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字典填空。
(1)“裹”字的音序是____,部首是____,一共____画。组词是____。
(2)“魁”字的部首是____,音序是____。在“魁梧”一词中“魁”的意思是____;在“罪魁祸首”一词中“魁”的意思是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fú hào yù wàng líng hún jiè kǒu měi jiǔ hé chù
( ) ( ) ( ) ( ) ( ) ( )
mù tóng xiōng dì dú zì yì xiāng jiā jié wěi dà
( ) ( ) ( ) ( ) ( ) ( )
jì lù bǎo cún dà yuē jīng yàn ōu zhōu shè huì
( ) ( ) ( ) ( ) ( ) ( )
3、巧设字谜:
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下列成语并回答问题。
小心______ 葬___鱼___ 势不______ 失____落____
惊慌______ 舍己______ 镇定______ 纹丝________
相___并___ 惊恐______
1.ABCC式的成语是:_______;
这种格式的成语还有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以上是反义词的一对成语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3.含有近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这样的成语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请用画横线的成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
5、背一背,填一填。
(1)______,恐惊天上人。
(2)天苍苍,野茫茫,______。
(3)白日依山尽,______。
(4)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6、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造逶迤腾细浪,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加点词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C.万米长的水,千米高的山,指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 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颈联,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你从反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
【6】表现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的毛泽东诗词吧,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图片,完成练习。
【1】本课中与上图描绘的画面相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图片相关的古诗的另外两句是: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3】如果根据古诗大意在这幅图上添加内容,你会添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我有一盒彩笔
金 波
我有一盒彩笔, 我有一盒彩笔,
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 我用它画明天的理想:
画一条蓝色的直线, 我画透明的海洋,
那是________流过稻田。 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画一个黄色的圆, 我画绿色的太阳,
那是________挂在山尖。 为了让夏天凉爽。
画一条紫色的曲线, 我画结满面包的大树,
那是连绵起伏的________。 为了永远消灭饥荒。
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 我画小朋友长上翅膀,
那是________插入云天。 为了在广阔的天空飞翔。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诗歌中合适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中秋明月 ②电视塔 ③小河 ④远山
【2】“我”的理想都有什么?从诗中找一找,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用彩笔画什么?照样子,写一写。
例:我画透明的海洋,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我画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诗歌中的哪个理想最神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上文中主要的写作特色是( )
A.人物动作描写 B.人物心理描写 C.人物对话描写 D.人物神态描写
【2】上文中,第一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C.表示引文的省略 D.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说明了渔夫________;“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________。
【4】拉开帐子之后,渔夫和桑娜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也来一段对话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穷人》这课,有人将其概括成“穷人不穷”,你是怎么理解这四个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感悟。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⑤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40万亿千米”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直观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词强调了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①-③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④-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3】地球既可爱又易碎,你应该怎样倡议人们身体力行地来保护地球?(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他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并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和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他对不上,暗自高兴。知府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童!把他赶出城去!”徐文长哈哈大笑:“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我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联我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九州。’”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1】概括选文主要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徐文长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段具体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即将举办民间故事校园辩论赛,组委会特邀同学们自行设计辩论题目。阅读了《列那狐的故事》后,有同学设计了“列那狐适合/不适合做朋友”这一辩题。还有同学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后,设计了辩题“《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故事,都是/不都是劝人向善的。”我的辩题我做主,喜欢阅读、爱思考的你也能出辩题,请你根据选段或其他民间故事,设计一个辩论题目,供组委会选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潍坊籍“土博士后”刘真:打造体细胞克隆领域的“中国制造”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
这是当年全球最引人瞩目的科学进展之一。而团队中承担重任的有一位叫刘真的年轻人,那一年他才30岁。
世界首例克隆猴诞生后8个月,中科院神经所为刘真提供了超过200万元的实验室启动经费,他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组,刘真“破格”成为当时所里最年轻的研究组组长。
自1996年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该项技术先后克隆出马、牛、羊等大型家畜以及多种实验动物23种。从2002年开始,全世界科学家都在进行猴子的克隆,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韩国等很多的实验室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2009年,中国科学院神经所建立了克隆猴的研究平台,向这一国际公认难题“进攻”。
从刘真读硕士二年级开始,导师孙强就将克隆的重要环节——细胞“去核”与“注核”的任务交给了刘真。由于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核移植显微操作比小鼠等实验动物的反应更敏感,技术要求更高,刘真几乎每天都坐在显微镜前6个多小时,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体细胞“去核”操作,一点点抠技术细节:利用仅10微米粗的玻璃针,穿过直径仅100多微米的猕猴卵细胞,找到视线中若隐若现的细胞核,轻轻取出。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刘真可在10秒内完成一次卵母细胞“去核”操作。刘真在团队中成为了挑战这项高难度技术操作的第一完成人,他的手很神奇, 超高难度操作,创造了奇迹,他被老师称为“当之无愧‘世界冠军’”。
最终,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中中”“华华”的诞生。“在成功之前经历了多少失败,只有自己最清楚。”
刘真1988年出生于山东潍坊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妈妈告诉他:“如果不好好学习,那就只能回家种田了。”所以刘真从小就好好学习。
2010年,刘真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他考上了中科院神经所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正是后来克隆猴团队负责人孙强。
2016年,刘真博士毕业。刘真也面临是否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的抉择。若按照以往国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一条“成才”的捷径,他可以去国外顶级研究机构做博士后,然后回国申请人才计划,以获得研究经费的支持、安家落户的优惠政策等。
刘真说:“当时研究所正在向困扰领域内20年的难题——克隆猴发起挑战,我要是出国,多半是没办法参与其中了。由于非人灵长类研究较为小众,投入成本高、产出周期长,国内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比国外任何一家国外机构都更适合。”刘真最后决定放弃留洋,留在国内开展博士后研究。
不久,他便获得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给予的60万元经费资助,这再次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他成了“土博士”的优秀代表。他还获得了2021年五四青年杰出奖章!
