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普洱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B.莫泊桑是19世纪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

D.社稷,分指土地神和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或“朝廷”的代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悲愤   腐烂   蹲踞   朦朦胧胧

B.禅翼   心弦   祭祀   聚族而居

C.瑟索   恣瞧   寒噤   光彩熠熠

D.热哀   巾帼   贿赂   歇斯底里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文天祥,字履善,自号文山,南宋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过零丁洋》。

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4、下列各句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 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C. 六一国际儿童节,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D. 夏天的暴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便             俨然

B.武陵人捕鱼                 不足外人道也

C.向所志          病终

D.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不足外人道也

6、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活动感受,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上,东西方的多种文化在敦煌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B.灿烂的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必将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C.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岀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当之无愧

D.看着日渐斑驳的壁画,听着樊锦诗守护敦煌的感人事迹,我们感到传承敦煌文化任重道远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褓(qiáng)     (qí)        怒不可(è)

B.数(xiè)        薄(jí)          卧龙(qiú)

C.抽(yē)        逗(liáo)       为一谈(hǔn)

D.慰(jiè)        养(quàn)     恹欲睡(yān)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长而精/香远

B. 木兰乃男装/ 移风

C. 转战驱凡十有二年/ 愿千里足

D. 建奇功/ 棹小舟

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3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一首绝句,完成小题。

吉祥寺赏牡丹

苏轼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注)宋神宗熙宁初年,苏轼因批评新法而受到诬陷,自请外放,任职杭州通判。此诗于赴任途中,在吉祥寺游赏牡丹、摘花取乐时所作。

1苏轼作诗注重“炼字”,请说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中“羞”字的妙处。

2细读全诗,你读出了怎样一个苏轼?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综合性学习。

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普通百姓的餐桌,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某中学九年级拟举办“关注食品卫生,共创安全家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年级需要再学校布告栏上张贴一条“食品安全”宣传标语,请你代写一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食品安全,首先应该有一双慧眼。面对包装精美的食品,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其是否安全呢?(至少说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在超市购买了一包饼干,发现它是过期变质的食品,你该怎样对超市营业员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默写。

1   ,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2   ,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

3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汉乐府

4 ,猎马带禽归。《野望》王绩

5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8斯是陋室,     《陋室铭》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关于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位勇士独自解救了被恶龙困在深山中的美丽公主,公主将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从此,书便成为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在你阅读过的名著中,哪一本书中的人物也让你感受到了胆识和力量?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和自身的阅读体验谈一谈。(100字左右)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中国篆刻艺术

①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古代印章是形使和授受国家机构权利、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大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公元十三世纪之后,篆刻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催生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篆刻艺术界也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以及当代的刘江、石开等诸多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而又弥新的传统艺术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③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功,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篆刻艺术借用契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相荡的审美观念,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篆刻艺术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作者要在很小的尺寸中表现中国诗、书、画的审美意境,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其思想、情感、学养,追求布局和刀法的精微妙趣,风格各异,可谓 “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篆刻作品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是天然石材、精制钮雕和篆刻技艺“三美结合”的产物。

④篆刻艺术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它是篆刻家品格、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由于篆刻艺术集文学、美学、文字学于一身,所以它又是修身养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际交往、艺术及学术交流的有效方式。随着汉文化的传播,篆刻艺术逐渐流传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篆刻艺术作品有着审美和收藏价值以及对人物和书画作品的印证和品鉴作用,如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在中国书画作品中,印章兼具审美价值和款识作用。

⑤目前,篆刻艺术在中国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专业社团有300多家,著名的有成立于一百零五年前的西泠印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篆刻艺术走进了国际视野,这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⑥今天,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它不仅用于艺术欣赏领域,在现实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如用在一些生活必需品、建筑和广告标识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徽标----“中国印”用的就是篆刻艺术形式。而此后各种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篆刻艺术展,以其鲜明、超前的审美理念,新颖、独特的布展方式,将中国的篆刻艺术带入一个“中国印”的新时代。

(选自《名作欣赏》)

【1】下列关于“篆刻艺术”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篆刻艺术是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B.篆刻艺术由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工共同构成技艺内涵。

C.篆刻艺术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D.篆刻艺术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将走向国际,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揭示了文章的内容。修饰语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①段中的加点词“大多”,客观地反映古代印章的制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⑥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展现出的新风貌。

D.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到现在,依次说明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传承和发展过程。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篆刻家用石材代替金属来刻制印章,从而使篆刻艺术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B.篆刻作品是在“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这体现了篆刻家的艺术学养和功力。

C.姓名章、收藏章都有着审美和收藏价值,对人物和书画作品有印证和品鉴的作用。

D.一直以来,篆刻艺术不仅用于艺术欣赏领域,也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②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③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④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⑤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对“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的百草园枯燥无味。

B.冬天的百草园很有趣味。

C.冬天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少了趣味。

D.冬天的百草园比春天、夏天、秋天的百草园的趣味少,但还很有味。

【2】在选文第①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作者以简明生动的句子写捕鸟过程,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作文

题目:幸福的烦恼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言之有物,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手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