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琼海小升初三模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shū______适 雷dá______ nài ______心 kē______

苍yíng ______ 呼huàn ______ zhèng ______明 chéng ______

2、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 )( )                 ( )钉截( )                 ( )( )

( )( )               ( )( )                 ( )( )倒海

(1)以上词语中,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的词语是_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

(2)以上词语中,形容力量强,声势大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

3、离别,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真情。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表达了自已的这份情感。比如李白送别孟浩然的“____________”,高适劝慰董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王勃激励杜少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__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_。不管怎么___________,他总能左拐右拐地___________。

(2)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_____。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__________,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___________的。

(3)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玫瑰) 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   《长相思》——羁旅怀乡

品读行军之艰难,悟羁旅怀乡之情。

长相思

山一程,_______,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____。

风一更,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1】补充词句。

【2】这是一首词,“长相思”是 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 __________。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下阕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

【3】上阕描写将士们跋山涉水、行军艰难的词句是“_________”。下阕写环境恶劣的词句是“_________”。我能用成语来形容将士们的行军生活之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中最能表达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8、课外阅读。

四季歌

春天到,布谷叫,桃花梨花眯眯笑。

夏天到,知了叫,石榴荷花开得好。

秋天到,大雁叫,桂花菊花香气飘。

冬天到,北风叫,红梅腊梅雪里俏。

1请你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反的词。

——_______ ——_______

2读一读短文,找一找,连一连。

桃花 梨花 桂花 菊花   红梅 腊梅 石榴 荷花

 

 

雪里俏 眯眯笑 开得好   香气飘

3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各写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向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的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我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是多么漫长。

【1】选文第9自然段关于作者“啜泣”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对他太残酷

B.终于战胜了自己,心情很激动

C.惊吓过度

【2】文中“屡次”的意思是( )

A.—次

B.两次

C.三次

D.多次

【3】文中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4】父亲在我面临困境时是怎样做的?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的“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   逸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二自然段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具体写家乡的石拱千姿百态的;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可以____________(列举三个即可)。

3第三自然段中桥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取的,请你用自己的话选择两个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家乡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精品阅读。

一天,地球老人在一棵大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师报名处几个字。不到半天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向地球老人作自我介绍。地球老人说:别急,别急,大家一个一个地讲。

我第一个报名的,我先讲!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师,我能把海面上漂着的死鱼、人们从船上倒下来的剩饭、剩菜都吃掉,让海面变得干净起来。你们说,我是不是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点点头说:是,你是地球清洁师。

长着一身黑羽毛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长得丑陋,我传吃地面上的脏虫子,象蝇蛆啦,地蚕啦,我把脏虫子吃掉,地面就会干净多了。我能算一名地球清洁师吗?

地球老人微笑这说:乌鸦也是地球清洁师!

这时,身上黑亮黑亮的、胸前还有六条腿的屎壳郎也说话了:你们可能一听到我的名字便会捂起鼻子。我整天跟牛马粪便打交道,用牛粪、马粪做点心,________没有我的话,那草原_______会出现粪山,牧场也要变得肮脏不堪。你们说,我算不算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微笑这说:屎壳郎也是地球清洁师!

大榆树晃了晃身子说:说到地球的清洁师,可别忘了我。我会呼吸空气里的灰尘和有毒体,使地球周围的空气总是干净、清新。

地球老人听了大家的话,哈哈地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哪!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     清新(     清洁(  

3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划横线的地方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5这篇短文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章中我们知道了地球的清洁师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这时,铃声响了。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

马蒂尼里________起来,拥抱我,________我的脸颊,在我脸上留下了唾沫印儿,他们________住我的手,________着我的上衣。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________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的笔帽也________给了我。铃声还是不停地响着,别的班级都已经离开教室了。

“到时候啦,孩子们,咱们得走了。”

我本应该让他们排好队,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全体学生簇拥着我,实际上是跑着出去的。但是一到街上,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姐姐早把他们带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谁会拿走我的纽扣呢?我脸上还有粘呼呼的唾沫印哩。

再见吧,学校。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遇到陌生的老师。那时候,我能找个什么借口才能回到那间老教室,才能拉开那个马蒂尼里放过蜥蜴的抽屉呢?

不管怎么样___我还有聊以自慰的东西___达尼埃里的瑞士邮票和斯巴多尼的笔帽___还有___马蒂尼里也可以保存一点东西___因为只有他___才会把我的上衣纽扣扯去的___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

1本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A.《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乔万尼·莫斯卡 B.《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美国   乔万尼·莫斯卡

C.《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大卫·欧文 D.《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乔万尼·莫斯卡

2文中横线上依次要填写的字词是(   

A.         

B.          

C.         

D.          

3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应该加的标点是(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师生之间要分别之前的难分难舍。________

②“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这句话是说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是一时冲动,见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忘了老师,是孩子的天性。________

③“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是说老师和孩子们分开以后感到很失落,很孤单。________

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是说这些孩子太调皮,把老师的纽扣都扯掉了。________

⑤“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这句话是说“我”极想留下一些什么学生的东西作为永久的纪念,所有没收上来的东西都已经还给了学生,只有这“唾沫印儿”是学生主动给予的,“我”极为珍惜,不忍洗去,也就是含蓄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不舍,对学生的爱。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烟消云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聊以自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自然段中孩子们和老师分别时做了哪几件事?请按顺序写下来,这样写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也即将离开母校,和你的老师分别,有什么话想对你的老师讲吗?请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回忆课文《麦哨》,按要求做题。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   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  xiá);   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   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ínɡ qìng)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画出( )里不正确的读音。

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转眼间   擎起  

你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什么?

 

14、课外阅读

小白兔真可爱。两只眼睛红红的,真像两颗闪闪的红宝石。高高竖起的两只耳朵,不时地转动着。小小的三瓣嘴,吃起草来可神气啦!它的尾巴,短短的总是向上翘着。它的前腿短后腿长,走路总是一蹦一蹦的,像是立定跳远。

1这一段是围绕第____句来写的。

2作者写小兔的特点是通过(   )、(   )、( )、( )、(   )等几个部分的描写来表现的。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是把( )比作( )。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把句子补充完整,具体描述几个事例的表现来突出情景特点。

六月一日,校园真热闹。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话,写出某个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把事物比作人来描写情景。

清晨,无数雪花在空中飘扬,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17、我会扩句。

小贝当走进理发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后羿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从窟窿里叼走了小羊。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圆明园中有象征着热闹的街市“买卖街”。 圆明园中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我和 的故事

要求:

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情感真挚,格式规范,600字以上。

③书写端正,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

 

 

 

 

 

 

 

 

 

 

 

 

 

 

 

 

 

 

 

 

 

 

 

 

 

 

 

 

 

 

 

 

 

 

 

 

 

 

 

 

 

 

 

 

 

 

 

 

 

 

 

 

 

 

 

 

 

 

 

 

 

 

 

 

 

 

 

 

 

 

 

 

 

 

 

 

 

 

 

 

 

 

 

 

 

 

 

 

 

 

 

 

 

 

 

 

 

 

 

 

 

 

 

 

 

 

 

 

 

 

 

 

 

 

 

 

 

 

 

 

 

 

 

 

 

 

 

 

 

 

 

 

 

 

 

 

 

 

 

 

 

 

 

 

 

 

 

 

 

 

 

 

 

 

 

 

 

 

 

 

 

 

 

 

 

 

 

2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