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示意图,主要是为了说明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C.废除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对农奴的又一次压榨
2、罗斯福新政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渔,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这体现了“新政”中哪一方面的措施( )
A.以工代赈
B.调整农业生产
C.整顿金融体系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材料叙述的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带来的严重后果(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4、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A.伯里克利改革
B.查理大帝改革
C.明治维新
D.大化改新
5、“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是( )
A.《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6、14世纪,采用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的租地农场在西欧兴起,这反映西欧农业( )
A.耕种方式的退化 B.经营模式的固化 C.部门分工的细化 D.逐渐资本主义化
7、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C.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
D.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是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8、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9、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与华夏民族形成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A.女娲和伏羲
B.炎帝和黄帝
C.尧、舜、禹
D.汉武大帝
10、“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11、16~17世纪的西方人眼中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材料中当时西方人看来,哥伦布的发现
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
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
③追逐黄金、发财致富
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日本大化改新的领导者是
A.孝德天皇 B.明治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川庆喜
13、1940年12月,罗斯福指出:“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二战中,哪个国家的情况证明了他的这一论断。( )
A. 俄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14、下列是《人权宣言》的内容的是( )
A.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B.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该分开,否则就会产生独裁和专制
C.人人生而平等, 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D.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15、“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材料反映出丝绸之路促进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大一统局面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
16、唐太宗说:“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为此唐太宗
A.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重视选官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制定法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鼓励大规模海外贸易
17、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
A.《哈姆雷特》
B.《资本论》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18、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这说明“同乡会”或行会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9、《全球通史》写道:“(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意在强调
A.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B.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逐渐占据优势
D.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0、英国于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法国在1880年制定《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法》,以加强儿童教育和徒工教育,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的推动
B.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D.城市化的要求
21、__________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交战国缔结和约、战胜国分赃的所谓“和平会议”是__________。
22、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女玛丽·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______”;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_”。
23、庄园的出现及发展:从__________,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单位。
24、庄园法庭的作用: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__________的作用。领主可以凭借法庭_________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______________,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________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_________。
25、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_________。
(2)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大的国家_________ 。
(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_________。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_________。
(5)东罗马帝国又称 _________。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_________。
26、北宋的都城是 (古名),南宋的都城是 (古名)。
27、下图人物是_____和______,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的《_____》。
28、日本的大化改新,使其开始由奴隶社会向_________ 社会过渡。
29、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抗日民族英雄,如元末明初的_________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沉着应战,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______。
(2)标志着美国诞生的是______。
(3)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的是______。
31、17--18世纪,欧美国家在制度上的变革,深深的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请回答:
(1)列宁说:“现代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的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场战争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启蒙运动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法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革命中,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性文献有哪些?
(3)历史学家认为:“滑铁卢之战虽然使拿破仑帝国彻底崩溃,但欧洲君主们专制统治的基础却已不复牢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南湖红船”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
(2)“八一枪声”在哪里打响?井网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启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与“转危为安”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4)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5)你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3、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哪位执政官执政时期?
(3)不同地区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发展程度也存在差异。中古时期的日本实现封建化的过程和阿拉伯国家的兴起过程各有何独特之处?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
34、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初步形成。19世纪的美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上更是成就非凡。阅读下列材料:
(资本主义萌生)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知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新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界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选自《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789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选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
(美国崛起)
材料四 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43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选自2011年《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 1859年农业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到1889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5%.与此相联系,城市化也在美国取得重大进展,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80年的28.2%.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摘自何顺果《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场“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史上有何历史作用?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的制度”指什么?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关?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分别是什么?其中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概括19世纪后半期美国腾飞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科技两方面分析其腾飞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