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普希金的话旨在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
A.改变了俄国落后的面貌,实现了富国强兵
B.废除了农奴制度
C.进行了对外扩张,争夺了殖民霸权
D.加强了东西方交流
2、日文中,“武士”一词本义是侍者、贴身随从。武士要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日本武士最初出现的目的是
A.做贵族的贴身保镖
B.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C.保护贵族豪强庄园
D.必须绝对效忠国家
3、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战争的始作俑者。二战前德国为摆脱经济大危机,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形成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是( )
A.亚洲策源地
B.欧洲策源地
C.非洲策源地
D.太平洋策源地
4、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向47年的盟友说再见,也为历时3年多的脱欧历程划上句号。英国“脱欧”指的是退出( )
A.北约
B.欧元区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5、美国在短短200多年时间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诸多的辉煌。美国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B.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C.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
6、下列口号或标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外抗强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青岛”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二十一条”
7、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8、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中,女主人公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作品表达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民主共和 C.神权主义 D.自由平等
9、中世纪,西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见图)。下面关于这些城市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城市常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方式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
B.城市中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C.城市中社会生产受各种行会的管理
D.城市中兴起大学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的古籍
10、2015年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落下帷幕,受到世界瞩目。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下列国际组织中,中国加入的还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A. 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 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 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 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2、“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那时欧洲社会还保持着中世纪的法律体制,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这段材料肯定了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
13、诗圣杜甫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用纸写诗 ②读活字印刷版的《史记》 ③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 ④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14、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北宋开封城,想去最繁华的地方游玩,你会选择的地点是
A.大相国寺
B.开封府
C.西子湖畔
D.天波杨府
15、《汉谟拉比法典》这一文明成果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16、“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判断一下,说这番话的应是
A. 玻利瓦尔
B. 克伦威尔
C. 林肯
D. 华盛顿
17、从1916年到1928年,北洋军阀之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这体现的时代特点是( )
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清廷日益腐败无能
D.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18、下图人物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他( )
A.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B.率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颁布了《人权宣言》
D.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9、有一个历史兴趣小组在活动中,不同的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1)我说君主立宪制 (2) 我说圈地运动 (3)我说殖民活动 (4)我说生产技术;你能把他们不同的见解拟一个更全面主题吗
A.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B.建一个工厂所需要的条件
C.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 D.工业革命为何不能发生在法国
20、第22届奥运会于1980年7—8月在莫斯科举行,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拒绝参赛,最终参赛的仅81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据此可知( )
A.20世纪80年代冷战达到最高潮
B.东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愈演愈烈
C.美苏冷战对峙影响竞技体育发展
D.体育的竞争成为美苏争霸的目标
21、1916年德法两国进行的历时10个月之久的有着“绞肉机”之称的战役是______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3)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使关国南部叛乱州黑人奴隶获得解放的法律文献——
23、_________(著作名)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罗马的历法源于古埃及的历法,它是以古埃及人的历法为蓝本编制的,罗马人称之为__________。
24、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______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1990年,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25、阅读材科: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2分)
A.《独立宣言》发布的地点
B. 大陆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点
26、填表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时间 | (1) | (2) |
标志性成就及时代 | (3) | (4) |
主要发明(一例即可)) | (5) | 汽车 |
代表国家 | (6) | (7) |
影响 | (8) | (9)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
27、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______。
28、下图名称为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9、观察下图,在相应的地方完成图例。
30、公元__________年,禹建立夏朝;___________是目前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31、某班同学以“历史上的合作”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个人合作]
(1)1848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的是哪两位伟人?
[军队合作]
(2)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国家合作]
(3)1945年成立,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重要成果,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4)20 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成立了哪一组织? 1993 年哪组织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感悟合作]
(5)从上述这些合作中,你得到了什么有益的启迪?
32、西欧中世纪新兴城市是如何摆脱封建领主控制的?自由和自治城市有哪些特点?自由城市对国王有什么影响?
33、 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了社会要“和谐”,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维护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一一了解当时社会的和谐。
(1)社会的和谐: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臣的和谐: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自觉探讨、总结执政规律和领导艺术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前后进谏200多次,被他称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谁?
(3)民族关系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和少数民族“合同为一家”的典型事例(一例)
(4)对外交往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二例)
(5)制度的和谐:请写出隋唐时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名称。这一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当时的不和谐音符。
(6)隋唐时期,因暴政而亡国的君主是谁?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今天的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7)通过以上探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能从隋唐时期的历史中汲取哪些经验和智慧。
34、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要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一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说明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2)材料二中“1919年和约”是什么文件?德国最终是用什么手段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德两国在一战前和一战后对立的表现各一例。
材料四: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 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德国和日本1938年以后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全球通史》
(5)材料二中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写出一例这一组织成员国协同作战的战役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