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屋
你知道下面的谚语说的是哪里的风光吗?试着填一填。
上有天堂,下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山水甲天下,_______________山水甲桂林。
_______________归来不看山,_______________归来不看岳。
_______________天下秀,_______________天下雄。
2、照样子填词。
一只只( 小猫 ) 一把把_________ 一片片_________ 一条条_________
大——小 反——_________ 慢——_________ 仔细——_______
雪白的(棉花) 火红的_________ 金黄的_________ 碧绿的_________
(荡)秋千 _________ 舞蹈 _________ 京戏 ________ 纸船
3、【活动导语我会写】根据拼音写汉字。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春风最先吹醒了河pàn( )的迎春花;雨水过后,惊蛰雷响,画méi( )在树shāo( )搭起的wō( )里开始fán zhí( )后代;春分燕归来,清明桐花开,簇簇白花像纸xiè( )、似飘雪,美得叫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到了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这时的气温已经达到了十八shè shì( )度左右;过了小满、芒种就是夏至,北半球太阳照yào( )的时间达到最长,迎来了“kù shǔ( )炎夏”。夜mù( )降临,忙碌了一天的农民终于有了xián yì( )时光,坐在院子里xiē( )凉……
4、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一(_____)不(____) (_____)学多通 临危不(_____) 空空(_____)
(____)不安 (_____)如焚 (_____)大叫 (_____)夜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dù pí hái zi dài gěi hǎi yáng
________________
sōng bǎi nóng máng xióng māo tóng hào
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文分段,词分阕。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_________________,后一部分叫_________________。抄写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应该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一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二字可以看出来。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所侧重。
【4】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本首词以外,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等词,我还能默写其中的一首: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文中介绍了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它们分别依靠什么传播种子?
(1)________依靠________传播种子。
(2)________依靠________传播种子。
(3)________依靠________传播种子。
【2】最后一小节中“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那里”是指________,“它”是指________。
【3】为什么说“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重点片段品析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根据诗歌片段填空。
______的枝头 ______流苏 ______寂静 ______金晖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 )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 )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个麦穗。有的人见到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定夺”的意思是( )
A.决定取舍 B.决定夺取 C.一定夺取
【2】为短文中的词语找意思相近的成语。
如梦初醒—(___________) 两手空空—(___________) 东张西望—(____________)
【3】在第五自然段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虚掩着的门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不要走进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却好奇的偏要( )。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让人羡慕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地扣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里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经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那个禁止进入的房间,又拿出一个纸牌,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主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过那个房间。
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中时,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年轻人不解地追问。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看着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众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事后,总经理向众人解释道: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所应具备的良好品质。
众人恍然大悟。
【1】文中“不负众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依仗;b.享有;c.辜负。“不负厚望”的“负”应选__________。
【2】文中第7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应填上的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A、水落石出 B、刨根问底 C、问个明白),这个词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歇后语)表达的意思一样 。
【3】文中题目的“门”有两层含义,表面的含义是指那扇虚掩的“门”,深层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年轻人被任命为销售经理,是因为( )
A. 他把房间里的木牌拿给了总经理。
B. 他很大胆,敢于违反公司的规定。
C. 他很勇敢,富有开拓精神。
【5】请你用简短的一句话来评价文中的人物。
年轻人:
总经理:
众 人:
【6】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小阅读秀。
鸟医生们
老熊的脖子上长了一个疖子,疼得他坐立不安,睡不着觉。
啄木鸟奉命前来给他治病。他扳住老熊的脖子左瞧右看,看了半天,又想了半天,也没有作出决定。
“犹豫什么?”老熊不耐烦了,“把疖子啄破,就好了!”
