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高考三模试卷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因为当时(     

A.西方列强在殖民地问题上矛盾加剧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C.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

D.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2、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

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

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

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

3、1398年绘制成的《大明混一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域外地区尤以欧非地区最为详尽。这一史料可用于(     

A.了解明初的外交观念

B.研究郑和下西洋的路径

C.印证西学的广泛传播

D.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为了增强说服力,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演说的时候,常常借鉴戏剧表演中的肢体动作和情感手段,将听众引向“愤怒”“嫉妒”和“怜悯”。这种演说方式(     

A.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B.丰富了公民文化生活

C.增加了城邦决策风险

D.塑造了公民理性精神

5、东晋南朝时期,政府在南渡而来的侨居的人口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郡、县,如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今南京江乘县境内设立南琅琊郡,刘宋时期设立的南徐州、南豫州等。这一举措(     

A.导致士族门阀势力兴起

B.表明国家重新归于统一

C.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D.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开发

6、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7、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8、1914年一战爆发后,格劳秀斯的部分观点(如“禁止主权国家任意发动战争、整个世界有权判断和惩罚这种行为”)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1915年,英国学者在伦敦成立了“格劳秀斯学会”,致力于格劳秀斯学说的传播和研究,欧洲学术界出现“格劳秀斯时代”一词。这一时期的“格劳秀斯热”主要因为(     

A.政府放松思想控制

B.近现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C.欧洲政治局势严峻

D.参战国坚守国际法原则

9、曲宴是宋朝君臣深度交往的独特场所。太祖朝统军将领受曲宴款待的记载屡见史籍:淳化三年,宋太宗“赐近臣及直馆阁官饮”,随后才召三衙将帅为之设宴;自真宗以降,历朝曲宴都延续了太宗朝的特点且日趋突出。这反映了(     

A.曲宴是当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B.宋朝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C.曲宴以笼络控制统军大将为目的

D.宋朝治国方针逐渐发生转变

10、《骑马带猞猁双垂髻彩绘女俑》(如下图)出土于唐朝金乡县主墓,这一陶俑呈现的是唐代贵族妇女带着助猎的猞猁,身穿胡服,骑着骏马外出狩猎的场景。该陶俑可用以说明唐代(     

A.习俗胡化已成为主流

B.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贵族生活的奢侈腐化

D.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

11、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近代产生的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与灾难性战争中受到刺激的两种情绪碰撞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排外复仇情绪比较强烈

B.掩盖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真正动机

C.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商品流通受阻

D.中国朝贡外交体制引起列强入侵

12、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针对某个体系指出:美元要想和黄金价格固定,必须美元数量固定,不通货膨胀,保持顺差;而其他国家兑换美元又使美元外流,不断出现逆差,美元又不得不大量膨胀。关于这个货币体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排除英国

B.美国借助这个体系成为世界霸主

C.该体系推动战后金融秩序规范化

D.美国主导该体系并控制世界经济

13、1946年,一位美国作家写道:欧洲已被缩小了……正缓缓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时期。“缩小”主要是指(     

A.美苏在欧洲不断扩张势力

B.欧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C.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D.欧洲内部的矛盾加剧

1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节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15、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公民大会:“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了雅典(     

A.政治制度体现平等性

B.公民政治参与程度高

C.公民间没有政治等级

D.公民大会具有全民性

16、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脊髓灰质炎是当时威胁全球的疾病之一。1956年1月,苏联派斯莫罗廷采夫、楚马科夫等人前往美国与索尔克和萨宾等几位美国科学家进行交流。同年6月,萨宾在美国国务院授权下,前往苏联一起研究活病毒疫苗。几年后,苏联研究获得成功,并推动了美国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今天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症努力在全球根除这种疾病。由此可见(     

A.疫情推动意识形态改变

B.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

C.防疫需要加强全球合作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防疫成效

17、至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2年的7.88亿人增加到10.21亿人,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00元左右,月平均失业保险金由686元提高到1506元,保障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此外,我国还为6098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我国这些社会保障成果的取得(       

A.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B.以满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为出现点

C.标志着我国社会救济屏障已建成

D.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强化

18、传统宋词称为“雅词”,所以豪放词被称为“壮词”。金人攻破汴梁,靖康之变骤然降临,北宋灭亡。家国仇恨助推了雄浑悲壮之气,豪放词一时风行。代表人物如辛弃疾、陆游、岳飞等。这一现象体现了(     

A.忧患意识、出世精神是古人家国情怀的重要标识

B.社会安定、家给人足是古人家国情怀的浅层表达

C.忠孝一体、家国同构是古人家国情怀的核心要义

D.忧国忧民、民族兴盛是古人家国情怀的情感追求

19、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经济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在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提出“以商敌商”的对策。张之洞主张“商人破除旧习,具有世界之眼光,发挥商战能力,俾能挽回利权,地方益臻繁盛”。这反映出洋务派官员(     

A.商战思想承载民族主义

B.极力维护中国商民权益

C.主张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D.商业营销蕴含民族情怀

21、乾隆五十一年,军机处发现陕西按察使周樽奏报“清查保甲”一折的朱批中,没有涵盖奏折中涉及的全部内容,军机大臣提出讨论意见,并把研究结果拟写谕旨,连同原折一并呈报乾隆帝。这表明清朝(     

A.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军机处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

C.康乾盛世走向衰落

D.中枢秘书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22、唐代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封驳制度”,即皇帝的指示要经过政府部门“给事中”的审查,给事中认为没问题,才能下达。如果给事中认为皇帝的想法不合理,则不予签字。在唐代掌握“封驳”权限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宣政院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从事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发行、流通和回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这条规定体现了人民币发行的原则是(     

A.经济发行

B.计划发行

C.集中统一

D.平衡发行

24、有学者指出,“多极化”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并不专指对战后初期所形成的雅尔塔两极格局的根本改变,而只是说在美苏全球冷战中涌现出了多种影响世界局势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多极化”(     

A.与雅尔塔两极格局并行不悖

B.冲击了两极格局

C.于冷战格局结束后最终形成

D.缘起于美苏冷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发生转折的战场或者战役是________

26、________: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________

2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拥护“________”和“________”;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用________代替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

28、元朝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________

29、“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西欧封建________制度。

30、请以不同标准,对下列历史人物进行分类。

①徐光启     ②汤显祖     ③王夫之     ④吴敬梓

⑤宋应星     ⑥孔尚任     ⑦曹雪芹     ⑧顾炎武

(1)思想家: ;(2)科学家:

(3)戏剧家: ;(4)文学家:

31、广东花县人________在多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极端失望,吸收了在广州得到的________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他的同乡________到广西紫荆山号召民众加入________,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32、俄罗斯的历史:9世纪(882年),____建立,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33、“丝绸之路”由来及地位

(1)由来: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主要是沿东西方向展开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________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2)地位:________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34、中国古代的镇

(1)原因:主要是为____而设的。

(2)发展

①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____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②元朝:____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③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中共十八大以来是如何建设法治的?

36、南朝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3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何历史影响?

38、战国秦汉时期

(1)战国时期实行怎样的户籍制度?

(2)秦朝的户籍是怎样管理的?

(3)汉朝实行“编户齐民”的内容和结果如何?

39、怎样看待联合国安理会实行的“大国一致”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