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一想,填一填。
j-(_____)——jú j-(_____)——jǐ q-(_____)——qǔ
j-i-ā——(_____) x-(_____)——xù q-(_____)-ā——qiā
x-i-(_____)——xiá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时节雨纷纷。 时节:__________________
3.路上行人欲断魂。 断魂:__________________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__________________
5.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一些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天下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山归来不看岳。
4、想一想,填一填。
(1)经过本学期(二年级下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因为“小信成则_______”。
请你再写一句这样的名言:____________。
5、将下列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 ____充数 ____ ____盗铃 刻舟____ ____ 画____添____
杞人____ ____ ____弓____影 南____北____ 自相____ ____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蜗牛
我是快乐的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
伸出两只小犄角,一边看来一边走,
我从来不回头。
我是快乐的小蜗牛,天南地北去旅游,
刮风下雨都不怕,躲进小屋乐悠悠,
天晴了我再走。
【1】填空。
(____)南(____)北 (____)的小蜗牛
【2】词语搭配。(连线)
背着 小屋
伸出 房子
躲进 犄角
【3】根据儿歌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躲进小屋乐悠悠”中的“小屋”是指:( )
A.小蜗牛在旅行路上见到的房子。 B.小蜗牛自己背上的壳。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异乡:_______ 为异客____________ 逢:_________ 倍: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独”和“异”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孤云独去闲。
,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被世人誉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闲: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
【4】读第1、2句诗,完成填空
(1)这两句诗运用了 ________ 的写法,烘托了诗人心灵的____________。
(2)想象画面,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3、4句诗,完成填空。
(1)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诗人与_______之间的深厚感情。
(2)“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_______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完成习题。
[甲]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乙]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甲]段选自课文《______》,[乙]段选自课文《_________》。
【2】甲段中加点的“它”在文中具体指:____。[乙]段中加点的“它”在文中具体指: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中,作者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B.[乙]段中,“母亲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批评、挫折、困难等,“警告的力量”是指鼓励、表扬、奖励等。
C.[甲]段主要写父亲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乙]段主要写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
【4】读了[甲]段,我认为应该做这样的人:_____。读了[乙]段,我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时常得到这样的提醒: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极目兴凯湖
在祖国的北方,有许多美丽的山水,但叫人难以忘怀的却是素有“绿宝石”美誉的兴凯湖。
它不是海,却像海一样辽阔,拥有海一样的气魄,气势如海一样的磅礴。
从遥远地平线上聚集的白色波涛,连接成一道道跳荡涌动的雪墙,鼓动着,喧嚣着,一齐奔腾向前。一段波涛从高处跌落了,另一段波涛又卷起来,彼此呼唤着,牵扯着,追赶着,或迎着旭日,或驮着晓月,向岸边推进。日夜不息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毫不疲倦地奔泻着,轰鸣着。极目所至,烟波浩淼,碧水流霞,水天相接,横无际涯。
许多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一朵浪花。澄净的湖水尽头与天空的青黛色连为一体,水天一色,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眼前的鸟在飞翔,你却辨不清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天振翅。蓝天上漂浮的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异常,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一只鸟儿,正在云中翱翔。
兴凯湖水宁静,水波不兴的情形很少,更多时候还是激浪澎湃,惊涛冲天。有时,即使岸边的树叶静止不动,没有一丝风,但湖中的狂涛照样喷着白色泡沫,涌动着,一排排向岸边扑来。阳光在波涛上晃动,起伏,升降,高高的浪花有种透明的感觉,似把一颗透明的心奉献给大地、天空和太阳。
在兴凯湖看波涛,时间久了你还发现,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滚滚的波涛永远是洁白的。只要有一点尘埃、腐叶,都会被急流、巨浪抛上岸。湖水永远清澄莹澈,如梦,如诗。
兴凯湖是鱼的世界,更是鸟的天堂。在湖边一个月牙形的沙滩上就歇息着成千上万只鸥鸟,像一片灰白色的云,又像一团团银色的雾,罩住整个大沙滩,连一点空隙都没有。它们拥挤着,争鸣着,骚动着,仿佛在举行盛大的俯集会。白天,它们飞到辽阔的湖面寻觅鱼虾,洗涤羽毛窃窃私语;晚上,就共同歇息在这安宁的王国,互相依偎,做起美妙的梦……
