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双鸭山高考二模试卷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替( )施( )捣(  

潜( )拖( )岛(  

既( )武( )愧(  

即( )威( )瑰(  

 

3、成语填空。

____________ 眉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地裂

窃窃____________ 刚正____________ 呼风____________

划波浪线的词语让我想到《______________》这本书中的___________(谁)。

4、先理解词语,再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有益:

谦虚:

彼此:

 

5、认汉字 , 再组词。

___________   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著名诗篇有《塞下曲》《________》《________》《江南曲》等。

2全诗通过描写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将古诗《夜书所见》补充完整。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见:__________________

客情:__________________

【3】《夜书所见》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人名),诗的前两句写作者的______之情,后两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 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在文中第5自然段中横线上填上表示农夫高兴的词。

2依照文中划线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 走上)月球,(游入 潜入)深海,(观察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 思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用“√”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在古代,人类很依赖自然的时候,生活是怎样的?想象一下,照样子写一写。

例:没有电灯,人们只能靠煤油灯来照明。

没有空调,人们只能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________,人们只能___________

【3】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____的方法,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___

【4】下列问题中,你认为对理解课文内容最有帮助的是( )

A.什么是程控电话?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什么季节?

C.20世纪,人类在科技方面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D.20世纪的成就为什么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5】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速,22世纪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请你大胆写出自己的畅想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橙子》,完成练习。

   

陈禹峰

我从小就喜欢吃橙子。

然而,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大多数时间里,连橙子都是奢侈品。但是每到年前,父亲就会从单位搬回一箱橙子来,告诉大家,这是今年的年终奖。

在那些冷冽清贫的新年里,一箱橙子往往比任何礼物都来得珍贵。

母亲会把它们拿出来,整齐排列在家里阴凉通风的角落,每天从里面挑两个出来,细细削了给我吃。

母亲削橙子是相当讲究的,因为她不愿意像一般人吃橙子那样,如切西瓜一样简单粗暴地将橙子大卸八块后上嘴啃,所以,她只是拿一把快刀,像削革果、削梨那样,先把橙子最外层的厚皮仔细地削掉。她削得相当小心,一来怕下手太狠,把橙子削破,汁水洒出来,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如此削橙子的意义:二来她希望可以尽量连贯地把这层外皮削成一整条,这样削完后,将外皮细细盘起来,再放在阳台上晒干,之后,外公就可以把它们拿去当燃料,让家里在烧煤的时候多一缕橙香,还可以将橙皮放进冰箱角落,让它成为天然高效的除臭剂。

然而削完这一层皮,还没有结束。母亲还要再用刀尖,一点一点,边掏边撕掉紧紧裹着橙子果肉的那层细皮。这件事很磨人,我坐在一边看她削橙子的时候,往往会不耐烦,除了一个劲儿地催她快点,我还问她:

“妈,这样削橙子多累啊,你就不会烦?”

母亲完全不以为意,她一边继续着手里烦琐的工序,一边笑着回答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只好安静下来,忍着口水在一边慢慢等。母亲削出来的橙子,往往和剥完皮的川橘一样,晶莹剔透,连一点细皮都找不到。而我通常是囫囵吞枣,三下五除二就解决掉了她的劳动成果。

母亲看着我,只是笑。当然,还要叮嘱我慢点吃。

所以,作为一个笨手笨脚、没什么自理能力的人,我比谁都会削橙子。北京的冬天比老家更冷,然而日子却已经不再艰辛了。但我还是会买一箱橙子,整齐排列在阳台上,在有空的日子里,花半小时坐在茶几前,细细地削上一个。

先将外皮连贯地削掉,然后盘成蜂窝状;然后拿刀尖,一点一点剥细皮。

那是母亲留给我的味道,亦是她教给我的生活。

(本文选自《读者》2016年第13期)

【1】母亲削橙子有着“烦琐的工序”:

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请摘取原文中的语句。)

【2】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母亲合适的语言。(答案直接写在原文的横线上)

【3】“磨人”一词的意思我们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你觉得联系下列哪一句话来理解最不合适(       

A.我坐在一边看她削橙子的时候,往往会不耐烦。

B.我只好安静下来,忍着口水在一边慢慢等。

C.我通常是囫囵吞枣,三下五除二就解决掉了她的劳动成果。

D.然而削完这一层皮,还没有结束。

【4】母亲不厌其烦地细细削橙子,原因最完整的一项是(       

①橙子皮太厚了,实在不太好削。

②怕下手太狠,把橙子削破,汁水洒出来。

③希望可以尽量连贯地把这层外皮削成一整条。

④削的橙子是要给自己的孩子吃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5】“那是母亲留给我的味道,亦是她教给我的生活。”

