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涉猎(shè) 揩油(kāi) 扑朔迷离(suò) 气冲斗牛(dòu)
B.诧异(chà) 字帖(tiē) 目不窥园(kuī) 锲而不舍(qiè)
C.粗拙(zhuó) 屏障(píng) 慷慨淋漓(kǎi) 鞠躬尽瘁(cuì)
D.书斋(zhāi) 修葺(qì) 妇孺皆知(rú) 鲜为人知(xiǎn)
2、下面各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骨碌(1ù) 嗥鸣(háo) 镐头(gāo) 气冲斗牛(dòu)
B.机杼(zhù) 憎恶(zèng) 诘问(jié) 大庭广众(tīng)
C.自矜(jīn) 拖沓(tà) 累赘(léi) 诲人不倦(huǐ)
D.竹篾(miè) 契约(qì) 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īn)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想知道虎妞在什么地方,于是祥子带刘四爷来到了虎妞的墓地。
D.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4、下列《骆驼祥子》中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虎妞“下嫁”祥子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④虎妞掏钱买车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蝗灾降临非洲,为了避免不出现最坏的局面,联合国呼吁各方提供人道援助。
B.电影《中国机长》刻画了机组在遇见危险时的专业表现,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
C.经过激烈角逐,记者邹韵凭实力在《主持人大赛》中夺得新闻类总冠军桂冠。
D.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签署了65个5G商业合同,其中半数来自欧洲国家及地区。
6、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风从湖面上走过, ;阳光从云层中穿过, ;岁月从树林间飘过, 。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崎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为自己鼓劲,采摘成功的果实!
①留下丝丝温暖 ②留下圈圈年华 ③留下浅浅涟漪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7、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战栗lì 恶劣liè 姗姗shān来迟
B. 泅qiú水 阴霾lí 毛骨悚sǒng然
C. 厄è运 吞噬shì 海市蜃shèn楼
D. 凛lǐn冽 盘盂yú 冻饿之虞yú
8、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其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是非木杮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湮于沙上 果得于数里外
D.僧募金重修 乃石性坚重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阅十余岁 阅:
②不亦颠乎 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
②众服为确论。
翻译:
【4】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求之于上流”原因分析的是( )
A.A
B.B
C.C
D.D
9、古诗词填空
(1)春潮带雨晚来急, 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_____________,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江山代有才人出 , 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宗月大师
⑴小时候,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⑵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是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一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费、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⑶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刘大叔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观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他们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老师“嚷”了一阵,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⑷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店铺。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⑸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⑹人们吃他,他甘心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这些,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⑺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他太乐善好施了。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⑻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⑼他自己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办粥厂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⑽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⑾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⑿他是宗月大师。
【1】“他不管这些,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画线句子在文中有多处照应。请你找出一处并摘录在下面。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一句中“精神上”和“物质上”分别指什么。
【3】宗月大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宗月大师怎样的感情?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35年,他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门下。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的选择之后,委托钱学森同马利纳合作,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的军事课题。
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认为,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那时,年仅37岁的钱学森已被世界公认是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和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1950年8月,钱学森买好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9月中旬,他辞去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准备启运回国。
那时,中美在朝鲜战场正处于交战的敌对状态。钱学森的回国决心触怒了美国当局。1950年9月9日,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了十五天。十五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三十磅。
加州理工学院的许多师生和当时远在欧洲的冯·卡门等教授闻讯后,立即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又募集了一万五千美元保释金,才将钱学森从特米那岛的拘留所营救出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要求他每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并且不准离开他所在的洛杉矶。联邦调查局的特务一直监视他,时常闯入他的研究室和住宅捣乱。他的信件和电话也都受到了检查。
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五年的时间内,钱学森基本上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但是,这种变相软禁的生活,并没有磨掉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他的夫人蒋英回忆说:“那几年,我们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可以搭飞机动身回国。”
为了回国方便,他们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他们竟搬了五次家。那时候,她的七岁儿子和五岁女儿也都知道,离美国远远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了求救的呼声。
周恩来总理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批示,速将此信送给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
在铁的事实面前,美方代表无言以对。不久,美有关方面匆忙通知钱学森可以离美回国。
1955年9月17日,经过了长达五年多的斗争,钱学森、蒋英和她的两个孩子,终于乘坐轮船胜利地驶向东方的祖国。
(节选自《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有改动)
【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钱学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
B.本文以时间为序,简要介绍了钱学森一生辉煌的学术成就。
C.钱学森很注意家庭教育,两个孩子从小就热爱祖国的亲人。
D.钱学森一家终于顺利回国,与祖国的独立和强大是分不开的。
【3】文章有对钱学森的正面描述,也有侧面描写。请从文中分别找出正面描述和侧面描写的例子,说说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
12、请以“ 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卷面整洁美观;(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或套作;(5)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