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湖南永州初二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涅瓦河畔,停泊着一艘巨大的军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农奴制改革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第一国际成立宣言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

3、1919年5月15日,南通纺校、农校、医校、商校、师范和省立七中等校学生集会,声援某场运动。后,全城学校相继罢课,并进行街头宣讲和查禁日货活动。这场运动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新青年》的创刊

D.五四运动

4、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在展出时,现场一位德军将领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 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对毕加索此言理解正确的是 (   )

A. 毕加索的自谦之辞

B. 《格尔尼卡》描绘了德国风光

C. 毕加索对德军在西班牙狂轰滥炸、滥杀无辜非常愤怒

D. 毕加索不满他人对现代派艺术的不理解

5、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6、早期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奴隶制度

B.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C.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D.主张消灭剥削、压迫现象

7、中世纪晚期,租地农场的出现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小明笔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租地农场最早、最典型的是法国

B.租地农场是一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C.建立租地农场的主要是富裕农民

D.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的关系是契约关系

8、长征途中红军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它们虽然有些简单粗糙,但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红军长征的革命斗争。这主要反映了长征

A.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

B.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任性的,革命后国王是认命的。”请分析国王“认命”的原因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大宪章》的发表

C.议会制度的形成 D.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10、到2007年,欧盟经过六次扩大,成员国增加到27个,总人口接近5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列标志属于欧盟的是(  )

A.

B.

C.

D.

11、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此法典应该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人权宣言》 C.《刑法典》 D.《民法典》

12、英国议会可以缔造国王,也可以废除国王,议会终于获得了国家的最高地位,议会主权由此确立。此后,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彻底翻转了;不再是议会附属于国王,而是国王附属于议会。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克伦威尔推翻专制统治

B.英国已宣布成为共和国

C.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D.北美殖民地已宣布独立

13、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德国与奥匈帝国都参与两线作战  ②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③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先后有30多国卷入战争 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7世纪中期,日本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度 B.民主共和制度

C.中央集权国家 D.君主立宪国家

15、推动西欧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的是

A.土地关系的变化

B.手工业的发展

C.耕作方式的变化

D.商业的发展

16、在印度,有位信奉印度教的父亲对爱上了一位穆斯林小伙的女儿说:“作为国家的领袖,我主张不同宗教交流互信;作为父亲,我反对你的婚事。”这反映了

A.民族歧视政策 B.宗教信仰自由

C.宗教隔阂的影响 D.佛教的广泛传播

1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B. 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经济大危机————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8、据英国路透社今晨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称,在其上任第一天,就要执行将美国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撤出的命令。此前,现总统奥巴马曾向特朗普喊话,选举跟治国是两件事,意在继续推动TPP。一战前后也有一个国家的言行与当今美国是一样的矛盾,体现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它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19、某中学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的是(     

海报

时间:公元2020年7月6日

主题:资本原始积累的

野蛮性和残酷性

内容:.......

A.“光荣革命”

B.《独立宣言》

C.“三角贸易”

D.法国大革命

20、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_____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

 

22、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写错字不得分)

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2)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是

3)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革命是  

4)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是  

 

23、______(皇帝)在位时科举制正式形成;______(皇帝)在位时创立殿试制度。

24、11世纪,在西欧普遍存在的一种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是指______。教材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高度概括表明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______特点,这对近代欧洲文明社会的演进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26、____________(人名)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27、193612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古代雅典,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参与解决国家的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

(2)1776年7月4日,   (机构)发表《 》,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4)独立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华盛顿主持颁布了《 》,运用   的原则,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体制。

 

29、【智慧结晶·无限权力】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征古埃及法老权力的建筑是______

30、约从_________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区别,其中古代东方文明以大河流域为特征,而西方文明之源的古代希腊文明以海洋文明为特质。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被希罗多德称为“尼罗河的赠赐’’的古代文明是什么?其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什么?  

(2)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是什么?它所代表的文明孕育于什么大河流域?  

(3)人类早期文明中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特质的是古希腊文明。在古希腊一百多个城邦中,哪个城邦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它被誉为“全希腊的学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其观点。

32、清雍正年间哪一机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清朝前期农业方面有什么新发展?清朝为了巩固西北边疆做了哪些努力?

33、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例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条件的重大事件名称。

(2)请分别写出一例使欧美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革命或改革的名称。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东西方各造成了什么影响。

(4)从上述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伤心与屈辱之路】

材料一: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的含义。

材料二: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清政府在日本的威逼下,决定如期交割台湾。台湾各阶层人民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台湾高山族和汉族的英雄儿女以各种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据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割占中国台湾有关的条约。“五十年”后终结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是哪一场战争的胜利?

【近代化探索之路】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探索,请把图示中的空白的地方AB处补充完整,并写出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建立的民主共和国的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