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台湾彰化初一下册期末政治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期末复习时,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找出一些关键词,并按照教材单元进行了分类,你认为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与单元对应完成正确的是(  )

 

单元题目

同学们梳理的关键词

A

走进社会生活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中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B

遵守社会规则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C

勇担社会责任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维护国家安全

D

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至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社会

A.A

B.B

C.C

D.D

2、2023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①只需要遵守非强制性措施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

③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互联网在增加社会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容易把人限制在电脑前,限制在固定的住所之中,由此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对此现象,我们的正确评价是(     

①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

③使用互联网,容易使个人隐私被侵犯

④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但是不应该把自己“宅”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迫不及待入怀,Fly to the sky,天地洁白一片片存在。”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歌曲《一起向未来》新版MV上线短短两天,就形成了一个全民参与、全媒传播、全社会响应、全舆论热议的现象级文化事件。其词曲作者王平久、常石磊也被大家熟知,这体现了作为公民享有(     

A.人身权

B.经济权

C.政治自由

D.文化权利

5、当今社会,青少年会接受海量的网络信息,其中大量信息给青少年带来知识、陶冶情操,但同时也有诸如“饭圈文化”、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以及暴力、血腥、色情等有害信息。这启示我们(     

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②要提高媒介素养

③要拒绝网络,不在上网上浪费精力④要合理利用网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积极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爱心和力量

③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2年2月,因涉嫌高空抛物罪,南京市鼓楼区刘某被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对这起高空抛物入刑案件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刘某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②有期徒刑6个月属于行政责任

③刘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从刑罚的类型看,罚金人民币4000元属于主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八年级(1)班的同学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为之振奋,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小蒙: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②小翔:要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③小智:要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放弃个人学业,奉献社会、不负韶华

④小文: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担负起历史重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由此你获得的启发是(     

A.没有社会的滋养就没有个人的成长

B.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全靠青年一代

C.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青年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警句蕴含深刻的道理,给我们做人、做事的启迪。下列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尊重他人

B.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知廉耻,懂荣辱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诚实守信

D.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要宽容大度

11、“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是指(   

A.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B.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C.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D.只从社会实践中学习

12、近日,某日用化学品厂在电视台发布一则广告,用对比的手法宣称:用其他各种洗衣粉或洗涤剂30分钟也洗不掉的污斑,用了该厂生产的洗洁剂仅5分钟就洗干净了,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属于片面夸大并歪曲事实的比较性广告,其行为已触及法律规则与经济伦理底线。这说明(     

A.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B.我国经济活动参与者诚信缺失日益严重

C.尊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13、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而是拓展到了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是(     

A.在军事禁区拍照并发到朋友圈

B.邮寄、携带危险生物因子入境

C.检举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废渣

D.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不实信息

14、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过一副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B.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

C.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D.干一番大事,报效国家

15、我国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1.4万公里岛屿海岸线,6 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研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

①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②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③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④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曾经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在2023年10月迎来了通车10周年的庆典,墨脱公路助力墨脱走上了致富道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墨脱建设者们发扬了“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     

①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③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④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7、下列几组概念的相互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8、2023年6月13日,正在送跑腿订单的彭清林在途经杭州西兴大桥的过程中,从西兴大桥上一跃而下,救下了一名落水女子。他的举动被全国无数网友点赞,也深深地感动了杭州这座城市。他的这一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热心帮助他人             ②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③只有主动关心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D.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人民利益

20、近年来,以“高薪工作”为名的电信诈骗行为时有发生,给不少人造成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在各地区“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月活动中,以下做法不适合出现在宣传单上的是(     

A.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B.不要轻信陌生人电话里的花言巧语

C.坚决不用手机上网,并关闭手机银行

D.不要点击途径不明的短信链接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据南方都市报(广州)消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广东实验中学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模拟政协》。其中,几个同学组成的模拟政协小组展开了对于急救设施普及情况的调查,最终形成了一份提案,内容是呼吁于城市公共场合配置和推广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这份提案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展示中得到好评,获得“最佳提案奖”,并被推荐给了本届全国政协委员陈怡霓,提交至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针对上述材料,小杰认为:“关心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小悦认为:“我们应该关心社会,关注国家的发展,但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同学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但与此同时,仍然有人在炒作“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妄图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否定党的领导。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辨别分析。

甲: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乙:宪法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党作为执政党,可以不遵守。

23、请你辨析:

  甲:诚实守信立身本,欺诈坑骗法不容。

  乙:假冒伪劣致富快,伤天害理实无奈。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应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25、(14分) 湘潭大学学生杨怀保家境贫困,父母体弱多病,12岁便操持家务,10多年来过着艰苦的生活。他带着家人上大学,用瘦弱的肩膀挑起照顾全家的重担。他利用自己兼职挣来的钱给丧失劳动能力父母治病,给弟弟交学费。最艰苦的时候,他同时做了7份兼职。身心的疲惫与压力让他多次晕倒并患上了神经衰弱,但他仍执着地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一家人的安定祥和。2007年杨怀保先后被选为陕西省十大孝子和全国道德模范。

(1)感悟  杨怀保带着父母上大学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2分)

(2)理解  为什么要传承这一传统美德?(6分)

(3)沟通  生活中,你将怎样孝敬父母,与父母建立和谐关系?(6分)

 

26、以下是小吉同学收集的家乡见闻,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见闻

问题

2021年,吉林省将重点实施就业创业、困难群体救助等50项民生实事。

(1)请回答材料体现的宪法原则。

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吉林省王永辉、金胜昌等29人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材料中划线内容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一项人格尊严权?

(3)向劳动者致敬,践行劳动观念,中学生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27、【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材料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美音符,是一座城市的风骨和灵魂。昭通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至此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昭通这片沃土上蓬勃开展。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俯身捡起垃圾的身影,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都是昭通市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个个美好缩影。无数个为城市文明奋斗的身影,汇聚成文明之光,照亮着争创之路。

今年是昭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作为昭通市的中学生你打算如何为昭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28、(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可分为哪几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