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凛冽(lǐng) 浩瀚 锐不可当(dǎng) 惮精竭虑
B. 佃户(diàn) 坠毁 摧枯拉朽(xiǔ) 粗制滥造
C. 悄然(qiāo) 溃退 屏息敛声(liǎn) 不辍劳作
D. 素湍(tudn) 锃亮 眼花缭乱(liáo) 无可质疑
2、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
B.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C. 《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
D.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母爱、童真、宗教、哲学是其诗歌的重要主题,其《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格言诗集。
3、下列四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 男有分,女有归
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宫秋》。
B.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
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豪迈苍劲,如代表作《观沧海》。
D.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深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 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 《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D. 《画山绣水》一文,题目用的是互文手法,意思就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和水,从而揭示出桂林山水的特色。
6、下列句子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说:“我已经竭尽全力地去办这件事了。”
改为转述句:他说,他已经竭尽全力地去办这件事了。
B.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要遵守校规校纪。
改为双重否定伺: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无法不能不遵守校规校纪。
C.这件衣服不错,价钱也不贵。
改为肯定句:这件衣服挺好,价钱也便宜。
D.树要经刀伤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人也是如此。
改为反问句:树要经刀伤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7、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讶 安详 虐待(nüè) 骇人听闻(hài)
B.慷慨 酬劳 干涸(gé) 哄堂大笑(hōng)
C.汲取 漂缈 抽噎(yē) 刨根问底(páo)
D.惩戒 狭隘 温驯(shùn) 神采奕奕(yì)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⑤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⑥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山人默然而反。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不谓:没有料到。 ⑥款扉:款,敲;扉,门。
【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于 旅 中 独 奏 洞 庭 之 曲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
③尝得异人传授(______) ④今客鼓此(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善射”的陈尧咨遇到卖油翁,有了由“忿然”到“笑”的变化,当“善弹”的乔山人遇到邻媪,却由兴冲冲的叩门到“默然而反”,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他们变化的根本原因。
9、阅读古诗,完成 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首联点明题意,“_____”与“_____”两个词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颈联中的“生”和“入”字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10、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
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
(3)(福建南平中考)《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12、名著阅读。
如图是《海底两万里》的航海日志图,请根据小说内容补全空缺处。
①______;②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温暖的劈柴
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文苑·经典美文》2016年第2期)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
【2】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平视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
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视!
⑤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他的语气说道:“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小姑娘单纯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于是她很轻松地做到了平视。
⑥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发展不同才造成了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不平等待人的理由。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即使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仍然不可忘记平视。
⑦但做到平视并不容易,它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⑧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我们要平视,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面对自我,我们要平视,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道理?
【3】请结合文章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平视?
15、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其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提示:
(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
(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