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这次人口普查登记与选民登记同步进行。有当事人回忆说:“大家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日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这说明( )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2、清代名医徐大椿认为,医治身体就像治理天下,身体之病的形成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后天的人为因素,先天因素就像天下遭遇自然之乱须有圣贤治世方可平乱,人体的先天之病亦须服用好药、善加保养。他认为“良医之法”可“通于良相”。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医学( )
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B.浸润了主流思想的理念
C.以儒家价值观为总指针
D.受到了市民文化的影响
3、封君封臣的经济基础是( )
A.自然经济
B.市场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
4、据统计,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达3710 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4%上升到2020年的35%,而且一些商业卫星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军用卫星的水平。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
A.科技革命加剧了军备竞赛
B.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
C.现代科技各领域互相渗透
D.航天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5、史书记载,圣宗耶律隆绪年纪较小,承天太后摄政,汉官韩德让匡扶朝政,汉族士绅的地位由此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韩德让“官拜大丞相,封齐王,总览北、南二枢密院”。该事件出现于( )
A.北宋
B.西夏
C.辽朝
D.金朝
6、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
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7、湖南省在1958年诞生了(创建)许多高校,如南华大学、吉首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堪称湖南“高校元年”。据此可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 )
A.实现了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B.重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C.适应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D.旨在提升劳动者技艺水平
8、20世纪80年代,在中东问题上,中国政府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斗争,抨击以色列扩张政策。同时,针对伊朗和伊拉克的军事冲突,中国分别向两国表达了尽早实现停战、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的意愿。这表明中国( )
A.认真贯彻睦邻友好的外交方针
B.倡导全球治理机制变革
C.积极维护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
D.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9、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见如图)。水排以水力为动力,装置皮囊鼓风,“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使用( )
A.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
B.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C.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
D.实现了手工业动力的变革
10、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法国各种类型的宪法频繁更迭。有的空有美好设计却只是一纸文本,如1793年宪法;有的则被视为共和体制宪法的倒退,如1795年宪法;有的则被视为拿破仑加强权力的工具,如1799年宪法、1802年宪法、1804年宪法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
B.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C.各派政治力量的角逐
D.大陆法系的不断完善
11、据学者统计,城市人口方面,大城市曼彻斯特在18世纪早期只有9000人,而到了1831年则增加到14万人;苏格兰工业中心格拉斯哥的人口1755年只有2300人,到1831年则有202000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
B.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
C.城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D.议会改革影响城乡人口结构
12、中国是大豆的故乡。1765年,大豆作为饲料或绿肥引入北美;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据此可以提取的研究主题是 ( )
A.《物种交流推动农业文明的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物种交流》
C.《国际分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D.《工业革命加速农业技术的改良》
13、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有“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的特点,而其中的“一体”是指逐步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华文化“一体”的内涵在于( )
A.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B.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C.儒家思想的主导性
D.封建经济的开放度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突出成就,主要表现为
①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的普及
②以宪法规定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依法治国”成为国家基本方略
④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马克垚在评价雅典民主制度时说,古典民主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人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个人在公共权力面前也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现代民主赋予个人的自由则广泛得多。对此正确理解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不重视个人权利
B.城邦至上限制了个人自由
C.广大奴隶和妇女不享受公民权
D.雅典民主实质是主权在民
16、考证学在清代初期稍稍起步,在清代中期发展到全盛。考证学者的格言是“确凿证实然后信之,无稽者决不轻信”。其为学全然是为做学问而做学问,经世致用的观念被搁到一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文化出现信仰危机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考证学发展变化
C.西学东渐冲击传统文化
D.政治问题影响了考证学的发展方向
17、基于藏族地区的特点,忽必烈决定在中央政府中设立一个特别机构,将管辖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结合起来。该机构可能是(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府
D.澎湖巡检司
18、玛雅人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令人惊叹。促使这方面高度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祭司阶层亲自掌握。他们的职责之一是日测气象,夜观天文,制订历法,决定重大农业活动时间。历法越精确,剥削来源越牢靠。据此推断,古代玛雅祭司阶层重视历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神学观念影响
B.关注民生保证农时
C.压榨民众维护统治
D.文化垄断控制人民
19、下图为1933年的苏联宣传画,画上配文的译文为“我们将扩大托儿所、儿童教育设施和工厂厨房的建设。劳动妇女是国家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此画作表明当时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有所调整
B.经济建设需求变革社会关系
C.积极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D.五年计划侧重教育基础设施
20、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 )
A.强化了三省权力
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规范了决策程序
21、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22、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折权,雍正帝时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
A.利于皇帝有效地控制官僚队伍
B.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
C.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
D.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
23、《中华民国史》记载:“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因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佳。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快工商业的发展
B.强化经济管理职能
C.聚敛巨额资本财富
D.发展官僚资本主义
24、辽朝统治者不拘泥于传统,务实求变,实行一种“因俗而治”的管理制度,即“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体现了辽朝( )
A.契丹文化的兼容性
B.民族政策的歧视性
C.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D.统治政策的灵活性
25、古典希腊文化时空
(1)空间:以巴尔干半岛南部为中心区域。
(2)时间: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____时代,文化高度发展。
26、“文革”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_________年恢复高考,并建立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战略,即教育要面向____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导方针)。
27、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_______》 。1859 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_______》
28、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____________的目标。
近年来,日本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29、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准确辨识事件发生国的地理位置,将事件字母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
A.英国工业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设立总理衙门
D.践行铁血政策E.颁布《解放宣言》F.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30、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31、结果:失败
(1)表现①9月21日,慈禧太后将________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②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________、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被称为“戊戌六君子"。③除________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2)原因①________势力仍很强大。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③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32、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清朝的民族关系:说出清朝的民族事务管理机构。他们是怎样加强周边民族管理的?
(1)民族事务管理中央机构:清朝设立________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周边民族管理:
①西北
A.满蒙联姻:实行________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B.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________部叛乱;1771年,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________部。
平定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于1762年设立________将军。
②西南:在西藏,册封五世________和五世________为“________”和“________”;1728年,设置________大臣;后确立________制度。在青海,设置________办事大臣。沿袭土官(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________”,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留观进行管理。
③东南:1683年,________攻下台湾,真正意义的收复台湾,统一了全国。1684年,在台湾设立________府,隶属________省。
33、世界联系: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_____________阶段,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_体系最终形成。
34、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________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________。
35、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
36、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37、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有何共同点?
38、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儿女的共同心愿。”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国这安全,建立起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当前,影响祖国完全统一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
39、旧石器时代
(1)什么叫旧石器时代?
(2)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有哪些?
(3)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群的生活概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