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东方小升初三模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句子游乐园。

(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结果:

①长出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例子写句子。

例:浪花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

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句子补充完整。

早晨,树林里热闹非凡。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动作 B.语言 C.心理 D.神态)描写,表现出了黄继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1)加点部分写出了黄继光爬得_________,表现出了黄继光的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黄继光为什么要向前“爬”,而不是“冲”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1)例:黑沉沉(ABB__________________

  2)例:刹那间(表示时间极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忠心耿耿(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近字组词。

( )                    ( )                    ( )

( )                    ( )                    ( )

5、按要求填空。

(1)照样子填一填。

(弹)钢琴   (______国歌   黄色   (土)黄   (______

(2)按要求写成语。

①含“之”字的: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天气的: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独去闲。

相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最能体现诗的主题,表现出作者的情怀和感受。

3诗中前两句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__________,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4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忆江南》是一首(   )。

A.   B.   C.

2江南好中的字,包含着诗人深情的________

3诗人描写了江南的____、________的景色之美。“________”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与“________”一句相呼应。

8、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名是《________》。我还发现这首诗与民间故事《____________》有关。

【3】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____,后两句描写的是____

①人间乞巧的场景 ②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4】这首诗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  )之情。

A.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B.对天上神仙生活的期盼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本名徐渭,“文长”是他的字,这个字有个有趣的由来。

徐渭不想做官,但是两个哥哥逼他去应考。考场上,他看过题目便一挥而就,文章虽短,却很精辟。剩下许多时间没事干,他便在卷子空白处画上祖先像,又画上供桌和祭品,最后画上他自己穿着举人的服装在祭祖。画完后,他在边上写上“不过如此”四个字。主考官看了卷子,很佩服他的短文,后来看到那幅画,却连连摇头,在卷子上批道:“文章太短脸皮厚,名次排在孙山后。”当然没考取了。

三年后家里人又叫徐渭去赴考,刚巧又遇到了上回的那个主考官。徐渭心里很火,便在卷子上大作文章,列举了科举的种种弊病。他越写越火,文章也越写越长,试卷上写不下,就写在桌面上、凳子上,最后连凳脚上都写满了。交卷时间到了,徐渭把试卷连同桌子凳子一齐背上去交给主考官。

主考官不由得大吃一惊:“你要干什么?”徐渭笑道:“你不是喜欢长文章吗?我就写篇长文章给你看看吧!”这件奇闻很快传了出去,从此,徐渭就被人称为“徐文长”了。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文长”的“长”读什么音?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徐文长在试卷空白处画画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奇闻很快传了出去”, 这件奇闻指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这件事是一件奇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乡 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________顺序记叙的,写出有关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把乡愁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朗读这首诗的语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11、课内阅读。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概括选文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2.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3.作者写看了精彩的《西游记》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4.怎样理解“‘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一句中的“消遣”?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是什么?

12、阅读。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出了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没有把我撵(niǎn)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个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得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中,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说话时,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连忙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于是我迫不(及 急)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三年前,我第一次来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zàn zhàn)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或读音。

【2】请你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30字进行概括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题“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儿般美好。

B.本文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文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

D.题目别出心裁,这样定题目是为了与众不同。

13、课外阅读。

独自战斗,独自通关

①放学路上,我边走边四下逡(qūn)巡,想找个“称手”的武器——昨天捡的那根树枝太细太脆,第一回合搏斗刚开始,它就断了,害得我负伤落败,哭着回家。

②我慢吞吞地走着,尽可能拖延着回家的进程。在大院门口,我终于找到了一根比较满意的树枝,可是掂量比画了好一阵,还是迟迟无法下定决心走进楼道。

③我的对手是一只大公鸡,它是我家楼下邻居胡姥姥养的宠物。

④胡姥姥对它爱若珍宝,把它养在楼道里,从来不加约束。楼道里养鸡显然不合适,但那时机关大院邻里关系比较和谐,也没人管。

⑤我们管公鸡叫公鸡,胡姥姥管公鸡叫鸡公;我们当地人喂鸡是这样吆喝的:“咕……咕咕咕咕!”胡姥姥是这样吆喝的:“局……局局局局!”每次看到她喂鸡,我都一面学她,一面扮鬼脸。

⑥鸡也没白吃胡姥姥的,一长大就开始报恩护主,凡是路过胡家的小孩,都遭到此鸡的无差别对待——被啄得哭爹喊娘。

⑦但是这只鸡就住在我的必经之路上,不可能绕过它,因此我的每一次往返都成了斗鸡之旅,一开始我还不太把这畜生放在眼里,短兵相接了不到三次,双方战斗力之间的差距就已像基因差距那么大了。

