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寂静——(______) 容易——(______) 怀疑——(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lǐ mào zhàn yì wǔ r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______)
(2)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______)
(3)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______)
(4)又说又笑,表示气氛欢快热烈。(______)
4、指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二月春风似剪刀。_______________
5、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______十足 ②______声色
③美中______ ④___飘___里
(1)教练虽然看到场上的形势对自己的队员不利,但他仍_____地站在场边,注视着场上的一切。
(2)八月的桂花_____,令人陶醉其中。
(3)虽然山上的枫叶已经变得通红,但___的是天气有点冷,因此游人不是很多。
(4)这只大公鸡走起路来昂首挺胸,_____。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的感情却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明显区别,请写出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抒发了______之情、______之情以及对朋友的______之情。
【3】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的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独立”“寒秋”“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什么?本来的顺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立寒秋”中的“独”告诉我们,青年毛泽东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想想,他为什么要“独立寒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作者思绪万千,他提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
A. 秋天叶黄时,看到碧绿透明的江水,心情为何这样差呢?
B. 这苍茫的大地啊,该由谁主宰你的升降沉浮?
C. 自然界中之景物尚且不畏寒秋,互相竞争,我怎么怕冷呢?
D. 红色往往给人朝气蓬勃,喜庆祥和之感,在我眼里怎么变了呢?
【4】读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青年形象?在下面正确的说法后打“√”。
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懂得领略湘江美景。( )
②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
③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
④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
⑤在下阕,作者深情回忆了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1.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2.《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接不暇”的“暇”字,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再组两个词: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有“站”“叫”“飞”“扑”。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鸟的各种姿态,让我们感受到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全文,本文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表达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以及大自然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
10、阅读短文。
指纹的秘密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
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7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地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_。
【2】指纹就是指______________,它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3】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卖女儿的“文书”上,可以说明指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文中加点的词语“据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爬行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鸟的天堂》课文节选。
起初四周是非常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那歌声真好听。
【1】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鸟体型的词是_______、_______;写鸟颜色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写鸟动作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作者写大榕树里的鸟儿,第2段重点写了一只____________,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儿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5】这几段话主要写了( )
A.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B.着重写了鸟儿们放声歌唱的快乐情景。
C.着重写了鸟儿飞翔的样子。
13、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第一句话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灯的______多、______多。
【4】从选文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时要读出什么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名著选文,回答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2】文中的“大虫”指的是_____,它抓人的本事是一_____,一_____,一_____。
【3】从哪里可以看出“大虫”十分凶猛?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4】选文主要描写了武松打虎的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不超过七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 花朵 觉得 那些 是在 真的 地下 上学 的 学校里(组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耳朵听,围绕关键句,恰当使用拟声词,描写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心情时的感受,写一写“考完试,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一情境。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肩负起发扬、继承中国航天精神的重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坚决地对战友说:“这里需要我,我不能离开这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这支笔难道不是小红的吗?(改成陈述句)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
【5】我们讨论并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修改病句)
【6】这件事是真的。(改为反问句)
【7】天上的星星闪亮亮的。(改为比喻句)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都没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语境,从下列词语中选一两个词来描写你的心情。
提心吊胆 | 心急如焚 | 欣喜若狂 | 心里打起鼓来 |
那天是我第一次当众讲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能看图写一段话。
(写作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