“母亲留给我的味道”里,除了“橙子”的味道,还有留在作者心中___________的滋味。

“(母亲)教给我的生活”,我觉得“母亲”不但教给我如何“削橙子”,还教会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以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本文在描写母亲的过程中,没有直接采用_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在第5、6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如何削橙子,又在倒数第二段作了详细描写,你觉得这种写法是不是重复啰索了?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密码中的真情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女大学生身上。

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并存入一学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远行的前夜,父亲特意告诉她卡的密码,并告诫这个密码要铭记在心,切勿随处乱记,否则,密码被人知道就不安全了。

女孩当时意气风发,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父亲的话并未在意。到了学校,要缴纳6000元的学费,她把卡插入自动提款机后,可怎么也想不起密码。无奈,她只好打电话问父亲,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了几遍。为了便于她记忆,父亲特别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哟!”过了一段时间,女孩又要取钱,却又想不起密码了。明知道这组数字是妈妈的生日,但女孩不好意思再问爸爸,更不好意思问妈妈,钱自然无法取出,她只好向同学借钱花。

暑假回家,父亲问她钱花得如何,女孩哭了。知道原委后,父亲没有责怪她,反而安慰她说没有关系。女孩却有点生气,问父亲为什么不把密码设成她的生日。父亲说:“不设置成你的生日,是为了保护你。”他解释说:“通常,人们会将银行卡和身份证装在一起,这样,如果两样东西同时被盗,后果不堪设想。”暑假结束,女孩回了学校,从此她记住了母亲的生日。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女孩还专门给母亲寄了一张漂亮的贺卡,收到贺卡后,父母很欣慰。不久,家乡传来噩耗: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同时遇难。晴天霹雳!女孩疯了一样赶回家,昏倒在父母的遗体前。在众多亲友的帮助下,女孩安葬了父母。整理父母遗物时,她发现了一张储蓄卡。女孩潸然泪下,父母曾经告诉过她,家里还有一张卡,存着她4年大学生活的全部费用。女孩知道,这是父母多年的血汗钱。

拿着卡回到学校,女孩日日以泪洗面。虽然很思念很悲伤,可是日子还是要过。在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下,她渐渐恢复过来。

女孩自己卡上的钱已经用完,她拿出父母遗留下的卡去取钱。在自动提款机上,她先输入母亲的生日,屏幕显示:密码错误!再输入父亲的生日,还是错。她急忙将卡抽出,心中焦虑:这张卡会用什么数字做密码呢?离家之前女孩曾经找遍父母的遗物,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密码的信息。

她再度把卡插入,下意识地输入自己的生日。这次顺利地进入了服务界面。

女孩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父母储蓄卡的密码肯定是他们最容易记忆的数字,也是他们最珍惜的数字,这一点做女儿的怎么没想到呢?

取完钱,女孩修改了密码,她输入的数字是父母的忌日。

这是一个最不应该记的数字。

【1】联系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1)父母准备了两张银行卡,其中第二张卡的密码是_______,父母以此为密码是因为________

(2)题目“密码中的真情”既有______________的真情。又有______________的真情。

【2】品味文中画线句“父亲特别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哟!”,简要回答问题。

(1)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密码?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父亲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用“﹏﹏﹏”画出来。

【3】“取完钱,女孩修改了密码,她输入的数字是父母的忌日。”为什么女孩要将密码改成父母的忌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牢牢记住。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最需要牢牢记住的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冬天已经过去了,冰雪融化,春天已经来了。我们四处寻找。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啊!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小花,默默地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我发现“寻找”可有意思了,“寻”和“找”的意思相近。我也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扮( )   偷偷( )   五颜六色(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春天在__________,春天在__________,春天在______________

春天还在_____________。(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14、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为人民利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       )(       )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加点的字词填上音节。

(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这段话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做比较来说明人死的意义。

(6)古往今来,人死的意义都有所不同。名垂青史的有:_________________;遗臭万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小小的梅花雀在窗外唱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爬进花园里来了。来春天也跟着回到花园里来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晚上不是要刮大风吗?

2.战斗不是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吗?

3.我上台去表演一下怎么不行呢?

 

 

 

19、按要求写句子  

(1)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

(2)红火,粉霞,白雪。(改成排比句或比喻句)

________

(3)星期六我们去看足球赛。(换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爷爷走路。(改成夸张句)

________

20、根据读音选择正确的字,画“√”。

chóu(筹     踌)集                 bǐ(皮     彼)此               金zhuó(蜀       镯)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以“我最喜爱的 (填动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动物的样子、特点,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