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特种部队为期18个月的体验中,吴京几乎参与了特种兵所有专业基础,电影《战狼Ⅱ》中的许多战术动作也都源自部队的摔打锻炼。(删去“摔打”)
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删去“随着”或“让”)。
C.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否能够做到严格执法。(删去“是否”)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将“这样”改为“否则”)
3、下面图片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材料,这些材料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囊萤映雪
B.张岱初更看雪
C.祖逖闻鸡起舞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截至北京时间28日1时,意大利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为650例左右,在24小时内增加了250例。其中17人死亡,45人治愈。
B.移动互联网进入5G时代,微信社交平台承担起了繁荣公共文化、满足民众文化需求的重任。
C.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否则,如果不能约束自己,沉溺其中,就会后患无穷。
D.望着河床上浑浊的涓涓细流和想听却听不到的奔腾咆哮之声,我不禁失望,如此荒蛮之地,哪有什么人间奇景?
6、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pān) 殚精竭虑 刹那(chà) 振耳欲聋
B.悄然(qiǎo) 粗制滥造 黝黑(yǒu) 冥思遐想
C.缥碧(piáo) 旁逸斜出 蹒跚(shān) 正禁危坐
D.胡髭(zī) 眼花瞭乱 畸形(qí) 恹恹欲睡
7、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是真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 春冬之时(《三峡》)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C.四时俱备 风烟俱净
D.猿则百叫无绝 绝多生怪柏(《三峡》)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歇:______ 2)夕日欲颓 颓:______
(3)泉水激石 激:______(4)蝉则千转不穷 转: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从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处,发挥联想和想象,将其改写成一段白话文,不少于80字。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以景起兴,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所思不见的惆怅心情。
B.本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大胆而热烈地传达出主人公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十分动人。
C.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D.这首诗虽然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但,从诗的内容看,它情感韵味更加浓重。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10、语文综合实践
小伟到书店买书,以下是他和服务员的对话,服务员的回答不得体,如果你是服务员,你将如何回答?
小 伟:请问,你们这里有卖《狼图腾》这本书吗?
服务员:不知道
小 伟:你知道这附近还有哪家书店能买到?
服务员:不知道
小 伟:这本书什么时候到货?
服务员:不知道
(1)服务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务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服务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君子好逑。(《诗经》)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
(4)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
(6)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骚客竞挥毫。遥望泰山,杜甫高唱:
“ ,一览众山小。”漫步鲁山,梅尧臣轻吟:“好峰随处改, 。”西子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 。”悠悠千年,纵横八极,万水千山总关情。
1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①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的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②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就我所知,他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个小时。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③有一次我同他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1】上面节选的文字出自美国作家 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译本用了《___》这个书名,作为掩护。文中的他指的是 ___。
【2】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作者详细叙述的那件事。
【3】阅读第③段,简要概括“他”身上的特点。
13、“狡猾”的兰花
尹清婉
①漂亮的兰花是世界上最多样的开花植物之一。地球上共有28000多种兰花,几乎是所有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总和。
②兰花能成为“花卉王国”中的霸主,靠的不光是外表,还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③兰花没有花蜜却似有花蜜。和其他开花植物一样,大多数兰花靠吸引昆虫来采集花粉并传播。它们经常模仿其他花朵花蜜的形状和颜色来吸引昆虫,但实际上却是骗人的,花朵上根本没有甜甜的蜜汁。所以,花蜜可不是兰花用来吸引传粉者的主要方式。
④一些兰花经常会伪装成昆虫的“小巢”,吸引昆虫前来产卵,腐生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类兰花不仅有类似腐肉的颜色和外观,还能散发出腐烂的气味,吸引苍蝇来,从而完成授粉。
⑤不过,假装有蜜和扮“小巢”也不是兰花称霸世界的决胜招式,善于欺骗的兰花的独门秘籍是“性欺骗”,即靠欺骗昆虫与之“成婚”来达到成功授粉的目的。
⑥许多兰花会把自己装扮成某种雌性昆虫,欺骗雄性昆虫前来约会,雄性昆虫误以为真,并试图与之交配,比如蜜蜂兰。
⑦其他类型的兰花虽没进化出蜜蜂兰那逼真的昆虫外形,但它们有十分悦目的对比色和紫外线斑点,由于不在可见光范围内,人类看不见,但是昆虫可以感知到,这些也是成功吸引昆虫来访的独有特征。
⑧兰花散发的气味也是吸引雄性昆虫的重要秘诀。昆虫会产生一类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防止身体干燥,碳氢化合物混合比例不同使每种昆虫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是昆虫吸引潜在配偶的一种方式,被称为性信息素。而兰花也能合成碳氢化合物,并在几千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与某类昆虫的气味接近。传粉者会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伪装成雌性并带有雌性“体香”的花朵倾倒。
【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兰花有哪些“内涵”。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我们学过的说明顺序有三种,请简要说出本文是哪种说明顺序。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
【材料二】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上》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自强不息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
【材料四】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7日电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16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当日下午,中国残联与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分别举办座谈交流活动,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代表与师生代表畅谈人生理想与信念,开展了一次心灵的沟通。
自强模范夏伯渝、任宝仓、王占宏先后在台上发言。
北大学子被三位代表不畏艰难、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热爱生活、辛勤劳作的态度以及不辞辛劳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共享精神所触动。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说道,“三位代表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让别人过得更美好的情怀,正与北大秉持的家国情怀相契合,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1】阅读材料一、二,说一说材料体现了哪些时代精神?
【2】阅读上面几则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B.苏轼认为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只有拥有超凡出众的才能,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C.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强不息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D.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是说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
B.孟子告诉我们不应怨天尤人。
C.“五四”运动之后,新的文化传统全面建立起来。
D.夏伯渝、任宝仓、王占宏三位自强模范的发言深深触动了清华学子。
【4】材料三和材料四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自强不息的思想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请你结合材料说说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重要性。
15、请以“拥抱我的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问题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