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张家界小升初二模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题文)根据拼音写词语

háng  zhōu   luó  kuāng wǎn zhěng xīn  xiān jìn  pào gāo  bǐng

(   )  ( ) (   ) ( ) ( ) ( )

2、填写修饰词。

_______春光 _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枝条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是()

A.最令人高兴的是岷山千里雪地在军队过去之后都笑开了颜。

B.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七律·长征》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描绘了红军长途中经过的山河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精神。

B.描绘了红军长途中经历千山万水,战胜艰难险阻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4、积累展示。

1.____者,天下之结也。     ——《____

2.失信____。 ——《____

3.____则大信立。 ——《____

5、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以下人物特点。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 武松:______________ 方志敏: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1】根据意思写出相对的词语。

(1)形容波浪互相撞击。____________

(2)鲜明,漂亮。___________

【2】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__________的潮声 __________的胸怀

__________的家园 __________的花朵

__________的歌曲 __________的启迪

【3】海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

2下面两个加点的“风雨”分别指什么?

(1)天上的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中的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句话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一补,回答问题。

弯弯的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尖。

1把儿歌补充完整。

2小小的船指的是__________的样子。

3小小的船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明(节选)

此时,我的奶奶一定站在山顶的凉亭上向家里张望,眼睛不时地朝山脚下的那条水泥路上瞥去。她知道,春风一吹,她的儿孙们就要上山来看望她了。“清明正是三月春,桃红柳绿百草青;秋千荡起笑声落,黄花青果争上坟。”我的母亲早已从镇上买来了花花绿绿的纸,用刀把纸铰成一串串像铜钱状的飘钱,然后再用锡纸折成一个个亮闪闪的大元宝,准备上坟时孝敬给故去的长辈。在这上面,母亲做的很大方,给故人的钱总是备得足足的。父亲呢?则把他平时舍不得喝的好酒也拿出来,准备上坟分给他的亲人们尝尝。

我们这些小孩也掰着手指在盼着清明到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在我们的期盼中一天天走近。阳光已有些暖了,风却还有些凉,油菜花鲜艳而明亮,在山顶凉亭上张望着的奶奶,突然撩起衣袖擦了擦她的眼,再撩起衣袖擦了擦她的眼,终于看清,明媚的春光里,儿孙们真的来看望她了。

奶奶住的地方叫蒋山,蒋山不高,却清幽灵秀,奶奶在世的时候就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常瘪着嘴说,“有福之人山上搁,我老了,你们就把我送到这山上去。”老了的奶奶是被唢呐吹吹打打送上山的。坐在小盒子里的奶奶喜滋滋地想,又做了回新娘子呢。她的许多老姐妹们——瘪嘴老太林生娘、卖鸡蛋的老虎婆、会做裁缝的小姨娘等等,也都早已过来了,她们的陵墓亲热地挤挨在一起,奶奶不寂寞。现在,住到了山上的奶奶就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看着她的儿孙们一步步走上山来。走在扫墓队伍前面的自然是我们这些小孩了。孩子们是骑着竹马来的,手里拿着杨柳枝做的马鞭,嘴里还得儿得儿地学着马叫,心儿早已飞上了山。山上有杜鹃花,还有画眉鸟,最主要的,父亲的挑担里那些好吃的在勾我们的心。

清明节前,母亲总会去阡陌上割一种棉茧头的草,这草用石灰和热水炝过洗净后,再和着糯米粉揉成团,包上馅,便做成了江南清明的时鲜棉茧头团子。棉茧头团子绿莹莹,甜糯糯,闻一下,香;尝一口,鲜。这吃了打巴掌也不肯放的棉茧头团子得让先人们尝过后才能归我们。先人到底吃不吃这棉茧头团子,我们不知道,就像不知母亲折的大元宝在那边能不能真当钱用?但我爹娘却相信祖宗神灵会感知他们这份虔诚的。“娘,清明了,我们来看你老了。”爹站在奶奶坟前说。奶奶坟头的青草哗哗地响,奶奶说,“孩儿们啊,我也想你们啊。”爹抖了枓手里拿着的鼓鼓囊囊的纸钱,底气十足地大声说,“娘,我来给你老送钱用了。”“呵呵,有钱喉咙都大了啊。”奶奶笑着责怪道,“要这些烂纸有啥用?你就不能实在些!”爹的脸一红,娘忙把挑担里的供食摆放出来,青团、水果、小菜、甜酒放了一祭台。“娘,我包了几个青团,你来尝尝鲜吧。”一阵微风吹过,奶奶从树梢上飘然而下,似乎又闻到了田野的花草气息,稻米的清新气息,尘俗里的甜美气息,她不禁醉了。奶奶说,“还是媳妇贴我的心。”醉了的何止是奶奶呢?

