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背,我会填。
◆通过读《祖先的摇篮》,我知道祖先的摇篮是_______。
◆《羿射九日》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经过是_____,结果是_____。(选一选)
A.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B.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C.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萧萧梧叶____________,江上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促织,________篱落
________。
3、把下面字的拼音补充完整。
w___ t___ g___ l___ l___ h___
望 掏 功 蓝 类 害
4、补全下列成语
毫无(_______) 同归(_______) (_______)烟海 (_______)大火
水滴(_______) 不翼(_______) (_______)神速 (_______)不舍
气壮(_______) 一声(_______) (_______)如也 (_______)夺秒
临危(_______) 理直(_______) (_______)斯理 (_______)称快
大义(_______) 踉踉(_______) (_______)纸上 (_______)起舞
5、古诗名句填空,并品析句子。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4)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回答问题。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认识事物的顺序
C.空间顺序
D.事情发展的顺序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引用
【3】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B.思念家乡和亲人,盼望祖国统一
C.怀念小时候美好的生活
D.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4】这首诗是借助哪几种事物抒发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_________。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1】给诗中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
屠____ 魂____ 异____
【2】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这一天,人们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畅饮着美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描写此情此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中,身在异乡的游子却更加思念亲人,默默吟诵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诗人杜牧心中十分哀伤,想借酒浇愁,于是“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
【4】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请你根据了解到的知识填空。
节日名称 | 时间 | 习俗 |
____ | 九月九日 | ____ |
____ | ____ | 赏月、吃月饼 |
____ | 五月初五 | 挂艾蒿、吃粽子…… |
【5】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
祖先的摇篮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1】“沙沙”模仿了“风”的声音,像这样的词语叫象声词,我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苍苍茫茫”AABB式的叠词,写出了原始森林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广大无边。
AABB式的叠词还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句中把“原始森林”比作“(________)”,这是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
9、阅读理解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长者( ) 边缘( )
yán( )续 yǒu(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粗壮——
3. 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故乡的芦苇
①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萦、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一一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瓢逸。
②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被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③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寒意还未散尽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④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盒上剪下小片片当成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个个光着小脚丫,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嘐!开船罗!”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⑥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⑦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中。
【1】读第①段画线句子:
芦苇的样子如_________,如_________,这景象真是太美了。“飘拂”的意思是_________,表现出了芦苇的动态之美。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用“吹谢”一词写春风用得很妙,古诗中就有运用此法写春风的诗句。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④段后面补写两句子,使之与“快乐地奔跑着”构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乡的芦苇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这篇文章的题目改为“童年的欢乐”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着作者笔下的芦苇,想象芦苇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让我感受到( )(多选)
A.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C.努力建设家乡的豪迈之情。
11、阅读短文答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划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 ),眼睛和耳朵( ),牙齿( ),门牙( )。它们四肢( ),跑起来很快。爪子( )、( )。浑身长满了( )。
4.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 )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6.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
12、我会填
(1)《秦兵马俑》一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写
另一方面是写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通过“
”这句话联系起来的。
(2)文章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写一写。
(A)将军俑:___________
(B)武士俑:___________
(C)骑兵俑:___________
(D)陶马:___________
你最喜欢哪种,简要说明原因:
(3)兵马俑在我国 出土,它 ,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要绕很远很远的路,很不方便。
愚公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儿孙们听了齐声叫好。
他领着一家人挖土搬山。他们挖的挖,抬的抬,干得非常起劲。邻居们看见了,也都过来帮忙。一个才七岁的孩子,也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智叟看见他们干得又苦又累,就对愚公说:“两座大山这么高,你又年老体弱,怎么能把它们搬走呢?”
愚公笑着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以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不停地挖下去,还怕挖不平吗?
天帝知道了愚公移山的事,很感动,就派了两个力大无穷的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从此,这里的人们出门再也不用绕道了。
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森林里的“音乐大师”(节选)
每当夜莺嘹亮、甜美的歌声响起,那摄人心魄的婉转啼鸣透着力量和柔情。穿过夜色苍茫的原野,越过静若处子的水面,在静谧的树林中游弋,在泛着月光的涟漪里摇曳。
五月初,俄罗斯库尔斯克市郊。月光融融的夜晚,四周一片寂静,静得好像是在等待“音乐大师”出场的音乐厅。“唧——唧——唧——”“大师”登台了,整个树林都好像被歌声包裹起来。
树林被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它俨然是一位万众瞩目的歌唱家,一定要为听众一展歌喉。它一段接一段,一首接一首地唱,简直就像在开个人演唱会。
通常情况下,夜莺的个唱节目是固定的,但是当有“外人”出现时,节目就有所改变,个唱会就变成对唱会。
有一次,著名摄影家、鸟类学家什捷因巴赫有幸欣赏到了夜莺精彩的“对山歌。”他头天晚上偷偷地接近夜莺,用录音机录下了它的个唱专辑,第二天晚上十一点,他来到树林里打开录音机,昨晚的音乐会立即重播了。夜莺被惊动了,它感觉到这是一位不速之客,于是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开始激昂地高歌,想与录音机里的声音一决高下。它抓住什捷因巴赫脖子上的录音机,即使是相机的镁光灯频闪,它也不在乎,甚至有三次把它抓住了,它也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看到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什捷因巴赫无计可施,只好关掉录音机。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原野 (_________)的歌声 (_________)的夜晚
【2】这篇短文称夜莺是“音乐大师”,是因为( )
A. 夜莺一唱起歌来,它会一段接一段,一首接一首地唱,简直就像在开个人演唱会。
B. 夜莺喜欢和别人“对山歌”。
【3】文中“不速之客”指的是_________,“一决高下”的意思是________。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能体会到夜莺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分)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6、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敬仰我的父亲
①改成反问句: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
③改为疑问句:
1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们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不改变意思给下边句子换个说法。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这美妙的琴声怎么不令人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对我们的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不巧好表明钢笔不是他偷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小船儿推开波浪。(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倒映着白塔。(平静的 美丽的)(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1)表示仪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
(1)题目;为 喝彩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取人物、事或者景乡来写;叙述具体、描写生动,
写出喝彩的原因,抒发真情实感;写成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2)咦,果园里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水果们正在举行选美比赛呢!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前来参加比赛的水果都有谁?比赛中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结果怎样?然后以“水果选美比赛”为题,大胆想象,把你想象到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