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2、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3、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中寻找“同类项”,你的选择是( )
A.民族危亡
B.探索出路
C.资产阶级
D.民主政治
4、1845年,清政府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其条款称:“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决定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筑房舍及居留之用。”这一条款表明 ( )
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C.地方政府企图讨好英国
D.上海开始成为通商口岸
5、某时期一份文书写道:“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
A.秦汉的刑律
B.隋唐的律令
C.宋元的税法
D.明清的乡约
6、有学者研究得出,农民阶层的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私营者.在1999年底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6.3%、25.6%、9.6%。此外,农民阶层还有雇工、乡镇企业管理者、乡村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群体。这一结构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B.国家户籍制度不断放松
C.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吸引
7、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下列政权中,“平民政体”的代表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马其顿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8、1956年以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而载入史册,这一年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指( )
A.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9、夏朝官制简单而笼统,分为处理对外事务的军事体系和处理内部事务的宗教事务体系。商朝时期,军队明确编为左、中、右三师;商王之下设“尹”“百僚”“小臣”;宗教活动和生活记录呈现分离趋势。这一发展表明,商朝( )
A.王位世袭制确立
B.宗教活动影响政治
C.中央集权制形成
D.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10、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为世官制。春秋后期孔子提出:如果让他选择人才,他会优先选用学好了礼乐的出身下层的“野人”,而非不通礼乐的出身高贵的所谓“君子”。孔子的这一主张( )
A.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B.强调反对贵族政治
C.凸显出礼乐制度的选官功能
D.意在优化官僚政治
11、15、16世纪,许多西班牙官员认为:大帆船贸易导致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失,大多数白银流入中国;同时,财富也流向其他国家,如荷兰、土耳其、印度、波斯等国。这说明( )
A.西班牙工商业发展优势不足
B.西班牙失去对殖民地的控制
C.中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D.亚洲国家主导海上贸易发展
12、《旧五代史》载:“(后唐)闵帝嗣位⋯便延访学士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有意于致理。”后汉隐帝与臣子讨论德政,臣下劝其读《贞观政要》;后周杜良曾撰《唐文皇画像记》,强调唐太宗统治中“仁义”的重要性。这说明,五代十国时期( )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
B.盛唐政治遗产被认同
C.华夏认同观念由此萌生
D.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13、约4500年前,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出现龙山文化(如图所示),各地的龙山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毕竟文化是不断融合的,不可能完全取代。这体现了( )
A.早期文明的特征
B.阶级国家的形成
C.国家大一统局面
D.战争使文化割裂
14、《美国故事:制宪之路》中写到:“一个更强大的中央政府似乎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但是'中央政府'带着一个与生俱来的原罪,就是独裁倾向。正是出于对独裁的畏惧,美国人迟迟不肯给这匹叫'自由'的野马套上笼头。”最终美国给“自由”野马套上的笼头是确立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主义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共和主义原则
15、1933年12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训令,规定: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的工作人员,贪污公款达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监禁,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以上2年以下监禁。这一规定( )
A.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B.提高了根据地政府的工作效率
C.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D.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6、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不但在军中发放“四书”、《孝经》,还亲自拟定《爱民歌》《劝汽营官四条》《扎营之规》《行路之规》《开仗条规》等军队纪律条例。曾国藩此举( )
A.推动了军事训练近代化
B.革除了八旗制度的陋习
C.有利于强化部队凝聚力
D.意在彰显天朝威仪气度
17、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讲到了“丕”(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和它的作用:“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烝耳。知之者可以人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皆使无所畏,此是悉可以禳天灾。”这一记载( )
A.说明烝能有效防止大疫发生
B.系统总结了中医临床诊疗的规律
C.抨击了民间的鬼神迷信思想
D.丰富了中国古代疫病治疗的手段
18、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他曾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可知该报为( )
A.《革命军》
B.《民报》
C.《新青年》
D.《青年杂志》
19、民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下列图片提供的资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古代埃及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
②罗马的复式公寓主要是贵族为了美观而建造的
③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帐篷便于拆装
④北京四合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尊老思想和对称美的审美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这些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
D.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21、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22、某历史档案馆的一份档案文件上这样记载:“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古历)内阁奉,瑞澄电奏,革匪创乱,十九日猛攻楚望台,省城失陷,瑞澄退登楚豫兵轮,移往汉口……已电调湘豫巡抚队来鄂会匪……览奏殊深骇异。”该文件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23、汉谟拉比法典的下列法律条文表明( )
第七条 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隶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或奴隶,或女奴,或牛,或羊,或驴,或不论何物,而无证人与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 |
①法典维护奴隶制度 ②自由民与奴隶身份日趋平等
③法典保护私有财产 ④古巴比伦人已具有契约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如图为1965年创作的宣传画:《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该作品反映出( )
A.农村移风易俗呈现新的气象
B.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一五计划”的新成就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_______、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_______的步伐。“______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_______人士和_______等也恢复了名誉。国家还改正了错划_______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26、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________之路
(1)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________。
(2)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________年为________元年。
27、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________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2)政治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代表,________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________和权力机关。
②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美国:民主共和制
①1787年宪法的内容
a.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________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b.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________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②1787年宪法的性质及缺陷: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是承认妇女、黑人和________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法国:19世纪,法国经历了________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4)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________,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28、传入:________。
29、辽
①________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国号________
②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负责农耕民族事务,______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食物
30、君主专制强化
(1)仿照样式,完成古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举措)”创设的具体内容。
(2)补充完成古代中国在其他领域制度创设的史实。
31、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32、两极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____正式形成。但是,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____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____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与事件 | 代表名言 | 结果 |
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 ② | 经济形势日益好转,逐渐走出困境。 |
胡佛与经济危机 | 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繁荣就在眼前。 | 经济进一步恶化,陷入空前危机。 |
罗斯福与经济危机 |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底下面更安全。 | ③ |
赫鲁晓夫与玉米运动 | 依靠玉米壮大苏联。 | 农业减产,出现严重饥荒。 |
① |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1)仿表格,完成填空①。
(2)从下面A.B.C三个选项中选择②的正确填空,并结合历史说明理由
A.我们现在退一步是为了将来进两步
B.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
C.现在,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进展。
(3)仿表格结合相关史实完成填空③。
34、其它航路的开辟:
(1)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_______________。
(2)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__________________。
35、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36、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何?
37、(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⑴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6分)
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4分)
38、古代中国纺织工具是如何演变的?
39、有人说,一部中共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不断创新的历史。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建立至今,形成了哪些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2)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理论成果通过哪些文章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该理论的精髓或灵魂是什么?
(3)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理论成果对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最大突破是什么?该理论
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4)进入新世纪,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出的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5)结合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经验教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