今年才33岁的刘真,现在已经是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的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真说:“从未想过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还能搞科学研究!”他和妈妈更不会想到刘真会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专项顶尖人才。
(注: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专业部门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
【1】给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
(1)土博士后( )
A.土地,土壤 B.不合潮流 C.本地的,有地方性的
(2)这是当年全球最引人瞩目的科学进展之一。而叫刘真的年轻人那一年才30岁。( )
A.因而 B.可是 C.从而 D.进而
【2】结合文段,找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克隆羊比克隆猴容易些。
B.世界上首个克隆猴是在中国诞生的。
C.从1996年起,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出马、牛、羊等大型家畜以及多种实验动物23种。
D.刘真之所以没有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在“克隆”技术方面,中国的实验设备比国外的都先进。
【3】请你在文中找出刘真“去核”的细节描写,并用“﹏﹏﹏”画出来。
【4】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刘真说:‘从未想过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还能搞科学研究!’他和妈妈更不会想到刘真会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专项顶尖人才。”
就在2021年6月17日这一天,中国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进驻中国自主研发的宽敞的空间站,并将在那里生活长达3个月的时间!
姓名 | 出生年 | 年龄 | 飞天次数 | 学历 | 家乡 |
聂海胜 | 1964年 | 57岁 | 三次 | 202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 | 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一个小村庄 |
刘伯明 | 1966年 | 55岁 | 二次 | 硕士(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 |
汤洪波 | 1975年 | 46岁 | 一次 | 硕士 | 湖南湘潭农村 |
结合这些资料,你看出哪些共同点?你想说点什么呢?请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打开汽水瓶为什么会冒出气泡
小朋友们一定喝过汽水,可你知道汽水为什么会冒泡吗?这是因为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喜欢自由的气体,在汽水制造厂里,人们用加大压力的办法把它溶解在加了香料的糖水里,然后装入瓶中,再紧紧盖上盖子,就成了汽水。我们在打开瓶盖时,外面的压力小于瓶中的压力,二氧化碳全都往外冲,于是水中就冒出了大量气泡。喝到胃里的汽水还带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当它们离开人体时会带走很多热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夏天喝汽水可以解暑的原因了。
【1】汽水会冒出气泡,还能解暑,是因为( )
A. 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B. 汽水中有香料和糖水。
【2】汽水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把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
【3】我们在打开汽水瓶盖的时候,________小于瓶中的压力,二氧化碳________ ,水中就冒出了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这段话是从课文《________》中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有《________》。
【2】你能找出这段话中意思相反的词吗?
( )——( ) ( )——( ) ( )——( )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________ ________
【4】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的双眼变成了________;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________和五方的________,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________。
【5】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司马光把缸砸破了。
缸被司马光砸破了。
1.小羊把青草吃完了。
2.明明把地扫干净了。
16、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被”字句: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7、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两处语病)
顾客与店主反复多次讨价还价,最终买下了衣服一件。
_________________
(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照样子,将植物当作人来写)
我会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补充完整)
王老师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我把道理告诉你,是不希望你犯错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想活下去。鲁滨逊得想办法。(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是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句)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秋天的
秋天美,美在秋菊,美在红枫,美在农田,美在山林,美在校园,美在……秋天多美啊!请把它描绘出来吧。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能让人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