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卞急(biàn) 褴褛(lǚ ) 奔丧(sāng ) 苦心孤诣(yì)
B. 蛊惑(gǔ ) 嫌恶(wù) 茶寮(liáo) 剑拔弩张(nú)
C. 潜能(qiǎn) 勾留(gōu) 臻于(zhēn) 鸦雀无声(yā )
D. 排闼(tà) 诮骂(qiào ) 噎嗝(gé ) 髀肉复生(b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赋予 浮躁 翡翠 舜息万变
B.瞭望 彷徨 探察 格物致知
C.苍劲 肤浅 挚爱 相辅相成
D.萦绕 奠定 妩媚 名副其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催泪大剧《人世间》开播以来好评如潮,影迷们纷纷趋之若鹜,争相追捧。
B.现在很多选秀新人过于急功近利,最终都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C.其实,读屏和读书是两种并存的阅读方式,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D.村里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她都能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4、下面对《望岳》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虽无“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
B.“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达诗人的赞美之情。
C.“荡胸生曾云”写泰山上面云雾层层缭绕,变化多端,诗人心胸也为之荡漾。
D.结尾两句触景生情,写诗人杜甫登上了泰山之巅,俯视群山而小天下。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然,大肠杆菌的主流还是好的。
②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德国蔬菜问题就是这少部分坏分子所为。
③大肠杆菌,又名肠族希氏菌,属于变形菌门,是种肠道内的常见细菌,在大部分时间内和人体互惠互利。
④在不久的将来,大肠杆菌,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细菌,有可能大踏步走进人们生活的方放面面。
⑤也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肠杆菌具有相当的毒性,可能造成严重的疫情。
A.③⑤②①④ B.③④⑤①② C.①④⑤②③ D.②①④⑤③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深蓝的天空无边无垠,月光似水,秋风轻拂,树影婆娑,一切宛如沉醉在梦里。
B.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别人怂恿,也不能去干坏事。
C.我们精心准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不期而至。
D.在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7、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B.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茱萸、挂艾草等习俗。
C.古人常用“家”或“令”称自己的亲属,表谦称,如“家父”“家母”“令郎”“令爱”。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均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8、[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 有仙则名 (2) 妻子不觌
【2】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 ”来表达。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品味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割”字运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要求默写。
①请你概括《黄河颂》这首歌词的主要内容。
②写出你最喜欢的关于学习的两句格言或警句(要求:课内外均可)
A:
B:
11、请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 ,鲜克有终。
②桃李不言, 。
③ ,吾将上下而求索。
④居高声自远, 。
⑤童心乐无限,虫音也动听。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 , ”表现出泥墙根一带的乐趣。
⑥爱国主义思想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因国事危难而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12、文学作品中常常充满“误解与真相”,由此造成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跌宕起伏。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组,并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误解与真相”。
A组:李逵与宋江 B组:孙悟空与唐僧
13、记叙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太行谷
聂怀贵
①一只苹果的色彩和曲线,自然是一种美,而把它切开来的剖面,将把你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这是我穿越太行大峡谷时,心中生发出的一枝联想。站在山脚下仰视或登上山顶俯瞰蜿蜒险峻,秀美雄奇,都是山势表象的一种浅读。只有深入峡谷,才可能走进山的内部世界,倾听到山的阴柔心韵。
②太行山,从《愚公移山》的历史传说起,就以高大威猛的身影贴近我,我承认了他是一个父亲的形象。当我在一个秋日步入太行大峡谷时,突然觉得沐浴在一片母性的光芒里。
③深秋的太行峡谷,花淡叶瘦,树简枝疏。两壁峭岩上的树木,不时被山谷的风吹动,落叶如蝶,在水面闪闪烁烁。一只红尾巴的小鸟,飞上飞下,箭来箭去,与其说是在不厌其烦地丈量太行山的高度,不如说是在向我们反复诠释峡谷的深彻和隐秘。有意思的是,这种珍奇之鸟,我在九寨沟也曾见到过。九寨沟是极少有飞鸟和其他动物出现的,况且九寨沟与太行山,一个在川西,一个在晋东南,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这只鸟在展现生命力强劲的同时,分明也暗示了“峡谷”和“沟”之间某种相通之处。
④太行峡谷,是一个峡谷群:黑龙潭,青龙潭、八泉峡,红豆峡、万佛山、紫团山……深秋季节,前不久降了一场雨,山无寒意,各峡的水却丰沛肥茂。滔滔峡水,若一根根脐带,牵动着我的脚步,更牵动着我的想象。沿了峰回岩转的太行峡谷一路走去,忽而如坠一筒深彻的古井,井口惟见一丝半缕的云影流过;忽而又被裹夹进一道弯曲的山缝,天空窄如一线星光;忽而柳暗花明,眼前一片朗然开阔,无限明媚……如果山有阴阳之分,那么峰峦为阳,雄性气质彰显;峡谷属阴,女性特征昭然。走在太行大峡谷,一种回归母体的神圣感和敬穆感,久久地在我心中激浪回荡。峡谷的阴柔,托起山石的阳刚;峡谷的幽邃,映出山体的伟岸;峡谷的垂直深度,一定是岩壁如切如削的高度。
⑤走出黑龙峡,谷口有民居俨然排列,遂择一家叩门而入。问知,在此处住一宿仅需十元钱,风味饭菜极是便宜。我便与同行之友相约,明年一定来这里住些日子。说话间,民家灶台锅里的面条煮开,女主人真心实意地留我们吃饭,我们回之以感动的谢绝。她送出我们,忽然想到什么,转身又进到屋子,捧出一大把鲜鲜红红的山楂,说是刚从院子里那株树上摘下来的,要送给我们路上吃。从她那每道皱纹都流动着慈祥的脸上,我读出了久违的母爱,甚至,在一个漫长的瞬间,她几乎幻化成了我母亲的模样。
⑥一只圆润柔美的苹果,是一度春秋的结晶;一道深邃如历史的峡谷,因包容亿万年时光的雕造,积淀了母性般博大厚重的慈爱……
【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太行谷的特点。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沿了峰回岩转的太行峡谷一路走去,忽而如坠一筒深彻的古井,井口惟见一丝半缕的云影流过。
【3】本文主要是写太行谷,为什么在第⑤段中还要写谷口民居的女主人?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描写深秋的太行峡谷,花淡叶瘦,树简枝疏,还有飞鸟出入。
B.行走在太行峡谷,忽而柳暗花明,眼前一片朗然开阔,无限明媚……让人想起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文中说:“民家灶台锅里的面条煮开,女主人真心实意地留我们吃饭”目的是想留下我们住宿吃饭,拉拢客人。
D.文章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游览太行峡谷的喜爱之情。
【5】选文开头、结尾都提到了苹果,有什么表达效果?
14、 港珠澳大桥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生。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颇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简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的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桃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下列关于“港珠澳大桥”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通车后,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只需半小时。
B.港珠澳大桥是“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
C.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所有的构件,都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
D.港珠澳大桥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寿命120年,大桥的钢板用量42万吨。
【2】对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文按照逻辑顺序对港珠澳大桥进行说明。
B.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的正确划分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文章第⑧段加点的词“约”客观地说明了白海豚的数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既突出事物的特征,同时也避免文章枯燥乏味。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让勇敢走进心灵,胆小者能强大起来;让理解走进家庭,家庭会更加幸福长久。在生活中,也许正是因为多了一份什么,你会感到无比开心和幸福。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让 走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