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贵州毕节初一下册期末政治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漫画中警察的责任来自

①对他人的承诺

②职业要求

③道德原则  

④法律规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剥夺政治权利性

3、2023年8月29日,哈尔滨市政协原党委书记姜国文因受贿1.039亿元,被判无期徒刑。对该案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浙江海盐一名孕妇在农贸市场突发低血糖,热心摊主见状给她递来凳子,附近的热心人为她拿来水和纸巾,民警接警后带着一盒糖迅速赶到现场。在大家的暖心照料下,孕妇状态逐渐好转,随后民警将其安全护送回家。对此评价错误的是(     

A.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B.这说明每个公民的文明素养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C.这有利于创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D.这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有利于传递美好情感,弘扬正能量

5、一位市民骑着电动车从南向北行驶,民警发现,该市民头上只戴了遮阳帽,被拦下后,她表示自己因为天热,为了防晒,所以只戴了遮阳帽而未佩戴头盔。民警对其进行了教育并处罚。这教育广大市民(     

①佩戴头盔可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②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敬畏规则

③遵守社会规则只能依赖外在约束④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还产生了很多聊天软件,这些软件发送信息的速度也很惊人,现在发条信息,下一秒别人就可以收到,就像面对面聊天一样。这体现了(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通过网络才能让我们进行交流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虚拟的网络聊天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一种传统美德,尊重也是相互的。尊重(     

①能够消除摩擦,减少隔阂②能够增进信任,促进社会进步

③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融洽④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中学生小飞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两名陌生男子一直跟踪自己,她马上走到人多的地方,及时打电话让爸爸来接她。下列对小飞的做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

B.不应该这样做,会给爸爸添麻烦

C.应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D.有勇有谋,机智应对威胁

9、下图是2023年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的未成年人近三年犯罪变化情况。由此可见(     

   

A.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B.未成年人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不要紧

C.不加约束的不良行为容易发展为犯罪行为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任重道远

10、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我国(     

A.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C.生产力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以下是中学生小魏的“微行为”。对其相应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A

参加社区举行的禁毒宣传活动

善于与违法作斗争

B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践行诚信

C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

寻求法律援助

D

点赞并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视频

传播网络正能量

A.A

B.B

C.C

D.D

12、吕某某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时,向一只大熊猫泼矿泉水,使大熊猫受到了惊吓,情节十分恶劣,熊猫基地将禁止其终身进入园区(含熊猫谷)参观。这启示我们(     

①参与社会需要提升自身素养②违反规则须担责

③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④规则靠秩序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学生李某与教师周某发生冲突后将其刺伤,后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10岁女孩杨某被13岁堂兄杀害后抛尸⋯⋯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趋势,频频曝光的低龄未成年人极端恶性犯罪个案,不断冲击着社会公众的神经。实践证明,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活动②勇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④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在网络上发表威胁国家安全的言论

B.窃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C.某企业向锦江河排放工业废水

D.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15、2023年4月中旬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外交部、中国军队等全力以赴,周密组织撤离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人民利益依靠国家工具才能真正实现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④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一规定表明(       

A.维护社会秩序能够避免混乱

B.违反法律应当受到民法典处罚

C.规则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D.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则

17、“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润,我分担着海的忧悠、分享海的欢乐……”从这几句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     

①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

③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④人民利益只有反映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2021年4月26日下午,海口突降暴雨,某校小学生在回家路上触电晕倒在积水中,路过的一位“蓝衣爷爷”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经过救助,学生恢复意识,转危为安。网友对其义举纷纷点赞,因为“蓝衣爷爷”(     )

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他人②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③传递了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④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下列句子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不一致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C.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0、“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当下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调查显示:短视频成为谣言传播的新渠道,传播方式在革新,传播手段在升级,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

B.强化媒介监管力度

C.学会利用媒介传播信息

D.培养媒介批判能力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周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了以下两则材料,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 中学生刘某原来是一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后,就以校园“小霸王”自居,欺凌同学、随意旷课,受到了学校处分;多次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成年后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多次持刀拦路抢劫,造成路人重伤被送往医院,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万元。

材料二  近年来,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但有不少同学对上述观点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学生年龄小,犯点小错没有关系。但更多的同学认为:从小偷钉,长大偷金。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某最终被法院判刑的原因。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同学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2、12岁女生小李,上网课时给娱乐平台主播打赏万余元,造成家庭一定经济损失。依据民法典规定,小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最终家长依法追回了全部赏金。对这一典型案例,少数人有不同看法:

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未来,未成年人保护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2岁女生小李,上网课时给娱乐平台主播打赏万余元,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依据民法典规定,小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最终家长依法追回了全部赏金。对这一典型案例,少数人有不同看法:

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2017年7月28日,中通快递湖南株洲天元分公司快递员郭某因迟到5分钟,先是遭到收件人辱骂、用太阳伞把殴打,随后还被一男子踹倒在地,导致郭大小便失禁。当地派出所立案调查,对打人者依法予以制裁。

(1)收件人侵犯了郭某的哪些权利?

(2)法律对打人者的制裁说明了什么?

(3)为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请提出你的建议。

25、   学生刘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屡教不改,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网友拦路抢劫多次。一天,为了“哥们儿义气”,他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刘某有期徒刑3年。

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犯罪?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26、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八年级小陈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微生活”——今天我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住,真郁闷!玩玩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1)从法律的角度指出小陈的言行为什么是错误的。

材料二:微新闻”——今年4月,段某因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迭,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2)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对人们有何警示?

27、洗碗、扫地等可记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要切实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地方和学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学校要安排劳动家庭作业,布置洗碗、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时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

(1)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何现实意义?

(2)为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8、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相对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生活中某些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3)说说应当怎样处理好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堍。

(4)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