春风轻柔,太阳温暖,坟前的树枝摇曳,它们也都被这清明的浓浓亲情陶醉了吧。花花绿绿的飘钱挂在坟头,纸灰如白蝶在风中翩飞,坟头上的杂草已被清理,奶奶端坐在袅袅的青烟中看着我们微笑。爹说,大家再给老祖宗磕个头。奶奶,明年清明再来看你。青团的清香在嘴里弥漫,清明就如满野的青草一样在我们心头生长。

(选自《文苑》)

1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我”的父母为清明上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棉茧头团子绿莹莹,甜糯糯,闻—下,香;尝一口,鲜。”赏析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团的清香在嘴里弥漫,清明就如满野的青草一样在我们心头生长。”在我们心头生长的到底是什么?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通过回忆和多处想象性描写来刻画已故的奶奶,结合文章的描写简析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机智的萧伯纳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

他的名著《机器与人》第一次上演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正当萧伯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楼座上有个人对着他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一定会为这个人的有意挑衅而发怒。谁知道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笑着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剧场中的观众说,“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的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

萧伯纳这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1】上演《机器与人》时,场内鸦雀无声的原因是( )

A.《机器与人》是第一次上演

B.萧伯纳巧妙地回答了挑衅者的话

C.有个人劝他停演

D.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

【2】联系上下文,对文中“挑衅”一词的正确理解是( )

A.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B.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

C.借机闹事,企图引起冲突

D.挑起重担

【3】文中对萧伯纳不正确的评价是( )

A.才华横溢

B.十分机智

C.幽默

D.自以为是

【4】有个人说萧伯纳的剧本糟透了,原因是:( )

A.剧本确实不好

B.他故意挑衅

C.他很不喜欢这个剧本

D.他想借机表现自己

【5】仔细阅读全文,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这句话总领全文

B.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C.最后萧伯纳的一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D.“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说明他待人礼貌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只有咱两反对 》

大文豪萧伯纳的新作《武装与人》首次公演,获得很大成功。广大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

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一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想,萧伯纳这回一定会气得浑身发抖,并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那个人的挑衅。谁知萧伯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我俩能禁止这场演出吗?”几句话引起全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个故意寻衅的家伙,在观众的掌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1】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A.从表面到底的距离        B.时间长            C.颜色重          D.程度高

(1)爸爸工作一直到夜才回家。( )

(2)我特别喜欢蓝色的东西。( )

(3)妈妈说外面的池塘水很,我不能去游泳,很危险。       ( )

(4)萧伯纳向那个人深鞠了一躬。               ( )

【2】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萧伯纳和那个人的意见一致,他也认为自己的作品糟透了。

B.暴风雨般的掌声表达了观众对萧伯纳虚心态度和机智幽默的回答的充分赞扬。

C.萧伯纳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只是为了表达他是一个有极高修养的人。

D.那个挑衅者在达到目的之后,悄悄离开了现场。

【3】“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又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我俩能禁止演出吗?”前一个问句是( );后一个问句是( )

【4】“几句话引起全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在场的观众在热烈鼓掌的同时,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萧伯纳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个故意寻衅的家伙,在观众的掌声中,灰溜溜地走了。”请你用一个成语或熟语来表达那个挑衅的人最后得到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花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雾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这段短文节选自课文_____

2用“____”出文中的拟人句。

3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4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在文章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 

察看________  伸展________  争妍斗艳   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小黄牛栽下了一棵小椿树,树叶在春风中欢快地抖动着。为了保护好小树,小黄牛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爱护小树”。

“哟,一棵多么漂亮的小树!当然应该爱护。”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走过,欣赏了一阵之后,赞叹地说,“小树太可爱了,把一片嫩叶夹在我的画册里当书签,那多美啊!”

