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他是( )
A. 默罕默德 B. 释迦牟尼 C. 汉谟拉比 D. 查士丁尼
2、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辱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3、美国内战之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 )
A.英国殖民统治 B.农奴制 C.封建等级制度 D.黑人奴隶制
4、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史实,我们可以概括其阶段特点是
A.繁荣开放
B.腐朽黑暗
C.政权并立
D.宦官专权
5、下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使用形声造字法
6、下图是一幅名为《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的漫画。推动此情景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经济大危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
7、穿越时空隧道,小王通过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小王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最有可能主要因为小王是
A. 商人
B. 妇女
C. 外邦人
D. 成年男性公民
8、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200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律完善,等级森严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聚居生活,对外扩张
9、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10、下列属于日本明治维新经济措施的是
A. 推行地税改革,鼓励“殖产兴业” B.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C. 实行征兵,建立新式军队 D. 提倡文明开化
11、《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要求“人人都安分守法”,并在其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表明《查士丁尼法典》旨在
A.维护国家安定和基本人权
B.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
C.强调法律维护和平的作用
D.确立个人权威和威信
12、它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共同宰割战败国,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奴役殖民地人民的体系。正如列宁所说:“这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材料中的“体系”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美苏两极格局
D.多极化趋势
13、中国近代维新人士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以下哪本著作( )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物种起源》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4、15世纪,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使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主要商路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三角贸易 D. 工业革命
15、2007年1月13日,有报道说因病入院治疗的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据负责其治疗工作的医生称,苏哈托已经能够吃比萨饼,并调整其病床,使之朝向圣城麦加的方向。由此你能确定苏哈托信仰哪一宗教(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16、8世纪前半期,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分封给中小贵族,接受采邑者必须宣誓效忠,并承担自备马匹、武器应召出征的义务,否则采邑即行收回。这一改革是指( )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查理·马特改革
17、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了大化改新;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两者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18、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广东这一小撮士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材料中“这一小撮士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摒弃了儒学的束缚
C.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比洋务派更加爱国
19、读下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20、“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假使要我签字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这里的“我”是( )
A.列宁
B.亚历山大二世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21、填图:下图遗址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2、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逐步形成_________的政治体制;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_______。
23、文艺复兴运动时期,_________在绘画方面成就突出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近代绘面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荷兰的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作品有《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1945年召开的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2)欧洲联盟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年。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
(4)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____。
25、(文艺复兴)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26、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________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7、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建战后国际秩序,被称为“___________”体系;1948年6月,苏联和美英相互对对方的柏林占领区实行封锁,“________”爆发。
28、文艺复兴开始于欧洲的__________,其中英国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是________。
29、文献,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信息。
(1)______________是研究两河流域早期历史的重要史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2)______________记载了特洛伊战争前后的英雄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3)______________是一部古代阿拉伯社会民间故事集,其中的名篇如《阿拉丁神灯》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改革的名称。
(4) 7世纪中期开始的______________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5)战国时期,秦国通过 ______________ 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6)8世纪在法兰克王国实行的______________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30、克洛维的统治
①宗教信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________,承认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②政治经济:保留了原有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____________的土地和________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取得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③扩张疆土:去世时的版图已经延伸到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___以东到_________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31、步入近代人和世界被发现的事件。
32、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些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在这些帝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既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的名称?
(2)哪一个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此帝国在谁统治时期进入“黄金时代”?
(3)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是哪一个?写出此帝国时期在文学和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33、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53年起,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除农业外,我国还对哪两个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国从此进入哪一阶段?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
(1)材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使英国拥有怎样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英国伦敦在历史上曾经是有名的“雾都”。1873、1880、1882、1891、1892年,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而近日来中国也遍地“雾都”。由北到南、从西到东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了国人正常的出行和生活。一时间“PM2.5”成为了关键词汇。全国上下集体出现了一种声音:我不想吸毒。
(2)材料二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不利的影响?为解决
材料二中我国所出现的问题,你有何建议?
材料三一战发生后,毒气、坦克等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为防止伤员伤口感染,英国著名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3)材料三中提到的毒气、坦克等新式武器与第几次工业革命有关?
(4)请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科技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出什么启示?请你谈谈人类应该怎样利用科技成果。