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2)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娃游于东海,______________。“溺”的意思: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自用则小。尺有所短,______________。
(5)《花牛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繁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6)《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___________,王戎,晋朝人,被称为“____________”之一。
(7)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能信口开河。
(8)《走月亮》写的是云南____________(填高原湖泊的名称)的美丽景色。课文中“走月亮”一词出现了多次。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异曲同工。给下列句子中带点词换上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①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 )
②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 )
③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 )
④如果感到疲劳,蟋蟀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
3、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高(_____)流水 天籁之(_____) 余音绕(_____) 黄钟大(_____)
轻歌曼(_____) 行云流(_____) (_____)夺天工 惟(_____)惟肖
画龙点(_____) 笔走龙(_____) (_____)笔生花 栩栩如(_____)
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音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词语有___________。
3.我能用“______________”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字典,填空。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组词 |
脚 | _____ | _____ | _____ |
升 | _____ | _____ | _____ |
5、带着问题来读书。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__________。全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
6、阅读
题临安邸
【宋】林升
______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
______________,
直把杭州作汴州。
【1】背诵课文,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诗句。
【2】下面对本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这首诗的题目可以知道,作者把这首诗写在了临安的旅店。
B.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林升。
C.首句中“山、楼”两个叠词的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仿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D.“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作者陶醉于西湖边上表演的歌舞,表达希望歌舞不要停止。
【3】根据诗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______
②“暖风”指自然界的春风。______
③“西湖歌舞几时休?”中的“休”的意思是“休息”。______
④“游人”在诗中特指那些忘了国难、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______
【4】读诗的前两行,你想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在下面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本诗后两行的意思,并写一写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6】历史上,很多诗人像林升这样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借诗词倾泻出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临终时,还写下《示儿》,叮嘱孩子们“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龚自珍渴望通过变革挽救垂危的国家,在《己亥杂诗》中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的呼声。当前,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在强大祖国的护佑下能够安居乐业,更当时时提醒自己:“_________,一日难再晨。”“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塞下曲(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①,
将军夜引弓②。
平明寻白羽③,
没④在石棱⑤中。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②引弓:拉弓。③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④没(mò):陷入。⑤石棱(léng):石头的突起部分。
【1】《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塞下曲》(其三)中描写的将军在“单于夜遁逃”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他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__________的特点。
【2】《塞下曲》(其三)中“________”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______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者相衬,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试着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塞下曲》(其三)描述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知道的边塞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春天
①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声近了。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妖娆。岸边的小草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在春风的吹拂下轻盈舞动,草地在阳光下像一块碧绿色的绒毯。孩子们在上面坐着,躺着,有的还打着滚儿。成群的牛羊欢快地来到河边吃草,饮水。小羊羔“咩咩”地在母亲身边跳跃。
②河两岸,一排排垂柳,长出嫩绿的枝芽,布谷鸟、喜鹄,在枝头蹦跳,唱出清脆婉转的歌。垂柳的枝条伸进解冻的小河里,好似要洗去冬日的寒气。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了一道道波纹,映在水里的青山绿树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像调皮的鱼儿在那里游动。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春* ( )的枝芽 ( )的鱼儿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文中写了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鸟儿。
【4】请你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描写或赞美春天。
____________
10、短文分析
大公鸡
一天,公鸡对青蛙说:“我的本领大,太阳是我叫出来的。”青蛙说:“你夜里能把太阳教出来吗?”公鸡边走边说:“能!”
这天夜里,公鸡大声叫起来。过了一会,外边真的亮了。公鸡可高兴了。哪想,主人把公鸡关了起来。原来,公鸡看到的是电灯的光。
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1)太阳是公鸡叫出来的。( )
(2)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
【3】用_____在原文画出公鸡说的大话。
11、阅读理解。
可爱的大熊猫(节选)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它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皮毛滑滑的,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可爱极了!
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箭竹,既脆又略带甜味。大熊猫先把这些竹子咬断,再一根一根地扯掉竹枝,然后撕开竹皮,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大熊猫的食量可大了,一天要消耗十千克左右的箭竹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身子 ( )的尾巴 ( )的皮毛
( )的耳朵 ( )的黑眼圈 ( )的四肢
【2】第一自然段从 、 、 、 、 、 、 的方面来描写大熊猫的可爱。
【3】第二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文中描写大熊猫吃箭竹过程。先写 ,然后 。
【4】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提升。
生命的一部分(节选)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丢了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丢了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也要读书。我难以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兴致勃勃——( ) 索然无味——( )
【2】文中第三自然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读书的益处有哪些?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13、课外阅读。
小花籽找快乐
一颗小花籽从妈妈怀里跳出来,它要寻找快乐。
它看见太阳,问:“你快乐吗?”太阳说:“我给大家带来光和热,我很快乐。”
它看见蜜蜂,问:“你快乐吗?”蜜蜂说:“我给大家采花蜜,我很快乐。”
它看见青蛙,问:“你快乐吗?”青蛙说:“我跳来跳去给庄稼捉害虫,我很快乐。”
小花籽继续去寻找快乐。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
【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 ) ( ) ( )
①采花蜜 ②带来光和热 ③捉害虫
【3】太阳、蜜蜂和青蛙都感到很快乐,是因为( )
A.他们都很忙碌
B.他们都在为别人做贡献
C.他们逗小花籽玩呢
【4】小花籽在寻找快乐的时候还会遇到谁呢?想一想,填一填。
小花籽看见______________,问:“你快乐吗?”
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很快乐。”
1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国王的御橱里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子为什么很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罐不和铁罐比,是因为自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罐与铁罐的命运最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
16、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我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1)大风刮断了树枝。
( ) ( )
例:这道题老师没讲过吗?
这道题老师讲过了。 这道题老师讲过了呀!
(2)我们不应该珍惜粮食吗?
( ) ( )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②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19、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________天空飘着 _________气球。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或反问句。
1.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会永远在这儿坐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令我难忘
要求: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你一定发生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请选取其中的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把它完整地写下来。要注意叙述的详略。作文字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