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辽宁本溪初三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科技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中为“飞机飞起来了”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瓦特

B.爱迪生

C.莱特兄弟

D.卡尔•本茨

2、国际上有一项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那就是马拉松(Marathon)长跑,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这项运动项目最早来源于古代的一次著名战争,它是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斯巴达克起义 D.特洛伊战争

3、1950年7月,美国要求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可见,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

A.警察预备队的建立

B.经济的复苏

C.军国主义的复活

D.美国的扶持

4、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为了解决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引发了(   )

A.罗马扩张 B.奴隶贸易 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5、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时间轴上的历史事件所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

B.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英勇抗争

C.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D.工业革命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

6、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要研究“反法西斯抗战将领”,下列材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A.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B.英国、美国和苏联的征兵海报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太平洋战场示意图

D.中华民国29年5月1日国民党将军张自忠写给战友的表达抗战决心的信件

7、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历史上首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促进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D.有利增进社会主义国家团结

8、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为建立计划经济奠定了基础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9、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关于庄园佃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佃户都是独立的小生产者

B.佃户都需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

C.佃户需要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D.佃户可以在“公用地”放牧

10、在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君俯首粘耳,而对他的封君的封君却敢于出言不逊。这是因为当时封建制度形成的特点是( )

A.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以官职大小为纽带

D.以才能品行为纽带

11、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败的原因(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农民起义和反抗不断

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12、下图人物被称为

A.文学巨匠 B.中世纪最后的诗人,新时代最初的诗人

C.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D.新大陆的发现者

13、某班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投票活动结果如右,某同学统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的总得票数应是(   )

A. 26   B. 22

C. 28   D. 42

14、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上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的实质是

A. 人文主义取代神学主义

B.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封建主义的解体

C. 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D. 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变

15、下图(《母狼哺婴》)反映的传说与哪一事件有关?(  )

A. 凯撒被杀   B.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C. 罗马城邦的兴起   D. 颁布《十二铜表法》

16、西方文明最早发源于( )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古代印度 D.古代埃及

17、古代世界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涌现出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其中有利于古代文明传播与发展的包括(   )

A.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马可·波罗来华   D. 拿破仑对外战争

 

18、生产工具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19、《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B.推行郡县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20、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和联合国的诞生相关的国际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识图题,请将答案填写在机读卡上。

1)观察图一,秦朝都城所在地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

2)观察图一,秦长城西起地点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

3观察图二,220年曹丕建立的政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

4观察图二,有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 

()观察图二,诸葛亮治理蜀国时期使某一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它是图中的哪一个英文字母代号 

 

22、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地 B.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之地

23、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 科学证明人是从____ 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最初是原始社会,它的基本组织是

(2) 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是世界上第一都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3)   世纪至16世纪在意大利掀起了文艺复兴;____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

(4) 1653____   用武力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7929月后以 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4、

查理一世

 

召开议会

________,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措军费,议员们猛烈抨击国王的独断专权,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掀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挑起内战

查理一世派兵抓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内战

失败

经过反复斗争,____________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

被送上断头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25、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的《__________》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中世纪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__________,领主可以凭借它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它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它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

(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的是______________

(3)1953年周恩来出访印度时提出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8、_______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______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29、日本自12世纪晚期,进入了近700年的________统治时期。

30、提出“原子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家德谟克里特。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日本明治维新从哪年开始?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32、近代欧洲长期引领世界,两次世界大战重创了欧洲。20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

(1)以英国为例,在社会制度和科技创新方面引领世界的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

(2)一战前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二战后期,在欧洲战场上德国遭到有力打击的有哪些著名战役?

(3)二战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最终形成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是什么?

33、综合探究题。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通过革命,英国逐渐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

(2)北美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是哪一天?据此推断出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把大革命推向了高潮?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的常态,追求合作与和平是人类的美好愿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普通高中救材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材料一中“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与哪两次会议有关?两次会议有何共同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是由法西斯新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各国是如何团结协作共同打败法西斯势力的。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频仍,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行径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治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

(3)根据材料三,推断并说明未来世界的走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