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金昌小升初三模试卷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   根据儿歌填字母。

右下半圆“_______”,右上半圆“_______”。

2、给多音字组词。(6分)

tán( )     mó     xìng(   )

   dàn( )   mú   xīng(   )

 

3、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_ào       y_____       s_____

j_____       _____à那       k_____

按音序为加点字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求把相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村晚》一诗中描写牧童傍晚时分横坐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回家的情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军行》一诗中表达戍边将士的气势与豪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我能行。

我能写出形容高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写出形容难过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写出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鉴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本诗的作者孟浩然是_____代著名的_____派诗人。

【2】就内容而言,作者以一个“_____”字统摄全诗,抒发了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按要求答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由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所作。根据词作可知,词人看到了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嗅到了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能够表现出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西江月”是标题,“夜行黄沙道中”是副标题。   ( )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点明了是夏季,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            ( )

(3)这首词的第五、六两句对仗工整,结构严谨。   ( )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文悟法,学以致用。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1)请在文中圈起表现出同学们观看竹节人投入的词语。

(2)根据提示,写一写人物入迷的状态。

陈明捧着一本书,完全沉浸其中。

10、阅读短文。

萤火虫

“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

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yìn),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很小很小。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yǒng)。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

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之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tān huàn)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肉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1】萤火虫是怎么长大的?读短文,填一填。

卵→____________→萤火虫

【2】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____”划出来。

【3】萤火虫是怎么吃掉蜗牛的呢?读短文,提取关键信息,完成下表。

萤火虫(打麻醉针) ______ ______

蜗牛(失去知觉) ______ (完了)

【4】文中第二自然段的这个故事和晋代孙康因家贫无灯油,常映雪读书合成了一个四字成语是( )

A.凿壁偷光

B.囊萤映雪

C.悬梁刺股

【5】为什么说萤火虫是农作物的好朋友?请写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幅名画的诞生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③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根据这些素描,他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三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根据第④段的“褴褛”这两个字的部首,可以猜想这个词与_________有关,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词是指_____

【2】本文讲的是列宾的画作《_____》的诞生过程。列宾用_____年的时间,于_____年完成了这幅作品。第①段按照_____(A.由远及近B.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这幅画,特别描写了纤夫们的_____和____。

【3】下面哪幅图是文中介绍的名画?( )

A.

B.

C.

D.

【4】第⑤段中“这情景”具体指什么?用“____”画出来。此时的列宾一定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鹏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震,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哦,河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读了选文你能概括出哪些画面?照样子,完成填空。

【2】把“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中的“流”换成“飘”“散发”等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哟”和“!”提示我们这句话要读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B.“抱着”一词将景物当作人来写,生动地描绘了水塘与月亮相互融合的和谐面面

C.“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这是作者在走月亮时对阿妈的提问

【4】“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多次出现,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串联全文,流露着“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愉悦,流露着浓浓的情意

B.这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我”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C.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让课文的表达显得优美生动,让画面有了流动感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pái pán)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kēn kēng)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tǐng tǐn)舒(sū shū)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吆喝的近义词_____,周围的近义词_____

3老牛为什么没有买泥塘?(   )

A.泥塘里不能打滚玩。 B.泥塘的周围没有草。 C.老牛自己有房子。

14、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①老汉突然(     )上前,从队伍里(     )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②老汉(       )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1】我能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括号里。(吼、瞪、揪、推、冲)

【2】这个片段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______的描写,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_的老汉的人物形象。

【3】我能用“ ”画出这个片段中环境描写的语句。作者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凸显出

【4】文中老汉两次对小伙子“吼”,句①是站在“_______”角度,要读出_________的语气;句②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要读出___________的语气。

【5】“桥”表面是指村民逃生的木桥,更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

来到了句子大本营,展示一下你的聪明才智吧!

(1)狂风刮断了树枝。(改成字句,字句

(2)月亮落下去了。(把句子写的更生动、具体)

(3)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王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缩句)

(4)校园的早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句子补充完整)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17、例:大海到底有多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改写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一齐跳舞的场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毛主席挖井。(扩写句子)

2、吃水不忘挖井人仿写句子)

( )不忘( )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写话

冬天

提示:寒冷的冬天到了,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小朋友们可兴奋了。他们在雪地上干什么?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一写,感受他们的快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