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南京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用来泛指文学。

B.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叙事散文《济南的冬天》都是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C.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我有一个梦想》是他一篇著名的演讲。

D. 老子、庄子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哲学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

B.我们读书切忌不求甚解,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多问老师多查资料。

C.由于审美水平的低下,经常出现一些美不胜收的奇装异服。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3、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项是(   )

A.蓄(zhù怪(zhēn)  捻(cuō人忧天(

B.伏(quán)  傥()   酿(yùn)   咄逼人(duō

C.ài)   志()   菡dàn)   莽莽榛(zhēn

D.临()   塌(tān惚(huǎng)  人声沸 (dǐn

4、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溃退     颁发     眼花缭乱     屏息敛声

B.蔓延     私塾     抑扬顿挫     正襟围坐

C.题跋     狼藉     因地治宜     坦荡如砥

D.开恳     濒临     无动于衷     纵横决荡

5、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道路疑无而实有,风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表现作者对山野风光和农村人情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天下独       哀转久

B.人        

C.素绿潭        甚箭

D.虽乘御风    猛浪若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一句中的“光滑”是形容词。

B.“淡淡的乡愁”,“味道鲜浓”“名贵的山珍”“傲然挺立”都是偏正短语。

C.“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一句中,“用手”“轻轻”作状语。

D.“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一句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对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略,见往事耳。——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B.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C. 以我酌油知之。——因为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D.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小题

(甲)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如梦令(一)(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甲乙两文都是李清照的________(体裁),“星河欲转”这里指______

2请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谈谈这两首词作在风格和内容情感上的区别。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五一期间,小广的奶奶准备和老年大学同学一起去西安旅游。小广对此有些不放心,特意查看了五一期间西安的天气预报表。请根据表格,完成以下试题。

五一期间西安市的天气预报表

日期

天气状况

温度

风力风向

空气质量

5.1-5.5

18C-32℃

西南风2-3级

良好

(1)请简要介绍五一期间西安的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

(2)请根据西安的天气情况,为奶奶的出行写两条注意事项。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古诗文默写。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8)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9)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10)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情从景出,情景交融妙合无限,且点明主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鱼我所欲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西游记》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猴王查看了文簿,点明了马数。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倒养得肉膘肥满。

猴王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

(1)玉帝知道孙悟空离开天庭之后有什么举动?

(2)上面两段文字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形象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老山界》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符合文意(  )

A.表明红军战士虽浑身紧张,但因后有敌人追兵,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忘记害怕,激动不已。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胆怯、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境中仍爱开玩笑、说笑话、互相打趣的良好心态。

2阅读文中相关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指怎样的景象?

(2)第①段和第⑦段写景的观察点分别是     ,暗示了老山界     的特点。

3选文第⑪段作者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来写景,请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示例:听觉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写出老山界半夜的寂静。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马致远故居

马致远故居位于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王平古道”的韭园村,村内的西落坡村有一处元代古民居,当地村民们世代相传,说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马致远故居坐西朝东,是一座静谧的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有(甲),门前的影背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的生平介绍。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佳句广为人知,实际上,他故居门前的景物也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颇为相似。绕过影壁跨过东房的大门就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为三五间。

在我国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可以说是灿烂辉煌的。很多著名的大戏剧家都是大都(北京)人,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他们的剧本经常在大都西城砖塔胡同里的勾阑、瓦舍(剧场)中演出,有时他们还亲自粉墨登场。元代的很多经典剧目,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之一。

据《中国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学识(yuān bó   ,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还被尊为“曲状元”,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后便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自由(ān shì   的生活。

马致远隐居的山林在何处,并没有确凿记载,但在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发现有马致远故居。另外,马致远的一些曲子也可证明他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如《元曲三百首》中的《清江引·野兴》写道:“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这西村应该就是西落坡村,是相对东落坡村而言的。马致远故居已被文物部门确定,修复后将会定期对外开放。

1根据文中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词语写在横线上。

2请根据划线句推断(甲)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山岛竦峙 B.绿水行舟 C.小桥流水 D.晴空一鹤

3阅读白朴的小令: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判断下列诗句与其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启超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论语》有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欧阳修曰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生活处处有乐趣,它来自我们的专注,我们的坚持,我们对他人的付出,我们与自然的拥抱……

请以“生活处处有乐趣”为题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