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湘西小升初三模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课文《神州谣》内容填空。

1.黄河________,长江________,长城________,珠峰________

2.________岛,隔海峡,与________,是一家。

3.“我神州,称中华”中“中华”的全称是________

4.“各民族,情谊浓”中“各民族”指的是我国的________个民族,我能写出几个少数民族:________族、________族、________族、________族……

2、给下列一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_海伦· 凯勒___ 郑和远航 ___二泉映月___都是我本学期喜欢的课文___从课文主人翁的身上___我读到了顽强___执着___热爱等品质___我还写了一篇读后感___受到了老师的夸奖___

3、将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1)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______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______自己。

(2)我的心剧烈______地跳动起来,用恐怖______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3)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______,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______

4、拼音写字我最棒。

zhē zhù______ tuì qù______ zhǎ  yǎn______

lán gān______ zhǎi xiǎo______   liáng shuǎng______

5、我会填,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2)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

(3)不知细叶___________________似剪刀。

(4)________无穷碧,映日荷花________

(5)_______,孤光一点萤。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

【2】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___ 不识:_____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7、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______   ______

2理解下列词语。

铺:________________   瑟瑟:__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__   真珠: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字用得非常好,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诗通过对景物“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之情。

8、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 ___________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在横线上填写作者姓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

【3】首联中,作者为什么说“好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__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_图,以__________反衬___________,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

【5】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的诗眼是(       

A.好

B.春

C.喜

D.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     )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在括号内加上标点符号。

【2】前文写木桥的“发抖”“呻吟”为下文写木桥倒塌____________

【3】小说以“桥”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更象征了老汉的______,老汉的生命是一百多个群众通向______的桥。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象一下,老汉想要喊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600年。

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

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起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补回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竹子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家的门前也有一片绿意葱茏的竹子。

这片竹子是美丽的。它们撑着一片片小绿伞,为小草遮阴。它们有的弯着身子,乐呵呵地望着远方,有的挺直腰杆,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有的则刚长成竹子,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它们四季常绿,那种绿,并不同于普通的绿,而是一种清新自然的绿,有时令人眼前一亮,有时令人浩气长舒,有时令人心旷神怡。

这片竹子是坚强的。竹子挺拔刚正,不怕一切风雪,就算北风呼呼,大雪纷纷,狂风怒号,它们也坚强地屹立于土地之中,岿(kuī)然不动。竹子的根更是令人深深折服,它们深深地长在土壤里,使土层不至于流失。

这片竹子是无私的。它们对人类一无所求,将一生都奉献给人类:竹皮可以用来编织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竹叶可以用来泡茶喝,清热解毒;竹笋又可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我喜欢竹子,更喜欢家乡的竹子,因为它不仅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它还用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时刻鼓励着我!

1照样子写词语。

大雪纷纷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相应的四字词语。

(1)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_________________

(2)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在压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出了竹子 、无私的特点,其中第4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4竹子对人类有哪些作用?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我”为什么喜欢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西栅的梆声

迟子建

①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高贵而又深沉。西栅被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迷宫似的灰街长巷,也就有了舟楫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起航。西栅,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烛白色的。

②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与它们比起来,依赖车船出行的人,是多么的被动啊。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身下这片枕河入梦的人家了,从天宇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飘飘洒洒,也是说到就到了。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们起了顽皮,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

③西栅由十二座小岛组成,所以进出西栅,须乘坐渡船。西栅的渡船是我喜欢的那种,渡船大体看来是梭形的,人工摇橹,至多坐六人,既不像大船那样笨拙少情调,又不像只能容一两个人坐的小舟,在水波上活跃得像条鱼一样,让人心生不安。不大不小的渡船,如同恰到好处的鞋子,最适合游人的脚。船家是个女子,乌镇人对她们有个亲切的称谓:船娘。而我觉得,女子的性情,最适合在西栅摆渡。因为这儿不是荒凉的海域,需要顶天立地的男人披荆斩棘。西栅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个听桨声的地方,由性情温婉的女子做“掌门人”,再妥帖不过了。

④船娘戴着斗笠,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虽然落着雨,但岸上投下的灯影,依然盛开在河面上。没有月亮的夜晚,那一团团湿漉漉的橘 黄的灯影,是那么的鲜润明媚。带着一身的水汽,船停靠在客栈的码头上了。简单吃了点东西,洗漱后躺下,已是深夜了。旅途的劳顿,并没有使我立刻入睡。不过在西栅失眠是幸福的,因为你在静得出奇的夜里,能听见淙淙的流水声。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有删改)

【1】第①自然段中写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栅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展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从中体会出作者对西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根据第③、④自然段的内容,请你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4】第④自然段中“船娘戴着斗笠,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虽然落着雨,但岸上投下的灯影,依然盛开在河面上。”是________态描写,从中体会到西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词语综合运用。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1)句中吸收的反义词是 

(2)正确运用漂浮飘浮填空。

蓝蓝的天空上(  )着朵朵白云。

河面上(  )着几片树叶。

 

14、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

正在他脸贴着玻璃,专心注视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还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同义词。

缘故(同义词)   陌生(反义词)  

2、小佳碰上了哪几件倒霉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3、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爸爸讲的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真的吗?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练习。

(1)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穿蓝色背心年龄最小的运动员。(缩句)

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革命英烈彭湃之子彭士禄,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追授为“楷模时代”。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担任。

______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注意加点的部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从给出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用这种修辞仿写句子。)

伤心

瘦弱

宽敞

_____________

(5)根据情境“起风了”,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句子,表达出当时的真情实感。

心情好: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8、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兵士抓住了方志敏。     两个兵士没有从他身上搜出一个铜板。(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照样子写一写某人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体会例句的表达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1大象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2)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刷子李、杨氏子、刘伯承、严监生……课本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想必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留心观察,我们身边也有着许多个性鲜明的人,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下来。通过典型事例,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写出他(她)的个性特点。题目自拟,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