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度(________) 穿(________) 灾(________)
床(________) 空(________) 伙(________)
志(________) 以(________) 产(________)
忘(________) 认(________) 立(________)
2、补充词语。
________协力 绚丽________ 雷声________
阳光________ 蒙蒙________ 揠________助________
________的小溪 晶莹的________ 明亮的________
3、 我会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丁____( ) 共____( ) 干____( )
皮____( ) 平____( ) 朱____( )
4、在( )里填上恰当的字词。
(_____)飞(_____)舞 甜(_____)蜜(_____)
(______)胜(_____)迹 (______)穷(______)尽
冰(______)雪(______) 春(______)满(_______)
(_______)来(______)去 自(______)自(_____)
越(_______)越(_______)
5、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并用其中的一个短语写一句话。
( )图画 ( )京戏 ( )围棋
( ) 舞蹈 ( )钢琴 ( )秋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字词。
nán bù bì yǎn kāi chuānɡ diàn yǐnɡ bào zhǐ
shì qing zuò chuán duì qí bàng wǎn měi lì
7、“奶”共五笔,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 )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____
(2)《敕勒歌》是汉朝民歌。____
(3)《雾在哪里》里说“雾是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 ____
(4)《雪孩子》这篇课文中,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____
9、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极”的右边“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 )
【2】词语“沉没”“淹没”“没有”中“没”的读音是一样的。 ( )
【3】“我坐在窗前认真地做做业。”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 )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眼睛。(______)
【2】妹妹骑的“马”是爸爸在柳树下拾起的枝条。(______)
【3】我国共有50个民族,各民族,情谊浓。(______)
【4】“春雨惊春清谷天”这句话中包含的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______)
【5】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积雪化得慢的是南方。(______)
【6】“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出自《孟子》。(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文字共有(____)句话,其中第(____)句话介绍了葡萄的颜色。
【2】葡萄有哪些颜色?请用“_______”画出来。
【3】这里的“五光十色”是说明葡萄的_________,而“一大串一大串”是说明葡萄的数量_______。
【4】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______)的凉棚 (______)的枝叶 (______)的老乡
【5】仿写句子。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葡萄沟吗?用一句话夸一夸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森林
森林里树多极了,密密麻麻,几百里连成一片。
森林里有高大的乔木,一棵棵伸向天空,高的仰头看不见树梢,粗的连三个人也搂不过来,还有一丛丛的灌木,树枝交叉在一起,分不出是哪棵的。
树多了,落下来的叶子也多了,叶子铺在地上,像铺着地毯一样。
森林边上,电锯ci cici地响着,大树一棵棵地倒下来。拖拉机tū tū tū地开着,往火车站运木头。
【1】这篇文章一共有( )自然段。
【2】用“ ”画出说明树多的句子 。
【3】用“ ”画出打比方的句子。
【4】电锯锯木的声音是:_________,开拖拉机的声音是: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朱德的扁担(片段)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本语段一共____句话。
【2】用“_____”画出朱德同志挑粮的样子。
【3】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字。
【4】从语段中,你感受到朱德同志是怎样的一个人?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树叶的悄悄话
秋风吹呀吹,树叶都在悄悄说话。
梧桐叶在风里瑟(sè)瑟发抖,说:“落吧,落吧,到土地妈妈怀里去吧,那儿多温暖。”他们说着纷纷飘落地面。
银杏叶说:“飞吧,飞吧,让我们去做一次快活的飞行!”他们真的飞起来了,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
香樟(zhāng)树的叶子又浓又密,他们也在低声商量:“落,还是不落?”
老树干听了难过地说:“你们离开了我,我多么孤(ɡū)单呀!”樟树叶想起了火热的夏天,树干不断送来清甜的汁(zhī)水,现在怎么能抛开他呢?他们都留了下来。
冬天,北风刮(guā),大雪飘,樟树叶紧紧抱住树干,在冰天雪地里显出一团苍翠的绿色。
春天来了,树上发了新叶,那些老樟树叶子对树干说:“我们陪伴你度过了冬天,现在让新叶来和你做伴吧!”说着从树上飘落下来。
樟树干点点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短文一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写了_________叶、________叶和________叶都在悄悄说话。
【2】“瑟(sè)”字我不认识,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查字典后我就能知道这个字的意思。
【3】照样子,写一写。
例:叶子又(浓)又(密)
汁水又_________又_________ 果子又_________又_________
例:(金黄)的蝴蝶
__________的叶子 ___________的绿色
【4】听了老樟树叶的话,樟树干会说些什么呢?请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一写。
15、读一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1)把各种树木和它们对应的特征连起来。
杨树 | 秋天叶子变红 |
榕树 | 开花很香 |
枫树 | 喜欢温暖 |
木棉 | 高 |
金桂 | 壮 |
(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只填序号)
A.比喻 | B.拟人 |
①梧桐叶子像手掌。 _____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 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银杏和水杉被称作植物中的“________”。
②文章中出现了很多反义词,请任意写出一组:
_____——_____
(4)你最喜欢的树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6、仔细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封面和目录,完成下面小题。
(1)看书的封面,我知道这本书的主人公是( )。
(2)仔细看目录,这本书一共有( )章。我感兴趣的一章是《____________》。
(3)“博吉斯的1号鸡舍!” 狐狸先生喊道,“这正是我看准的地方!”猜一猜,狐狸先生的话出自第( )章。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麦苗上的虫子还用治?
麦苗上的虫子不用治。
这件事情很简单,还用我帮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
__________________小鱼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河里游来游去。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个黄鹂鸣翠( ),一( )白鹭上( )天。
窗( )西( )千秋雪,门泊东( )万里船。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 、 可以帮你指引方向。
19、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大青蛙鼓着大大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_____________。
4.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学写留言条
丁丁放学回家后,有同学找他一起去公园画画,他怎样让妈妈下班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