“不行呀,”啄木鸟慢声细气地说,“再等一等吧。如果这疖子到晚上还不破,我再想办法吧。这事我一个人决定不了,要召集鸟医生们一起来会诊。再说,谁都知道,猫头鹰的嘴比我的尖得多,就是啄疖子,他也比我……”
“快去请猫头鹰!”老熊打断了他的话。
结果,请来了猫头鹰,后来又请来公鸡,后来又请来仙鹤……这些医生和啄木鸟一样,都不肯由自己来承担医疗责任。大家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决定等下去,让疖子自己破。
老熊在床上翻滚挣扎,疼得乱叫,无意之中碰到了一只蜜蜂。蜜蜂狠狠蜇了老熊一针。老熊浑身一哆嗦,病立刻好了。
鸟医生们这才松了口气。
【1】老熊病了都请了哪些鸟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谁给老熊看好了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那些鸟医生做的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语段阅读。
荷塘里正举行文艺晚会。柔和的月光倾泻在水面上,荷香阵阵,清风徐徐。晚会开始时,只见穿着绿色西服的男高音——青蛙,鸣起了气囊,呱呱的唱着欢乐的歌;娇小的萤火虫们在空中跳起优美的集体舞;秀美的红蜻蜓低飞做滑翔表演;可爱的银鱼儿拨动着水藻,弹起了动听的乐曲……荷塘晚会真是丰富多彩,情趣盎然。
【1】按照课文内容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的月光 (_______)的萤火虫
(_______)的红蜻蜓 (_______)的银鱼
【2】荷塘晚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3】荷塘晚会真是丰富多彩,请你想一想,还会有谁出来表演呢?仿照样子写一写。
娇小的萤火虫们在空中跳起优美的集体舞;秀美的红蜻蜓低飞做滑翔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欣赏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都能为自己治病。据说,野鸡要是腿骨摔(shuāi)断了,它就会啄些泥来涂在受伤的地方,再用细草把受伤的地方绑起来,这样骨头很快就能长好。水牛的肚子里有了寄(jì)生虫,它就会去吃一种很苦的草,把肚子里的虫药死。狼如果被蛇咬伤了,会立即寻找药草消炎解毒。猫、狗如果受了伤,它们就会不断地用舌头舔(tiǎn)伤口,让唾液把病菌(jūn)杀死。你看,它们多有意思呀!
【1】这段话共有( )句话。
A.四
B.五
C.六
D.七
【2】水牛是怎样给自己治病的?( )
A.用舌头舔伤口。
B.吃一种很苦的草。
C.寻找药草消炎解毒。
D.把泥涂在受伤的地方,再用细草把受伤的地方绑起来。
【3】被蛇咬伤后,去寻找药草消炎解毒的动物是( )
A.野鸡
B.猫、狗
C.水牛
D.狼
【4】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A.野鸡能为自己治病。
B.水牛很勇敢。
C.猫、狗受伤后会舔好伤口。
D.在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都能为自己治病。
【5】如果要给这段话拟个标题,下面哪个标题最合适呢?( )
A.野鸡治病
B.聪明的水牛
C.动物治病
D.猫、狗治病
【6】猫、狗如果受了伤,它们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动物能用怎样的方法为自己治病?请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吃饱就好
老沈是个中医。
从四五岁起,我就习惯了看老沈用镊子夹着烧着火的棉球快速伸进玻璃罐里摇一下,再立刻扣到病人背上,火罐下的皮肤迅速鼓起一个小包:紫色是湿热,红色是上火。
从那会儿起,我便学着用小拳头像模像样地在我妈背上揉捏捶打。老沈的病人戏称我小医生,我欣然接受,并引以为荣。
老沈实在是个太过细致的人:装修诊所时隔单间,他要亲自设计;诊所用的床,他要亲自量定长宽,再交由木匠制作;铺在床上的清一色的蓝色条纹床单、蓝色条纹枕套、蓝色条纹枕巾,他要亲自挑选,并且要求必须定时清洗;病人的CT片,他都按时间顺序码好,诊断结果也要一一记录在册。
老沈的诊所一年四季都是热热闹闹的,甚至过年的时候都要一直忙到除夕的晚上才能落下卷帘门。这时他才能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椅上,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水饺。
