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吉林初三上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以汉字“人”为创意的,它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是我们——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倡发扬人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宪章运动   D. 工业革命

 

2、“对外战争冒险失利触发了社会危机后,全俄便急剧卷入革命漩涡。随着貌似强大的沙皇专制似乎完全‘出人意料地’突然崩溃,君主立宪制的前景已不复存在。”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二月革命的爆发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功

D.《四月提纲》的颁布

3、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   C. 克伦威尔独裁   D. 责任内阁制

 

4、下列战役中属于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A.辽东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廊坊战役

D.青浦战役

5、如下图是19世纪30年代中国生产的一款火柴贴画。据贴画内容可知,当时中国

A. 民族火柴产业举步维艰

B. 开始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C. 出现了新式的营销方式

D. 抗日救亡民主运动高涨

6、下列条约中哪些包含有损害中国权益的条款(或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观点)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这种现象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C.促进了欧洲工商业发展

D.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

8、实行民主制的雅典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的主人是

A.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居民 B.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公民

C.除妇女之外的全体雅典人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公民

9、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人类带进(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10、在法国历史上颁布的法律文献中,《拿破仑法典》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主要表现在

A. 它恢复了帝制

B. 它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 它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 它保障了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

11、拿破仑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大多数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续者,这主要表现在他

A.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

B.颁布《人权宣言》

C.建立法兰西帝国

D.发动雾月政变

12、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对罗马帝国造成的后果是

A.国家富足,社会安定 B.社会奢靡享乐盛行,帝国日益危机

C.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长期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困难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巴黎和会中对德和约的内容(   )

A.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B.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瓜分

C. 确立了对德作战方针

D. 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14、关于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B.它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C.它激起欧洲人对东方无限想象和向往

D.它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15、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出生的婴儿成年后普遍身材较小;即便是这一期间的青少年,由于营养不良,在后来服兵役时的身体检查中,约40%不合格。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陷入一战无法重视儿童身心健康

B.罗斯福新政未能惠及普通家庭

C.一战破坏了居民的社会生活

D.经济大危机影响民众生活质量

16、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写道:“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国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讲自己的语言。”作者旨在说明这场改革(  

A.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加强了沙皇专制权力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7、1942年年底,中国的一位漫画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创作了漫画《希特勒在梦境中盼着春天的到来》(如图)。这幅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雅尔塔会议的胜利召开

C.英美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

D.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胜利在望

18、观察如下图名为《彼得一世胡须》的漫画,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B.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

C.标志着农奴制度的废除

D.削弱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19、著名学者郑佳明表示,他个人最为钦服的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近代维新志士(     

A.黄兴

B.左宗棠

C.曾国藩

D.谭嗣同

20、下图是武汉民众赠送给第四军的“铁军”盾牌。下列选项和此盾牌有关的是(     

A.护国战争

B.护法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9年________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825年,________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2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4.主要发明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________和历法知识。

  

(2)黄帝时期

黄帝(轩辕)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_______,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______

创造文字

伶伦

制作音律

隶首

发明______

嫘祖

_______,擅长纺织

5.重要发现

(1)内容: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前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

(2)意义: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23、填空题

(1) _____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全盛。

(2)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两次改革指的是: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_____和标志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

(3) _________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和《________》,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________》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5)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的_______;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的_______

24、《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体例)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年的史事。《________》是一部科技巨著,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

25、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科学文化大放异彩。

(1)中国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__________。

(3)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26、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________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7、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的“美术三杰”是米开朗琪罗、______________

28、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9、1689年,英国通过了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原则。1765年______发明的“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0、古代__________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国家)开始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列举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大河流域及早期文明代表,并从地理位置、经济、政治等方面简要说说这些文明古国的相同点。

32、当今世界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3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救亡图存的探索。请分别列举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探索活动,并说出其代表人物。

(2)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诞生于哪一次会议?它的诞生有何伟大意义?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20世纪30年代,在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得到什么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

材料三   “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靑螺。”

——(明)马欢:《瀛涯胜览》

(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1)材料中的“这条路”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条路”有何作用?请列举“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一例事件。

(2)材料二中左图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3)材料二中右图所示人物在清朝前期的重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