兴凯湖的日出别有一番风景。夏日凌晨三点多钟,如果向东方望去,一条与地平线平行的金色的云,像一条薄薄的纱巾披在兴凯湖的肩头。当平静的、淡青色的湖水尽头呈现出一片银白色时,湖天先呈现一点橘红,渐渐变成一抹血红,将湖水与天空接上,染成一体。旭日,金黄色的旭日,一点点、一寸寸从湖头升起,升起……须臾,金光骤然四射,太阳一下子从云海里跳出来,那么炽热、强烈、娇傲。天空又变得那么蔚蓝,湖面又变得波光粼粼,一片金黄。与太阳一起升起的,还有湖尽处那片片篷帆……
兴凯湖——祖国最北方的一湾湖水,碧波万顷,自由奔放,风韵独具,如诗如画!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波涛 ( )的聚会 ( )的湖水 ( )的王国 ( )的白云 ( )的天空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柔——( ) 喧嚣——( )
奉献——( ) 清晰——( )
【3】第1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写法上是( )。
A. 开篇点题 B. 首尾照应 C. 结尾扣题
【4】本文从结构上看属于( )。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5】这篇课文写了兴凯湖的景物包括:( )
A. 兴凯湖的波浪 B. 兴凯湖的温柔时的情景
C. 兴凯湖的山 D. 兴凯湖激浪澎湃时的情景
E. 兴凯湖的岛 F. 兴凯湖的日出
【6】“兴凯湖水宁静,水波不兴的情形很少,更多的时候还是激浪澎湃,惊涛冲天。”这句话是(__________)句,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
【7】请你用“——”画出第八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一段中有几个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请你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森林歌星”小麻雀
①森林里的小黄莺和小麻雀是一对好朋友。
②有一天,森林里举行音乐会,小黄莺获得了歌唱冠军。小黄莺出了名以后,小麻雀便经常对大家自我吹嘘:“小黄莺得冠军,全是我的功劳。因为他是我的徒弟呀!”不明真相的动物将这一消息传了出去。于是小麻雀身价增长百倍。
③有一天,小麻雀对八哥说:“小黄莺有什么了不起,他的歌还不如我唱得好呢。”小八哥知道小麻雀在吹牛,便邀请了森林中的鸟儿一起去找小麻雀,故意央求小麻雀唱一支歌。小麻雀自知嗓子不好,就推辞说:“我今天感冒了,不能唱。”小燕子就说:“你的徒弟小黄莺都唱得这么好,你做师傅的客气什么呢?”小麻雀无可奈何,只好扯开破嗓子,喳喳地唱了起来。只唱了几句,小鸟们就偷偷地笑起来。再唱几句,小鸟们都捂着耳朵飞走了。整个森林里,只孤零零地留下了一只会吹牛的小麻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常常——( ) 拒绝——( ) 恳求——( )
【2】运用______的方法,我知道了“吹嘘”的意思是______。
【3】“不明真相的动物将这一消息传了出去”中的“这一消息”指的是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5】这次事件之后,小麻雀会怎么做呢?试着预测接下来小麻雀的做法,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牛和鹅(节选)
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 )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 ),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 )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 ),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嘎嘎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选文括号里。
果然 可是 虽然 因为
【2】“我”原来“怕鹅”,是从_____________的角度看人,觉得人比鹅____________;“我”后来“不怕鹅”了,是从_____________的角度看鹅,觉得鹅比人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____________态度的转变。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1】用横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赏析
品课内片段。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理解词语。
“如愿以偿”的意思是 。在文中具体指( )。
A.陌生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实现了。
B.“我”给金吉娅买了她梦寐以求的洋娃娃。
【2】“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画“√”。
(1)她送给我们许多礼物,“我”很感动。 ( )
(2)她送给陌生女孩礼物的行为和爱心令“我”感动。 ( )
【3】文中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非常感谢金吉娅。她给金吉娅做了一张贺卡,请你帮她填写内容。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小鹿在溪边散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浆味的草香飘进我们金色的梦境。(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兴安岭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颜六色的各色风筝在空中飞舞,漂亮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溪潭 大都 里 大鱼 比较 躲在 的 深(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我国最美丽的皇家园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湖的胜景很多,真让人心旷神怡。(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对妈妈说:“我周日去图书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河出现在眼前。(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晨风中,一株带露水的小草是风景;溪水中,_____________是风景;草地上,____________也是风景。
19、王老师急得直跺脚。(仿写句子,注意用上加点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例:柳条像长长的辫子。
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周围一定有一些值得你热爱、敬佩的人。以“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试着运用一些我们学过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