每年的年三十,老沈都得到晚上零点才睡觉,但十点钟他就开始迷迷糊糊打盹儿,隔上十来分钟就问我:“现在几点了?”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又忍不住困倦而睡去,我只好笑着给他围上厚实的毛毯。零点的钟声一响,老沈慢慢地睁开眼,像孩子似的掀开毯子冲出门外,“噼里啪啦”放上一串鞭炮——小心地划着火柴靠近,一有火星就腆着肚子有点笨拙地往回跑,真是滑稽可爱。
我想,老沈之所以坚持在零点放鞭炮,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博个好兆头——见多了病痛与受伤,总希望能够获得多一些的幸福安康。
自从我妈单位迁址到城郊以后,我和老沈就拥有了每天中午的两人午餐时间。尽管他一再申明自己厨艺很好,我还是忍不住对着粗细长短不一的八分熟土豆丝,想念我妈做的烧茄子和青椒炒肉。
一天,他兴致勃勃地买了新鲜的大鲈鱼回来。他做鱼时我正在楼上写作业,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吓得我立马趿拉着拖鞋连滚带爬地跑下楼,看到老沈正把被干烧热锅热气炸得四分五裂的碎瓷片拣出来,那条鲈鱼硬邦邦横在砧板上,肉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儿水分。老沈一边挠头一边心虚地笑着说,他忙着给病人针灸,忘了时间。
有时他懒得做饭,就直接开车载我去学校旁边的快餐店。大厅里清一色是海蓝色校服,收银台前穿着西装或休闲衫的父亲们争先恐后地付款。
“你看,这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差别,妈妈都会给孩子做饭,爸爸只会带孩子去快餐店。”我戳着豆沙包,愤愤然抱怨着。
“呀,还不是殊途同归吗?反正一样让你们吃,吃饱就好。”老沈说完往嘴里送了一口蛋炒饭。
我一路顺风顺水长到十六岁,好像从来没经历过所谓焦躁的叛逆青春。如果小区里要评选一对模范父女,我可以骄傲地在他胸前挂上那个红牌牌。他会欣然接受,然后告诉我,这多亏他这个当爹的教育得好。 (有删改)
【1】从“老沈的诊所一年四季都是热热闹闹的”可以联想到什么?( )
A.老沈服务态度好,医术高明。
B.诊所一年四季有很多人来聊天。
C.诊所很干净,人们喜欢到这里。
D.诊所地处繁华地带,人来人往。
【2】每年的年三十,老沈都得到晚上零点才睡觉的原因是( )
A.他忙工作,不到零点没法睡
B.他忙家务,不到零点没法睡
C.他要守岁,没法零点前去睡
D.他要放鞭炮,为来年博个好兆头
【3】关于老沈的厨艺,与文本相符的一项是( )
A.老沈的厨艺很好 B.老沈的厨艺一团糟
C.老沈的鲈鱼做得很好 D.老沈的土豆丝做得很好
【4】仔细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以下哪一项意思?( )
A.“我”和老沈是模范父女。
B.“我”长到十六岁都很顺利。
C.“我”没经历过所谓焦躁的叛逆青春。
D.老沈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他让“我”引以为荣。
【5】通览全文,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 )
A.前后照应 B.环境描写
C.对比手法 D.语言描写
【6】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
【7】你会怎么评价“老沈”这个人?请联系文本说一说。
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题目“吃饱就好”与主题无关,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没有人说火烧云不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大禹治理了洪水。
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达丽玛的笑脸很美。(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的小鸟唱着动听的歌。(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丽怎么会忘记老师对她的教诲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草中夹杂着野花。
绿茸茸的小草中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1.露珠在滚动。
2.小路穿过树林。
3.小燕子飞过田野。
21、小羊背米
观察图画,你看到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心里话写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