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略和反侵略贯穿历史长河,下列选项符合事实的是
A.“三角贸易”中的“三角”指亚非美三洲
B.章西女王被人们尊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C.殖民掠夺给西班牙带来大量财富
D.拉美独立运动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巴西的殖民统治
2、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工业革命 D. 启蒙运动
3、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实行征兵制
D. 努力发展教育
4、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这些措施( )
A.使民主沦为暴民政治
B.扩大了公民的权利
C.保证了贫民参政议政
D.体现了平等和自由
5、希腊城邦一般是由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农村组成。可见,其显著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经济繁荣
C.政治民主
D.文化发达
6、表明了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7、“哥伦布日”最早在1937年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每年的10月12日。自197 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lO月的第二个星期二。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的航海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是( )
①古代埃及 ②古代希腊 ③古代印度 ④中国 ⑤古罗马 ⑥古巴比伦
A. ①②③④ B. ④⑤⑥⑦ C. ②③④⑦ D. ①③④⑥
9、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C.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D.美国单极世界的建立
10、南方古猿属于
A.正在形成中的人 B.完全形成的人
C.早期猿人 D.晚期猿人
11、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他用行动体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他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他是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雷锋
12、下表户数和人口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纪年 | 公元年份 | 户数 | 人口数 |
玄宗天宝十四年 | 755 | 8 914 909 | 52 919 309 |
肃宗乾元三年 | 760 | 1 933 174 | 16 990 386 |
A.外戚宦官专权
B.军阀割据纷争
C.安史之乱
D.外族入侵
13、“中世纪晚期,西欧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 基督教的传播
B. 工厂制度的确立
C. 新航路的开辟
D. 手工工场的产生
14、《罗马民法大全》将释放奴隶列入法条中,明确规定“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
A.已经废除了奴隶制
B.一定程度改善了奴隶地位
C.全面开启法制时代
D.保障了庄园法庭的司法权
15、在世界史上,各国都爆发过无数的起义和反抗,但世界上却公认法国为“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①法国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②法国大革命的规模最大、最彻底
③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④法国大革命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 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B.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C. 斯巴达克起义 D. 西罗马的灭亡
17、"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了各地的封建特权。"这主要反映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将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B.巩固了法国君主统治
C.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拥护
D.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18、“三角贸易”是16—19世纪西方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
A.棉纺织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19、世界三大宗教在古代都曾被统治者所利用,因为这些宗教教义中有一些共同点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这一共同点主要是指
A. 宣扬众生平等 B. 教人忍受苦难,放弃斗争
C. 主张教徒皆兄弟 D. 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20、人类历史上相继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下图所示四处文明的是( )
A.①处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B.②处的古国在孔雀王朝统治时达到鼎盛时期
C.③处在种姓制度中婆罗门等级享有崇高地位
D.4处的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12世纪,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22、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圣马丁和 。
23、优秀的作品流传万世,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称。《___________》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4、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______。
25、《___________》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26、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7世纪,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
27、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___。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 。
(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_________。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
(5)东罗马帝国又称 _________。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_________。
28、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9、《_________》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_________》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0、1492年8月,_______受西班牙王室资助,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_______。
3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中国不同阶级派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抗争和探索。请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2)请写出地主阶级探索的历史人物一位。
(3)请写出农民阶级抗争的重大运动一例。
(4)请写出资产阶级为探索救国救民出路而进行的革命和改革各一例。
(5)这些抗争和探索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32、简答题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七世纪的日本有一次著名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日本通过此次改革对国家产生的什么影响?
(2)《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这部法律对欧洲法学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作出伟大贡献的四个航海家是?
(4)美国在政府体制设计方面是如何贯彻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
3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于英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的革命。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
材料二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圈地运动和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变成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因此,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
——摘引自王嘉良等编著《新编文史地辞典》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工业革命是产业革命,也是一场生产与科技的革命_____
(2)英国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载客试车,铁路时代开始_____
(3)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_____
(4)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西班牙,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_____
(5)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_____
34、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经这样演讲: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
(1)材料一中,英国国王不能随意进入某间房屋,这是因为英国确立了哪一政体?该政体是由哪一文献确立?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1776年7月4日颁布的某一文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