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查阅资料,积累知识)。
1.律诗属于近体诗,有____________联八句。依次是首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尾联,其中中间两联要求_______________工整。
2.长征经过了___________个省,翻越__________座大山,跨过_______条大河,行程约_______________。长征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开始,到__________年________月结束。
2、照样子填空。
例:(乌黑)的羽毛
( )的翅膀 ( ) 的图画 ( )的湖面 ( )的尾巴
( )的细雨 ( )的天空 ( )的春天 ( )的电线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冽——( ) 焕然——( )
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胜利(____) 灭(____) 黑暗(____)
5、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 ) ( ) 有词 全神( )注 别出心( )
( ) ( ) 撞撞 斩钉( )铁 暴露无( )
(1)请你再写2个(AABC)结构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聚精会神”一词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说话或做事坚决果断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①。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白兔,真爱哭,一不高兴呜呜呜。
它说自己尾巴短,对着爸爸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黑眼珠变成了红眼珠。
【1】找出带有“d、t”的音节。
______________
【2】小白兔为什么哭? ( )
A.尾巴短 B.红眼珠
8、课内阅读。
白桦
在我的窗前, 在朦胧的寂静中
有一棵白桦, 玉立着这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在灿灿的金晖里
披了一身雪花 闪着晶亮的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白桦四周徜徉着
雪绣的花边潇洒, 姗姗来迟的朝霞,
串串花穗齐绽,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洁白的流苏如画。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写出对文中加点字的体会。
(1)“涂”字准确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
(2)“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2小节描绘了雪后的白桦傲寒挺立的形象,读后可以让我们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中,作者反复用冰雪衬托白桦,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个小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
B.这首诗后两个小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
C.诗中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描摹,或正面刻画或侧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鲜明、生动。
D.这首诗是美国著名诗人叶赛宁所写的一首抒情诗。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让母亲坐在石头上休息,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
(有删改)
【1】给文章加一个标题,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2】文章跟《景阳冈》一样,都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李逵的绰号是________________。
【3】请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排序: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怒杀小虎 B.掘土葬母 C.不见母亲 D.再除两虎
【4】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武松和李逵同为打虎英雄,你更喜欢谁?请结合课文和本文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蜗牛和蚯蚓
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角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到(那里 哪里)去呀?”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方有些(什么 怎么)。”蚯蚓笑了起来:“哈哈,你也想到墙顶上去?不要幻想了吧!你可是爬得慢慢腾腾的呀!”蜗牛不理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蚯蚓认为蜗牛太可笑了,回去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再 在)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已经爬上墙顶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画出来。
【2】蜗牛先是在_____爬,然后慢慢爬上了_____ ,最后爬上了_____。
【3】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不能骄(jiāo)傲(ào)。
B.蚯蚓瞧(qiáo)不起蜗牛。
C.做任何事,只要有决心,坚(jiān)持(chí)做下去,就一定能做到。
11、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小花瓣(bàn),粉红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嫩(nèn)嫩的,像含着一包绿汁(zhī)。
早上,太阳一升起,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傍晚,太阳一下山,太阳花就
慢慢合拢(lǒnɡ)花瓣睡觉了。
太阳花的颜(yán)色可多了!有粉红的,有黄黄的、蓝蓝的,还有紫紫的。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太阳花很美,它长什么样,用“ ”划出来。
【3】我会填:我知道太阳花和太阳的关系可大啦!
( ),太阳一( ),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 ),太阳一( ),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睡觉了。
【4】找出描写太阳花颜色的词写在下面。
12、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手术做完了,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有些不相信:“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你过奖了。”病人轻声回答。
这位年轻人后来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刘伯承元帅。
1.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再填空。
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由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
如果……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重点段落品析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洞里的景物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洞和内洞比较那个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钟乳是怎么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 )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 )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个麦穗。有的人见到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定夺”的意思是( )
A.决定取舍 B.决定夺取 C.一定夺取
【2】为短文中的词语找意思相近的成语。
如梦初醒—(___________) 两手空空—(___________) 东张西望—(____________)
【3】在第五自然段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作答。
1.如果规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不就方便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家的饭桌上 ( )有鹿肉、兔肉等各种兽肉,( )有一些谷物和蔬菜。(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6、蔡桓侯派人去问扁鹊:“你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改为他人转述)
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修改句子。(6分)
(1)他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热泪。(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的浮云红彤彤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用修改符号在答卷的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截然不同”和“无济于事”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2)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20、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你一定看见过很多的事物,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也许是一处美丽的景色,也许是一件艺术品,也许是一幅图……把自己看到的美好事物,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比一比,看谁的文章最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