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B.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
C.本文以朴实而幽默的文笔,如实地记叙了马克·吐温登欧洲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的经过。
D.文章对自称“车夫之王”的车夫及车夫朋友的言行举止的描绘,体现了马克·吐温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能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C.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社戏》向我们展示了少年时期的鲁迅和农家伙伴的一段难忘生活,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都铭记在作者心里。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感情、发表主张,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和《核舟记》。
C.“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了延安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与延安的至诚至爱之情。
D.“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文章借物寓意,寄寓了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悲愤之情。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修改,作者王叔远,明末嘉善人。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约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通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5、品读杜甫的《江汉》①,完成小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②思归客,乾坤③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④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⑤,不必取长途。
(注)①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②江汉:指长江、汉水之间。③乾坤:代指天地。④永夜:长夜。⑤老马:这里是诗人自比。
(1)诗中颔联和颈联情景交融,“片云”“月同孤”意境____,流露了诗人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表现了诗人_____。
(2)下面对于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_____)
A.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
B.“思归客”,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
C.“落日”“秋风”让人想到晚景暮年,引起诗人沦落之感、衰老之叹。
D.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请默写出《蒹葭》的开头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马上认出了走在前面的是朱赫来。他的两只脚像在地上生了根一样,再也挪不动了。
“怪不得他没回家呢!”
朱赫来越走越近了。保尔的心猛烈地跳动着。各种想法一个接一个地涌上心头,简直理不出个头绪来。时间太紧迫了,一时拿不定主意。只有一点是清楚的:朱赫来这下子完了!
他瞧着他们走过来,心里乱腾腾的,不知道怎样办才好。
“怎么办?”
在最后一分钟,他才骤然想起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走过去,朝这个端枪的家伙背后放一枪,朱赫来就能得救。一瞬间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他的思绪立即变得清晰了。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生疼。就在昨天,朱赫来还对他说过:“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
保尔迅速朝后面瞥了一眼。通往城里的大路上空荡荡的,连个人影也没有。前面的路上,有一个穿春季短大衣的女人急急忙忙地走着。她不会碍事的。十字路口另一侧路上的情况,他看不见。只是在远处通向车站的路上有几个人影。
保尔走到公路边上。当他们相距只有几步远的时候,朱赫来也看见了保尔。
朱赫来用那只好眼睛看了看他,两道浓眉微微一颤,他认出了保尔,感到很意外,一下子愣住了。于是刺刀尖立刻杵着了他的后背。
“喂,快走,再磨蹭我就给你两枪托!”押送兵用刺耳的假嗓子尖声吆喝着。
朱赫来加快了脚步。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
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
正在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
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
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
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
【1】节选部分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七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3】赏析语句: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
【4】结合本文和整部书,请你谈谈你对朱赫来这个人物形象的印象。
【5】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保尔因这件事出现了什么影响?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阔祖宗情结
唐宝民
①中国人有一种严重的“阔祖宗情结”、特别是发达了以后的中国人,耻于提自己当年的寒门出身,于是就想方设法认一门阔祖宗,以此来向世人证明:我的成功是有遗传因素的,因为我身上有贵族血统,我的血液中有祖先的DNA因子,我的祖先也阔过!
②刘备原本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小贩,但趁乱起兵后,就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究竟他是不是汉室后人?不好说。但他宣称自己是汉室后人的目的和曹操宣称自己是曹参后代一样,无非是要为自己找个阔祖宗,提提身价。朱元璋就是一个放牛的,为生活所迫,还做过小和尚、要饭花子,可一旦成为明朝的皇帝后,就找了几个帮闲文人替他考证自己的家谱,那些帮闲文人当然心领神会,经过一番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太祖皇帝是南宋大儒朱熹之后。就连那个杀人如麻的大西国皇帝张献忠,也想着要为自己认个阔祖宗,他在四川时,有一次带兵路过梓潼县文昌庙,听说文昌君也姓张,就认了做祖宗,还像模像样地作了篇祭文:“咱老子姓张,你老子也姓张,你和咱老子联了宗吧!”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帮闲文人帮他考证出他是袁崇焕之后。就连卖水果起家的杜月笙成为黑帮老大之后,也忙着找阔祖宗,最后,在章太炎的帮助下,认了西晋的杜预当了祖宗……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乱认祖宗真荒唐!
③其实,“阔祖宗情结”,不是古人的专利,当代人身上,也依然有着浓厚的“阔祖宗情结”。两年前,媒体报道过一则新闻,说是唐宋八大家的后代穿着汉服举行了聚会;前些天又有消息称,曹操的后人在沈阳举行了聚会……这些名人之后为什么要聚会?其实就是一种“阔祖宗情结”在作祟,意在证明我们是名人之后,我们是有身份的。但仔细想来,这种想法实在幼稚得可笑:你如果写不出唐宋八大家那样的文章,是唐宋八大家之后又怎么样?笔者闲时在网上浏览一些文人的博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自我介绍:如果作者姓孟、则称自己是孟子的后代;如果作者姓朱,则称自己是朱熹的后代;如果作者姓苏,则称自己是苏东坡的后代……反正只要是能挂上点边儿的,就拼了命也要傍上去,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名人之后,以显示身份的尊贵。仔细想想,历史名人的后代,发展到今天,已有几百万、几千万之众,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名人祖宗身上的那点DNA因子,到了当代后世子孙身上,早已经稀释得几乎不存在了,又能对当代的名人之后产生多大影响呢?
④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阔祖宗情结”,也有个别人比较清醒。比如范文澜先生,他就对自己“是北宋范仲淹的后代”一说深表怀疑,因为他发现几乎所有姓范的都宣称自己是范仲淹的后代,于是便产生了怀疑,认为怎么可能在北宋时期,别的姓范的都闲着,只范仲淹生了这么一大堆后代??胡适先生也是一位清醒者,不肯乱认阔祖宗,蔡元培在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所写的序言中,介绍胡适是安徽绩溪人,并说他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绩溪胡氏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家族中的胡培翚等人都是知名学者,这个以汉学闻名的书香望族,其远祖可直溯至11世纪《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胡仔。那位抵抗倭寇的名将胡宗宪,也是他们一家。胡适没有虚荣地认下这门能让自己有光彩的祖宗,而是在《胡适口述自传》进行了更正,声明自己与世居绩溪城内的胡家(指蔡元培提到的那个书香望族)不是同宗。
⑤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塑造了阿Q这一形象,阿Q也有着严重的“阔祖宗情结”,一次次宣称“我们祖先也阔过”,并说自己的祖先也姓赵,结果被赵太爷给打了,因为赵太爷认为他不配姓赵。鲁迅写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但仔细想想,先生笔下的阿Q,半个世纪之后依然顽强地活在我们中间,足见先生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命力之强也说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
(选自《江淮时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
【2】本文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说说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的含义的理解。
【4】有人说,第④自然段与全文观点有所相悖,所以该自然段文字最好删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9、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任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的,而大象是被习惯绑住的。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55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