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包头高考一模试卷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填空。

( )( )        ( )( )其数       ( )( )     

( )( )估量

(1)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这场大火,给小镇带来了( )的损失。

2、比一比,再组词。

                  .

                  .

3、读拼音,写同音字。

       ( )       ( )       ( )

gōu       ( )   ( )       ( )

4、比一比,再组词(5分)

凭(  )踩(   ) 稿(  ) 蹲(  ) 辟(  ) 

任(  )彩(   ) 高(  ) 遵(  ) 僻(  )  

 

5、多音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呈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选自《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1910年秋,作者当时17岁。②乡关:家乡。③桑梓(zǐ):语出《诗经》,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们要表示敬意。后人用来借指故乡。

【1】这首诗中哪一句与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关系最直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了怎样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①寒食:节日名,清明的前一两天为寒食节。据史籍记载,晋文公火烧森林逼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②春城:春天的长安城。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⑤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得宠的臣子可以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⑥五侯:指宦官近臣。

1从古诗和注释中可以知道,寒食节的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两句,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禁火,受到皇帝宠爱的臣子却可以得到恩赐的燃烛,诗人这是在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诗人这是在解释不同地方的寒食节有着不同的习俗。

8、品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主要是以___________为主题的抒情短诗。

2文中的两个“风雨”意义相同吗?为什么?“只”字在这句诗里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两个“躲”字前后有什么联系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留住今天的太阳

①还是穿开裆裤的时候,我总爱立在屋旁,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到山凹里去。于是,我便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留住今天的太阳。

②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外婆。外婆将我搂进怀里,慈爱地抚摸着我:“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怎样留住太阳。”

③这以后,我巴不得自己快快长大,好早一天把太阳留住。

④我渐渐长高了,上学了,并能写出太阳、高山……却还没有找到留住太阳的办法。

⑤一天,我坐在门口,一边做作业,一边望着太阳一步步往山凹里走。幼小的心里不只是着急,而且带着几分悲伤,禁不住恳求外婆:“快告诉我怎样留住太阳吧!”

⑥外婆温和地说:“好吧。看今天你能不能赶在太阳下山前做完作业。要是能的话,我就告诉你留住太阳的办法。”

⑦我埋头认真做起作业来。当我做完作业抬起头,太阳还离山峰一丈多远,我高兴得跳起来,一把拉住外婆:“快教我,快教我!”外婆微笑着指指那太阳:“你这不留住了太阳吗?”

⑧听了外婆的话,我眨着眼睛想了许久,我知道,自己今天的确留住了太阳,因为往日太阳下山后我才能做完作业。

⑨从那以后,我总是用这种办法留住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半个月就做完了。每一次留住了太阳,我就会高兴得不知怎么形容。

⑩今天的太阳下山了,就永远不可能回来。尽管人不可能永远留住太阳,但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或两步,甚至三步四步,这几步看起来似乎很微小,但作用却非常之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爱——( )          悲伤——( )          的确——(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从外婆那里“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教导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我”留住太阳的办法其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留住今天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的太阳下山了,就永远不可能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邂逅霍金(节选)

葛剑雄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做出更杰出的贡献。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门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聚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1比一比,再组词。

撼( )憾( ) 遭( )糟( ) 延( )廷( )

2选字填空。

(凝 疑)   怀(   )   (   )视

(漠 寞)   沙(   )   寂(   )

(尊 遵)   (   )守   (   )重

3霍金的“经典著作”指的是《__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_” 表明了这一著作的经典。

 

4用“_____”画出描写霍金外貌的句子。

5结合全文,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外,还表现在_____。(填序号)

①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时间简史》。

②取得非凡的科学成就。

③以坚强的毅力战胜罕见疾病。

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6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对其他“霍金”的祝愿,那么这里的其他“霍金”指的是哪些人?“幸运”又是什么意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月光饼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一根红丝带穿了一个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中间加上一丝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之后,拿下来在平底锅上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

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却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掰开细细地嚼。家里亲朋好友送过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一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我就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过中秋节,她特别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月光饼,我跟她要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有一些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上的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她掩面哭了起来,把一大叠画纸撕成了碎片,一阵风刮过,漫天飞舞。我也气得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看到一地的碎饼,我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发现后训了我一顿,又捧了一个刚烤好的月光饼送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又望着母亲问:“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拍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长大后,雀斑就没有了。”母亲笑了笑说:“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呆愣愣地和我两个人对望了一会儿□突然掰了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画纸和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去后院,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了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有一张观音面。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的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再回家吃月光饼呢!

【1】在文章第三自然段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第一自然段作者从______、制作原料、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月光饼。

【3】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的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世上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吃月光饼,为我们展示了中秋节的民风民俗,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列举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狐狸和樵夫

有一次,一只狐狸被猎狗和猎人们追击,狐狸心里很害怕。它急急忙忙地逃走,可猎人们紧追狐狸不放。

就这样,它跑到了一位樵夫家。正好樵夫在院子里乘凉,他听见敲门声,便打开门一看,发现了那只狐狸。

樵夫问它:“请问有何贵干?”狐狸把事情告诉了樵夫,樵夫让它进去并藏在自己的屋里。

不一会儿,猎人们带着猎狗追过来了。猎人问樵夫有没有看见一只狐狸。

樵夫一边对他喊:“不知道!”一边用手指着自己的屋子,暗示着狐狸的藏身之处。但猎人们过度性急,根本没有明白樵夫的意思,又向远处追去了。

猎人们走远后,狐狸想悄悄地溜走,被樵夫看见了。樵夫很不高兴   责备它说   你真是太没良心了     临走之前对你的救命恩人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吗

狐狸地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1】在短文的第六自然段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狐狸把事情告诉了樵夫”,狐狸是怎样说的?请你想一想,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完成阅读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zhǎo zhuǎ)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shì sì)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是________句,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介绍了赵州桥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用“不但……而且……”说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本段的写法,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如果你也能像作者一样正确使用分号就更棒了。

池塘里的荷花姿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青翠欲滴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________”画出描写荷花的句子,读一读,请你用一个拟人句来形容此时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人在画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王冕的想法,我知道了王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改成字句和字句)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沉香把凶恶的二郎神打败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山被沉香劈成了两半。(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松鼠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松鼠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把母鸡的蛋拿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

_________________

(4)刺猬把散落的红枣逐个收拢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鼠把榛子藏在窝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根据要求写一份寻物启事。

6月28日,三年级一班刘小梅的校服上衣丢了,请你帮她写一则寻物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