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 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题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亚非拉独立和振兴
D.经济全球化趋势
2、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
A.哥伦布到达美洲 B.达·伽马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而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A.发表过《狂人日记》 B.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C.发表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中共一大上当选中央局书记
4、9世纪中叶,盛极一时的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不包括
A.法兰西
B.意大利
C.德意志
D.英吉利
5、(2018·山东蓬莱九上期末卷·24)有些突发事件会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给人类和平带来威胁,如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 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一把枪”比喻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三国协约的建立
C. 三国同盟形成 D.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 )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地中海成为“内湖”
C.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
D.建立了“元首制”
7、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却是极不光彩的。以下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史实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③三角贸易 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苏联模式
9、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家园”是指( )
A.宗教统治
B.种姓制度
C.商品经济
D.民主政治
10、它发表16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理论向导,对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这里的“它”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1、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两人只是在创立科学理论
B.两人创立科学理论旨在赢得学术专利
C.两人要用科学理论去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D.两人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12、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B.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C.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王权招致抨击
B. 苏格兰人民起义
C. 内战的开始
D. 光荣革命
14、下列属于罗马代表性建筑的有
①帕特农神庙 ②大竞技场 ③万神庙 ④凯旋门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使国际、国内发生许多大事,我们都始终没有动摇这个中心。这个中心是( )
A.文化建设 B.政治建设
C.社会建设 D.经济建设
16、如图是1787年签署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情景,画中出席制宪会议的55位代表,其中大部分是保守派,只有三个民主派代表,与会代表的争论异常激烈,会议最后通过了新宪法。据此可知
A.宪法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B.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
C.会议为稳定局势而走向了妥协
D.美国各州与中央政府矛盾重重
17、被赞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
A.
B.
C.
D.
18、初三班的吴依凡同学参加历史知识竞赛,以下是他抢到的其中一道题的提示信息“国际军事组织”“成员国环大西洋分布”“冷战的表现”。由此可知,这一国际军事组织是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华沙条约组织
19、下列图示说明西欧的农业生产方式( )
A.封建等级制盛行
B.农民生活艰苦
C.逐渐资本主义化
D.贵族地位显赫
20、甘地的景仰者之一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个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残暴,并在任何时刻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残暴”是指
A.非暴力不合作
B.暴力抵抗
C.华夫脱运动
D.暴力不合作
21、哪部法律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2、1775—1783年,美国__________是美国历史上的民族解放战争,又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861—1865年,美国__________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3、“南美解放者杯”是世界足球的重大赛事,19世纪前期,拉美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1)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起义而解放的第一个南美国家是 。
(2)为纪念玻利瓦尔,以他的名字给一个新独立的拉美国家命名,即现在的 。
(3)在独立运动中与玻利瓦尔齐名的领导人还有 ,他与玻利瓦尔在民族独立战争中相互支援,先后使智利和秘鲁获得独立。
24、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二战后,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______形成。
25、观察下列《古代希腊》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上。
A.爱琴文明的发源地
B.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_______________。
27、____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____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宜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8、创立: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___(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当时执政的是______。
(2)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是______。
(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49年______被推上断头台。
(4)古希腊的哲学家______提出了”原子论”。
30、下图人物是____,他制定的历法是____。
31、葡萄牙的殖民据点与商站有?
32、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世纪前期,在法兰克实行有条件土地分封,形成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改革是哪次?
(2)日本历史上实现社会转型的两次改革分别是什么?
(3)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什么?19世纪60年代,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4)20世纪初,苏俄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采取了哪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美国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4)被称为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
3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王朝都从思想、文化、经济、民族关系、政治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统治。
【民族篇】
材料一: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其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钱穆《国史大纲》
【经济篇】
材料二:宋代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宋代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制度篇】
材料三: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
【思想篇】
材料四: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五: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评价八股取士时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之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孝文帝推进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原因。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请你结合实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各一例即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戴逸先生评价的是哪一机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君主权力的发展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材料五中顾炎武的观点与材料四中杨齐福的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