故事。
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稻草人看见主人要走了,及得不得了,连忙扇子,想靠这声音把主人留住。可是老婆婆老妇人不懂,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
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会变得很奇妙。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大胆想象,写一篇想象习作,300字左右。
题目一:长出翅膀的我 题目二:蜗牛快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