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倩自幼丧母,父亲沈某常年在外经商。小倩跟奶奶一起生活。小倩15岁时,沈某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小倩的叔叔蛮横地霸占了沈某的遗产。完成下面小题。
【1】小倩叔叔的行为侵犯了小倩的( )
A.生命权
B.名誉权
C.身体权
D.继承权
【2】小倩要维权,可以到( )
①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②公安机关提起刑事诉讼
③检察院提起行政诉讼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泛网络视听领域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有42.7%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因观看网络视频或网络直播而购买过商品,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的首要渠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④网络无限突破了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乐乐平时喜欢打听别人的小秘密并到处传播。有人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侵犯别人的隐私权,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啊!”你应该告诉乐乐( )
①诚实与隐私是互相矛盾的②遵守法律,无视伦理原则
③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④恪守诚实,尊重他人隐私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世界”,富兰克林说“劳动是幸福之父”,达·芬奇说“荣誉在于劳动的双手”,陶铸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下列表述与这些伟人、名人观点相符的是( )
①广大人民艰苦奋斗、用劳动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②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脑力劳动者的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④体力劳动者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就能实现中国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有许多志愿者加入服务亚运会的行列,其中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 )
①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②有助于他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是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④会影响学习,得不偿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对于如图漫画《“硬核”要求》反映的主题,下列认识需要加以订正的是( )
A.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
B.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C.这有利于学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D.这将会“挤占”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7、2023年8月18日起,柳州再添5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不仅车辆的硬件设施对老年人很友好,还在服务提升方面优先安排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参与线路运营,关注老年群体乘车安全。关爱老人,开通敬老爱老公交线路( )
①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②只是对老人道义上的支持
③有助于老人感受幸福生活④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我国法律规定,诉讼的类型有( )
①民事诉讼 ②行政诉讼 ③公诉 ④刑事诉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列体现自觉遵守规则的是( )
A.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学习,小刚唱起了歌
B.小明将垃圾进行分类放进垃圾箱
C.小红乱闯红灯
D.小丽看无人,踩踏草坪
11、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
①实干创造未来 ②实现梦想需要艰苦奋斗
③美好梦想通过劳动实现 ④只要实干就能实现梦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我国自古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告诉我们( )
A.不需要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有气节的人拒绝任何帮助
13、郑先生在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缴付5000元订金准备购买新能源汽车,商家承诺不想要可随时退款。后因没有看到合适的汽车,按照商家约定时间到店退费,结果被商家拒绝。对此,郑先生可以( )
①若与公司协商无果,可到法院提起诉讼 ②向工商局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将公司领导堵在办公室,不解决不准走 ④联系新闻媒体对该公司进行曝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针对小明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晓楠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周日 晴 这天放学后,老师告诉我们,还有两个星期就要考试了。我也想好好复习一下,考个好成绩。但是一拿上手机看新闻,新闻好精彩,一看就无法停下来!好烦啊!我该怎么办? |
A.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B.学会“信息节食”
C.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15、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社会规则有很多。下列情境与规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壮上学从不迟到,课堂认真听讲——纪律
②小蓉即使看到路边的野花很美也绝不会采摘——法律
③小鹏爸爸停车时看到禁停标志就立刻离开——法律
④小磊每次在食堂用餐后都把餐桌整理干净——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是( )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奉献、尊重资本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土地、尊重技术
D.尊重劳动、尊重管理、尊重财富、尊重创造
17、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网络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 ④网络拓宽了民主互动渠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8、中学生陈某自从结识了一帮社会上不务正业的“朋友”后便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他开始小偷小摸,没有钱上网打游戏时,他便和另外几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对于陈某的变化轨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走上犯罪道路都是“朋友”的责任
B.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违法犯罪也没关系
19、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说明( )
A.每个人都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B.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
C.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走向成熟
D.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0、为厘清概念间的关系,图示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①刑事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
B.①法律;②社会规则
C.①刑罚;②主刑
D.①驱逐出境;②附加刑
21、小明放学回家后,因妈妈不让小明上网,便与妈妈吵起来。
判断:
理由:
22、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辉煌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应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同学们就“如何建设美好祖国?”展开讨论,请你参与辨析。
23、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为部署开展2020年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你校拟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的相关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
接受教育助成长,学习宪法无意义。 | 依宪治国很重要,遵宪守宪我有责。 |
24、评析网络事件
事件一:网上预约挂号,病例实现多家医院网络共享,患者不用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网上订餐……就算去菜市场买一棵葱也可“扫一扫”支付。如今,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
(1)概括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事件二:小青妈妈的手机微信中转来《坏人变老人!在上海某公交车上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的帖子,妈妈要转发,小青赶紧劝阻并上网搜索该信息,原来上海警方已发布通报,该帖文内容纯属谣言,编造该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江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妈妈说:“反正这信息又不是我编的,真的假的,也不能怪我,自己只是动手转发,无伤大雅。”小青反驳道:“发布网络信息不能没有底线……”小青又上网搜到以下相关信息,并从“网民与遏制网络谣言”关系的角度对妈妈进行劝说。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小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2)你认为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什么?小青应如何劝说妈妈?
(3)小青的做法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材料二:“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六尺巷》受到观众的好评。此歌曲取材于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人们纷纷前往实地领悟、体会其互敬礼让、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
(1)材料一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2)材料二体现了哪种亲社会行为?
(3)亲社会行为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帮助?
(4)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说明了什么?
26、[法治建设守护正义]
在当下的中国,法治建设的每一个步伐,正如雕刻师手中的刻刀,将公平正义的信仰,深深地雕刻进时光的年轮,雕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为了进一步理解正义的重要性。
某校决定举办一次“正义的阳光”法治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分别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和一种活动形式。
(2)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青少年应怎样守护正义?
27、“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网络语言成为很多“低头族”的真实生活写照。如今,超过40%的国人成为“低头族”。手机成瘾不仅造成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容易带来近视、颈椎病等生理疾病。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疏远了心灵之间的情感距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初中学生成为“低头族”后有哪些潜在危害?
(2)对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同学,你有什么忠告或建议?
28、2016年10月新中国迎来67岁的生日。为了庆祝祖国67岁生日,某校决定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67周年”知识竞赛活动。以下是这次竞赛中的部分试题,请你参与完成。
(1)填写下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或事例 | 体现的民族精神内涵 | 民族精神的核心 |
“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
|
1771年,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
|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 |
“和为贵”、“与人为善” |
|
(2)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一种精神。任何时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答案不唯一)( )
A.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B.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请你列举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至少写出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