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舟山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 电影《长征》,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 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大张旗鼓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D. 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怦然而生。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凋谢  诚惶诚恐  荡然无存  坦荡如底

B.燥热  眼花缭乱  名符其实  正襟危坐

C.劳碌  殚精竭虑  抑扬顿挫  振聋发聩

D.仲裁  锐不可挡  筋疲力尽  丰功伟绩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B.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蹋了。

C.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漂逸。

D.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锻一样闪闪发光。

4、回忆所读名著,选出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着有趣的评论或犀利的批判。

B.《西游记》主要讲取经的故事,但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更像一个励志的故事。

C.《昆虫记》堪称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

D.《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还是反对压迫的战士。

5、下面的情境,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新期间,你去给外婆拜年,外婆像往年一样,给你200元压岁钱。你认为自己大了,不应该再要外婆的钱了。你怎样和外婆说呢?

A.外婆,我都多大了,您还拿这点钱糊弄我呀!

B.外婆,我大了,不应该再要您的钱了,您自己留着,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C.外婆,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告诉我,不能拿您的钱了。

D.爸爸妈妈已经给我压岁钱了,您的这点钱就自己留着吧!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礼记》,春秋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7、下面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美元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次贷危机打击的亚洲股市雪上加霜,难以再现复苏迹象。

B.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沙漠中的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C.作文课上,小明对原先的作文作了修改,由于不明要领,反把作文改得不伦不类

D.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做到心无旁骛,便是敬。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伤仲永》,回答下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世_________________   ②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_ 

③不能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  ④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 余闻/之也久。   D. 父/利其然也。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方仲永自幼天资过人,但后来却发生“泯然众人矣”的变化,变得“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5“伤仲永”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他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教育和启示?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诗的前八句写了奇丽的雪景和_____;中间四句写了边塞景象的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其中“____”(限填一字)既是写景,又是写情,自然引出送别;最后六句,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抒发了___之情。

【2】提到写“雪”的佳句,除了本诗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往往还会想到韩愈《春雪》中的“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首诗都把“雪花”比作了“春花”,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你做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1)《沁园春.雪》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

(2)《我爱这土地》中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句思乡的七言古诗: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和对偶,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中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真诚的祝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_____________;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一事。

(2)《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_______;《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4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5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6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28馅饼

     

①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②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眼窝,戴着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③“阿姨,你是老师吗?

④“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历史,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⑤“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⑥“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⑦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⑧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⑨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⑩“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两个多小时后走出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于是,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铛,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她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下,她写下地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

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收)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说有我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我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方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馅饼

【1】请依据文章,将下列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1)哈提雅问我是否是老师时,我感到__________

(2)哈提雅______________时,我感到疑惑;

(3)哈提雅追着车要还我钱时,我感到__________

(4)哈提雅______________时,我呆住了。

【2】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馅饼”的含义。

【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赏析下列句子。

(1)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哈提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在身边平凡物件中体味不一样的深情。如瀑布一般的紫藤萝,触动了宗璞的心灵。一棵猥琐的小桃树,触动了贾平凹的心灵。一本儿时的《山海经》,触动了鲁迅的心灵。

请以“触动心灵的_______一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