⑧话说那天中午,我刚踏上二楼,就看见这厮阴森森地蹲在那里。我的肾上腺素嗖一声升到脑门,一面用树枝指着鸡,一面慢慢向楼上移动。鸡一看我竟敢用武器指它,肾上腺素嗖一声就飙上鸡冠,毛一抖,翅膀一奓,跳起来就狠狠啄了我一下。

⑨我急忙挥起树枝还击,它灵巧地避开了,眼中放射出凶残、邪恶而又疯狂的光芒,扇着翅膀抢上前来,不要命似的向我发起猛攻。失了先机的我余勇尽泄,无心恋战,一边盲目地乱挥树枝,一边号哭着往楼上奔窜。鸡跟在后面猛追穷寇,照着我的屁股一通狠啄,一直把我追到家门口,看到我妈出来,才不慌不忙地下楼去了。

⑩它最招我恨的就是这点:欺软怕硬,但凡有个成年人在我身边,它要么昂头踱步,要么低头吃米,一脸世界和平大使的表情。

作为一个堂堂人族,被一只鸡欺负成这样,听起来似乎挺丢人的,但我心安理得,因为这鸡真不是一般的鸡。我姐比我大许多,当年也被这恶棍啄得屁滚尿流。现如今,回想起往事,她说:“当年的我饶是短跑冠军,还是被这只大白鸡啄。其实要说有多痛也不至于——它只是只鸡嘛!怎么咬都不会造成重大伤害,关键是那种白色恐怖!”姐姐推心置腹地说:“它那种邪恶的攻击欲念足以摧毁你的信念,让你忘了自己远比它强大的事实!”我把手用力按在这世上唯一知音的手上,重重地点了点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战斗力也渐渐提升。一开始,屡战屡败不说,鸡那残暴的目光还常常出现在梦中,害得我屡屡惊醒;后来,我偶然也能逼退它,成功跨过天险,每日的搏击已是家常便饭,胜负都已被我看淡——是的,这只神奇的大公鸡一直活了很多年,我这辈子再没见过这么长寿的鸡。

再后来,胡姥姥去世了,她的家人随后宰掉了鸡。全院小孩奔走相告,孽(niè)畜已除,世道安稳,岁月静好,大家终于得以重享太平。

在这个江湖上,每个小孩都只能独自战斗,独自通关,独自升级。大人们都忙,大部分时候都顾不上管我们,任凭我们独自闯荡。

——作者:蔚蓝 选自《意林》2018年14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爱若珍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奔走相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短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中,“用力按”、“重重地”等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和姐姐有同样的经历而感到高兴,侧面体现了这只公鸡令人畏惧。

B.文章开头描写“我”寻找武器,设置了悬念,再引入对手是一只大公鸡,强烈的反差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我”被一只鸡欺负得心安理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懦弱、胆小怕事的人。

D.本文以公鸡为线索,记叙了我童年时和公鸡“斗争”的故事,情节完整,语言幽默,寓意深刻。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兵相接”指“我”和公鸡双方面对面的搏斗。

B.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和公鸡的战斗力不相上下。

C.这句话写出“我”一开始过于轻敌,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D.这句话为下文“我”的惨败做铺垫。

【4】这只公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谈谈文中第⑨自然段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从“我”和公鸡两个角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种植春天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格冷酷。他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她种植、诞生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做中介,把冰凌百丈变成繁花万朵。也许,这样静静地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冷酷(   ) 厚道(   )  滋润(   )

2. 读短文,我们知道:国王没有迎春天,是因为    农夫迎来了春天,是因为    

3.画   的句子使用怎样的修辞方法?说明了什么?

4.细读短文,思考其寓意是什么?

5.也许,这样静静地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结合本文的意思,发挥你的想象,这样静静地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那还会有什么呢?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要求变换句子

1.虫子吃光了树叶。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2.桌子上摆着纸、笔、水杯等学习用品。(修改病句)

3.微山湖水真绿啊!(改为比喻句)

 

16、改成字句

沙粒会把浅水洼里的水吸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母亲不识字。 母亲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3.克隆技术展示前景。(扩句)

 

4.那份纯洁无私的爱我怎么会忘记呢?   (改为陈述句)

 

5.少先队员不该向困难低头。(改成反问句)

19、补充下列句子,做到语句通畅,书写正确。

(1)这棵大树就像 _____,树叶密不透风,葱葱茏茏。

(2)狐狸听到小狗的叫声,笑得 _____

20、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作家的笔下,白鹅、猫、母鸡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想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吧。请把你平时观察到的写一写。要求:

(1)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可以运用学到的先总体介绍,再具体描述的方法。也可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把动物形象写鲜活。

(3)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