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扮( ) 稍( ) 颗( ) 膀( )
粉( ) 梢( ) 棵( ) 榜( )
2、句子医院。
1. 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快的舞蹈。
2. 大足石刻、颐和园、长城和长江大桥都是名胜古迹。
3、古诗背诵与展示。
1.诗中有秋景。杜牧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深秋枫林晚景,霜染后鲜艳的枫叶胜过二月春花。叶绍翁用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写出梧叶摇落、江上秋风的深秋寒凉。
2.诗中有奇观。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的壮观。苏轼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把西湖比作美人西子,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丽的,西湖真是美不胜收!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一分,共9分)
1.近水知鱼性,________。
2.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4.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描写的同一节日的诗句有_________, ________。
5.在《北京的春节》中孩子们准备过节,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第三件事是________ 。
6.我国现代作家谢婉莹的笔名是“冰心”,这名字是出自“_________, ________”这句诗。
5、课内阅读: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12分)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古诗《春日》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前两句是 , 。诗中“等闲”是( )的意思。诗中广为流传的佳句是 , 。
(3) 荷叶( )的,像一个个( )的大圆盘。
这句话中描写荷叶数量多的词是( )、( ),描写荷叶颜色的词是( ),描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 )。
(4)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 ),我是在看( )呢。
“我”把自己也当成了( ),是因为 。
6、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
乞 巧
1.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的名诗。农历___________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______________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____________的向往。
嫦 娥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嫦娥一样________的处境和心情。
7、读古诗,完成练习。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用“——”画出表示颜色的字。
【2】下面哪幅图能表达古诗的内容?在正确的图片下画“√”。
( ) ( ) ( )
【3】下面的这些字是大白鹅身上的什么地方?连一连。
8、古诗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
将晓:_________ 河:________
摩天:________ 泪尽:_______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书本里的蚂蚁
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顺着花枝干儿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很整齐的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黑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象蚂蚁。”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象一个字了。”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
第一天,黑蚂蚁住在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50页,第三天又跑到19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有多快乐呀!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这本她原本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是的,第三天的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1】短文第7自然段中,字为什么对自己说“我们真是太傻了。”( )
A.在与蚂蚁交流中字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所以觉得自己很傻。
B.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所以觉得自己很傻。
C.字看见蚂蚁在书中跑来跑去,所以觉得自己很傻。
D.因为从来没有人翻过这本陈旧的书,所以字觉得自己很傻。
【2】小蚂蚁,怎么进入书本里的( )
A.小蚂蚁自己爬进书本里。
B.小姑娘把小蚂蚁抓进书本里。
C.小蚂蚁在花蕊里睡觉,小姑娘下这朵花,小蚂蚁被夹进了书本里。
D.书本里的文字邀请小蚂蚁到书本里。
【3】“啊!一本她原来看厌的旧书,上面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朗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用( )语气。
A.兴奋
B.激动
C.惊喜
D.平静
【4】为什么小姑娘“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春联的由来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才推动了春联的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做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上。
【1】春联又名________,种类有________。
【2】春节贴春联起源于________代,________代盛行,到了________代有了提高和发展。
【3】请你为自己的书房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能力。
“天眼”之父——南仁东
2017年9月15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此前的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这个项目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如此评价。1993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对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施工难题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未知数。
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dànɡ)——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为了选址,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那里所有的洼地。”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忆,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但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工程的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南仁东的付出有时甚至让学生们觉得“太过努力了”。他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
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仁东自己提出了特殊工艺,后来支撑起FAST的外形。
不认识他的人,初见面觉得南仁东像个农民。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着自行车,他自己也跟学生说:“我就像个农民。”
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可以探索宇宙起源,这也将在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11月17日,“天眼”之父南仁东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________)
(2)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________)
【2】短文倒数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写南仁东的外貌的作用是( )。
A.说明了南仁东生活朴实,点明了科学家的特点。
B.反衬出南仁东致力于完成国之重器项目,潜心FAST研究的科学精神。
C.突出南仁东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D.表现南仁东不忘本,以及保持农民本色的品质。
【3】短文介绍了中国“天眼”工程的哪些功能?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是指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研究FAST的过程中,南仁东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代楷模”南仁东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读,会按要求作答。
夏天,青蛙到处玩,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他一点儿不着急,一点儿也不害怕,在井里唱起了歌。
一头大象正好经过枯井,听到井里有歌声,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青蛙。
大象问:“青蛙弟弟,你为什么唱歌呀?”青蛙说:“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朋友们听到我的歌声,会来救我的”。大象直夸青蛙聪明,他用长鼻子把青蛙救了上来。
【1】我会数。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用①②③标出来。
(2)第三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
【2】我会画。请把青蛙说的话,用“____”画出来。
【3】我会选(填序号)。
(1)青蛙掉进枯井后,他唱歌是因为_______。①胆小 ②想让朋友救他
(2)大象用_______把青蛙救上来了。①尾巴 ②长鼻子
13、课内短文
阅读《石榴》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着.他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一会儿翻筋斗,觉得很得意。
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了。飞机想:“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
他找到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智慧老人笑着说:“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你能飞两万米高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智慧老人停了停,又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飞机越听越不自在,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亲切他说:“航天飞机有他的长处,你也有你的长处.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呀!”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慧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果树请客
晶晶在院里种(zhǒng zhòng)了一(颗棵)种(zhǒng zhòng)子,种子长(cháng zhǎng)成了一(颗 棵)小果树。
小果树请小雨点儿来做客,小雨点儿很开心,让小果树喝饱了水,小果树的绿叶越长越多。
他请鸟儿来做客,鸟儿很开心,帮小果树捉虫子。
小果树开花了,他请小蜜蜂来做客。小蜜蜂很开心,帮小果树传播花粉。
小果树结果了,他请晶晶来做客。晶晶很开心,吃了香甜的果子,又把种子种在土壤里。
【1】用“\”去掉第一自然段中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根据短文补充句子。
Δ小雨点儿让小果树__________。
△_________帮小果树____________。
15、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_____是 _______
18、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一定听过不少童话故事吧!请你以“______和______”为题目,选择两个对象作为主人公,如“小鸡和小鸭”“白云和风”“松树和柳树”等等,开动脑筋编一个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