小兔子小心地摘下一片叶子。

1“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拟人句。

2小黄牛立木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牌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3小兔子摘树叶是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你想对摘叶子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金丝猴之谜(节选)

有一种神秘的猴子,深藏在中国的荒僻山野,科学家已经有一百年找不到它们的影踪了。如今,随着外部世界步步逼近,它们正濒临灭绝。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科学家在云深之处寻找让它们存活下去的办法。

这里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白马雪山,海拔高度达5000米,冬季时气温远远低于零度。这里是中国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处崇山峻岭,你大概会认为生命无法在此繁衍生息,但这里的确有生命。

那就是滇金丝猴。你只能在中国的这片山区找到它们,它们的栖息地在4000米的高处,世上没有其他猴子能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生存。几千年前,这种食叶猴子在这片温带山林安家。滇金丝猴有一个不一般的胃——可以消化多种植物和叶子。在食物稀少的环境里,这可是一大优点。这只雄猴有着厚厚的皮毛,这让它看起来与其生活在热带的表亲相距甚远,但若要熬过这里的冬季,它身上这件厚厚的毛外衣至关重要。金丝猴俨然已是高海拔地区的生存专家。

人们一直都很好奇:为何这些不同寻常的家伙选择在如此偏远的地方生活?它们到底是怎样来到这里的,又怎样在如此严苛的环境中生存?

在贵州,谈加伦对隐藏在梵净山上的黔金丝猴进行研究,她马上就要拿到观察结果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摄像机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由此得来的结果比她预期的好——它拍到了显示猴子在深夜活动的影像。

人们以为几乎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是昼行性动物,或者说它们只在日间活动。与人类一样,它们的眼睛在夜间视物不清。但黔金丝猴在夜间觅食的影像是一大发现。谈博士认为,由于黔金丝猴在山顶的栖息地常年云雾笼罩,它们可能已适应了在低光环境中生活。活动时间的延长让它们有更多时间觅食。

如今,我们知道金丝猴为了适应这里的环境,在此生存,作出了不可思议的改变。但它们真的愿意在此栖息吗?

龙勇诚博士在历史资料中寻找答案。他细查早至500年前的地方志,寻找金丝猴出没的记载,并在地图上标示每个地点。结果令人相当意外。他的调查发现,仅在数百年前,金丝猴的活动范围并不限于高山森林,而是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即使在今天,若可在高山松林和布满嫩叶、鲜果的低谷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金丝猴更愿意尽可能地待在低地森林,可惜它们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金丝猴只能迁到人类难以生活的地方栖息。

【1】滇金丝猴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滇金丝猴是“高海拔地区的生存专家”?(       )(多选)

A.胃可以消化多种植物和叶子。

B.身穿厚厚的毛外衣。

C.与热带的表亲距离远。

D.它们适应了低光环境生活,觅食时间延长。

【3】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所有动物都不能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生存。( )

(2)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处崇山峻岭可以找到滇金丝猴。( )

(3)金丝猴夜间活动的目的是延长觅食时间。( )

(4)金丝猴愿意在条件艰苦的地方生活。( )

【4】用“______”画出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写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练习。

1.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缩写句子)

2.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忍心使你遭受杀身之祸呢?(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

16、照样子改句子。(2分)

例:小牛吃了地里的菜。    小牛把地里的菜吃了。

(1)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送给我一朵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被凶恶的鹫鹰吃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难过极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不要紧( )小公鸡说道。(给括号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改为反问句)

_____

(2)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比喻句)

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看到这个手势,你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点赞的人和事,把你认为最值得点赞的那个人(或那件事)写下来吧。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450字左右。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